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效率时代,阿里云手中的三张王牌

政务效率时代,阿里云手中的三张王牌

「创新政务云,推动数字化。」

——胖头陀


你用手机交过水费、买过电、给车交过罚金么?这些西方国家无法想象的事情,在中国已成为日常。

“数字化”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科技术语。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被数字技术改变,政府服务的主体也在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所以今天我们透过政府服务,谈谈政府网上政务能力。

从政务客户的视角看阿里云政务能力领先性

受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委托,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依据国办印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开展了第三方评估工作,并于日前发布了《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8)》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各级地方政府不仅重视,而且采用了很多落地措施。这其中最出色的是浙江、江苏和贵州,而今年已经是这三个省再次蝉联三甲了。

政务效率时代,阿里云手中的三张王牌

三省继续保持领先,他们依靠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做得早、投入多、体验好。

2014年,浙江率先推出了“浙江政务服务网”,整合多个省市县相关部门的政务服务资源,实现省市县的数据直连,将行政审批从以往的“人跑腿”变成“数据跑腿”。

根据报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87.9%、满意率高达94.7%。今年两会上,“最多跑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意味着政府对浙江政务服务的思路和方法是相当认可的。

在贵州,“云上贵州”已成为中国政务云的烫金名片。自2014年以来,“云上贵州”已打通贵州省交通、环保、旅游等多个部门和领域,达成省级政府资源的“互通、共享、开放”。贵州省政府还做出规定:非特殊情况,所有省级政务部门将不再自建机房,这也开创了国内的先河。

2015年,江苏开始“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试点工作。2017年1月,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上线试运行;“江苏12345在线”建成开通,成为全国首家以互联网为引领,省市县统一联动的在线服务平台。按照“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要求,江苏省的政务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切实减少了企业和群众跑动次数。

政务效率时代,阿里云手中的三张王牌

虽然以上三个电子政务强省的流程、机制、建设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的背后同样体现了云计算、大数据在政务领域的巨大作用,而且均得到了阿里云的全力支撑。

三省背后一朵云

2014年,阿里云为“浙江政务服务网”的上线提供技术支持,成为全国首个搭建在阿里云上、省市县三级采用一体化模式建设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同一年,贵州省政府、云上贵州公司联合阿里云开始共同建设“云上贵州”云平台。而江苏和阿里云的合作开启在2016年。当年10月,江苏同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云为政务服务一张网提供技术支持。

其实,阿里云在很早的时候就触及政务服务领域似乎是一个“偶然”。 阿里云最早的初衷,与亚马逊AWS如出一辙,就是为集团内部的各种业务,尤其是2C的淘宝、天猫等提供系统支持,但是做着做着就“越界”了。

阿里云副总裁程璟介绍,以2012年的浙江省水利厅和阿里云合作为例,老百姓通常不会主动上它的官网,只有台风到来的时候,大家才会去看一下台风走向。结果是台风真正侵袭而来时,网站就会迅疾瘫痪,大家笑称只需看什么地方的网站瘫痪,就可以得知台风到哪里了。

“与阿里云服务的双十一相比,水利厅的应用场景可以说是非常简单——利用云计算的弹性能力,阿里云帮助水利厅的网站实现了固若金汤,而且后期还在公众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得到了水利厅和民众方面的一致好评。”程璟说。

其后顺势而来的云上贵州、海关总署、国税总局等项目,进一步锤炼了阿里云的政务服务能力,阿里云的专有云技术也得以逐步完善,从规模性、产品的丰富度到安全可控性等方面,得到了政企客户的高度认可。

到2017年3月正式推出其电子政务云平台——“中国政务云”,阿里云在政务领域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成长为一家得到广泛认可的政务云供应商。

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在国内已经成为常态。“一方面这是因为技术成熟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社会需求所致。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政务云使得政府可以更好地以数据的维度去审视社会和服务百姓。”程璟介绍。

从政府的视角而言,他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基础信息设施之一,传统情况下的“专网”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基于互联网的政务服务才是出路。

藉此,政府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数据的采集,使得“用数据科学决策”成为可能,同时实现政务服务的物理覆盖最大化,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做到7×24的不间断服务,而在以往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政务云三张王牌

阿里云能够满足政务用户的各种需求,不过这并不是最核心的因素。在我看来,阿里云之所以得到政务用户的广泛认同,其核心优势主要在于三个方面,而这也是传统硬件厂商所难以具备的能力。

01 目前中国市场上惟一的自主操作系统

说来有趣,作为全球顶尖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在进入云计算领域时,并没有选择互联网产业最为流行的开源一途,而是从底层开始,从一行行的C++代码垒起,不断探索和去除BUG,经过多年的集测、压测、性能测等环节,以大量的资源堆叠与优化出阿里云飞天(Apsara)操作系统。

