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一生钟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赛克勒先生,是一位美国医学博士,同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和慈善家,1986年在他和夫人的慷慨帮助下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作为中国高等院校中的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正式开放。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赛克勒先生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赛克勒夫人

2018年5月27日,吉利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的展览项目成了这座25岁的博物馆的庆生礼物。14位中外艺术家的作品正在这里展出。回顾建馆的25年,YT在此甄选了北大赛克勒博物馆最令人难忘的10场展览,看看这座考古博物馆里都展出过哪些艺术佳作。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2008年

艺韵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2009年

寻找西藏的心灵——朱塞佩·图齐藏地考察摄影展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朱塞佩•图齐是意大利著名东方学家,在藏学界、东方学界具有崇高的国际声望,他于1926至1954年间先后在喜马拉雅西部地区、西藏等地进行了八次卓有成效的科研考察。自科研考察伊始,图齐就注意到,由于漠不关心和疏于管理等原因,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遗产岌岌可危。因此,他萌生出一个想法:尽力留下这些文化遗产的影像资料,或许是保留对它们记忆的唯一有效的方式。

图齐考察途中拍摄的照片多达上千张,本展览只选择了一小部分。跟随图齐的镜头,我们领略到巍峨的雪山、高耸的峡谷、奔腾的江河,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僧俗百姓、地方官员,以及那些随着岁月流逝、历史变迁已不复存在的佛寺塔廊、壁画塑像。

2010年

从戈雅到马奈:19世纪西方的印刷画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原版印刷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创造了精妙的图像,刻在金属薄板上就称为蚀刻画,刻在石板上就称为石版画,亦或是为方便印刷而刻在木头和其他材料上。本次陈列展出了来自英国、法国、西班牙和美国21位艺术家的50幅原版印刷画。

2011年

山水情怀与城市记忆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17世纪风景画家中有两个迥异的流派,描绘理想化自然的画家,例如法国画家克劳德 洛兰,和刻画现实的画家,例如荷兰画家伦勃朗 凡 莱茵与雅各布 雷斯达尔。这些大师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都有呈现。

2012年

浮华与市井──十八世纪西方版画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在这次展览中有许多十八世纪著名西方艺术家的作品。第伯柯尔特创作的《公众散步在皇宫花园里》和托马斯‧罗兰森(1756-1827)创作的《沃克斯霍尔花园》可以说得上是这个世纪中两幅最著名的蚀刻版画。这次也展出了一些不甚知名但极好的画家的作品,例如让•雅克•德•布瓦修(1736-1810),他生于里昂一个贵族家庭的,却选择描绘低下阶层的生活。提及由埃德姆‧布沙东(1698-1762)等艺术家创作的题为“巴黎的呼喊”的系列版画,历史学家丹尼尔‧罗什写道︰“在君主制衰退的年代……,小说及叙事画证明了当时对于展示一般人民的现实生活有着强烈的需要”。

2014年

毕加索时代 与西方版画大师同行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20世纪,毕加索给西班牙17世纪的诗人路易斯·贡戈拉的诗集做过插图,在这次展览中,有艺术经纪人安博洛伊斯•沃拉德和出版商埃尔伯特·斯吉拉委托的许多艺术家的书。接受斯吉拉的建议,毕加索为奥维德的《变形记》,受沃拉德的委托,毕加索还描绘了蒲丰的《自然史》中讨人喜爱的动物。这次展出的版画是北京大学的访问教授唐纳德·斯通先生捐赠给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斯通教授是西方艺术史的专家。这次他把自己珍藏的版画捐献给了博物馆,让观众们有机会欣赏多位艺术大师的作品。

2015年

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良渚文化的兴起,在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和早期文明进程中扮演着一个十分特殊的角色。同距今5000年的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相比,玉器是良渚文化最突出的物质成就,它不仅是体现聚落规模和等级的标识,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更是社会信仰和精神领域的主要反映。而“权力”和“信仰”,是解读这个远古时代的两个关键词。

2016年

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音乐是一种随演唱、演奏立即消失的“时间艺术”。在缺少存储手段的古代,虽然无法留下当时的真实声响,但仍留下了众多足以展现中国古代音乐面貌的音乐文物。中原音乐文物以其丰富性、连贯性和典范性,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本次展览从数十年来河南省出土或征集的音乐文物中撷取精品,还原一段飘扬千年的壮美鸣奏曲,带观众领略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

2017年

人与自然的瑰宝:从提香到伦勃朗——文艺复兴与17世纪西方版画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从拉斐尔、提香到伦勃朗、鲁本斯,本次展览是北大赛克勒博物馆的第十个西方版画展,展览为大家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西班牙主要艺术家的作品。

2018年

融汇:国际艺术与文化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阿南迪塔·达塔(Anindita Dutta)作品

YT榜单|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学捐赠了一座考古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E.V.戴作品

《融汇:国际艺术与文化》展览即“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该项目旨在把国际上不同背景的有才华的艺术家引荐给赛克勒博物馆,举办内容丰富、耐人寻味的展览。本次展览展出了鲍蓓、崔岫闻、E.V.戴、阿南迪塔·达塔、马克·福克斯、安妮塔·格莱斯塔、尼古拉斯·埃雷拉、玛丽亚姆·纳杰德、托尼·斯科特、泰祥洲、徐冰、展望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 E N 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