作为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接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社会提供计算能力。在研发之初,可能阿里云并没有刻意的考虑,但是毫无疑问的是阿里云天生就具有广泛和深度的政务服务特性。

尽管过程可能痛苦无比,并且也曾经在内部饱受质疑,但是完全自研的飞天为阿里云提供了对云计算底层技术的全面把控力。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便可能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某些问题,也不必等待外部技术社区的跟进,阿里云在内部就可以做到第一时间加以解决。

通过各种规模、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试炼,飞天的调度能力、数据能力、安全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双十一、12306等大规模实践的经验,更成为飞天的炼金石,促使其不断进步与成长,解决了长期以来政企用户云计算应用的诸多桎梏。

这里需要插播一则消息:4月21日,“飞天云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的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也是该奖项设立15年以来首次颁发的特等奖。

此外,阿里云政务云并不售卖硬件,而是帮助客户搭建专有云再部署飞天系统。颇具说服力的是,阿里巴巴双11天量交易背后就是依靠飞天系统调用的计算能力支持。

02 用互联网的方法论为人民服务构建中台策略

阿里云的这张王牌其实是从18年历史的阿里巴巴集团母体技术中溢出的。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是以电子商务、支付为业务主体,是复杂的商业系统。这个业务又承载于互联网之上,互联网又具有海量的访问请求和数据。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系统的关键特点。

从购买软件到技术自研,阿里巴巴为了应对极端复杂的商业和技术场景,在技术上、组织架构上都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并进一步将此种实践提升至中台概念:用互联网的架构方式来构建强大的业务和数据中台,让一线前台有“空军”支持,整合企业的数据能力和产品技术能力,构建“大中台、小前台”,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全面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不同于搜索、社交之类的应用系统,电子商务、支付业务特性决定了必须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哪怕丢失了一般的搜索结果,用户可能都没有察觉。然而在电子商务应用中,每一笔订单、每一个状态、每一次支付都不能有丝毫差错。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阿里巴巴在技术上、组织架构上都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并进一步将此种实践提升至“中台”这样的概念以及相伴而生的互联网架构。

避免“烟囱式”IT架构,打通数据孤岛和业务孤岛

传统的IT架构体系中,业务系统之间是分隔开来,面向不同的应用。在计算力并不充裕的过去,这种做法的最大好处是相对高效,但是硬伤在于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个的系统孤岛,数据至死不相往来,价值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原子化”产品能力,避免重复造轮子

阿里巴巴所有业务部门的核心技术能力以数字化形式沉淀到中台体系。这样创新业务可以直接调用中台的技术能力,不必再从头搭建一套系统,从而低成本起跑,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在节省了前端开发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这也正是阿里巴巴的中台战略和互联网架构。

一开始在面向包括政务云在内的各种企业级应用需求时,阿里云就采用了适用于基于中台的全新互联网架构。这种架构代表着大量的互联网技术,并且在机制上保证了新的技术会被不断融入进去。

群众“最多跑一次”,数据中台要打通

具体到政务服务领域,由于阿里云的企业级互联网架构能够有效做到政务系统的上下贯通,实现数据资源互通共享,消除既往烟囱式建设带来的数据孤岛弊病,因此也就得到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的青睐。

03 技术能力、产品布局和行业解决方案日趋完善

政务服务会面对复杂的应用场景么?换句话说,政府对前沿技术有需求么?答案是:当然!

以交通场景为例。目前的交通管理中,交管部门越来越倚重交通摄像头分析、判断、预测路况,从而改善交通管理,提高通行效率。但这种海量的非结构化的交通视频数据依靠传统的技术手段根本无法处理。

在程璟看来,政府要解决高效城市治理,提升服务质量的问题。“如何统筹城市数据资源,做到城市一级的数据的资源的汇聚整合,去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这是政府可能会尝试的领域。”

也正是基于这种逻辑,阿里云提出了ET城市大脑,从交通的维度帮助政府提供效率。而随着物联网城市的构建,地下管网、电力、交通设施等城市基础建设都将实现联网,政府基于计算实现社会管理、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城市大脑依赖的就是阿里云处理海量数据的计算能力。令人信服的是,阿里云在历年的双11中应对交易、支付峰值的技术得到了历练。

目前,阿里云的货架上包括了139款产品,以及工业、政务服务、农业等近205套行业解决方案。产品构建涵盖了IaaS、PaaS、SaaS,从弹性计算、存储、安全到异构计算、大数据、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的完备的云计算产品体系。

阿里云目前在全球18个地域部署43个可用区,在亚洲建了规模最大的计算平台。这也意味着阿里云有能力将国内的技术能力输出到海外市场。

政务效率时代

世界已经来到了数字经济时代,而中国世界领先。根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随着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面推进,数字技术的自主性愈发重要。

而手里握着“自主操作系统飞天”、“中台战略方法论”、“产品技术布局完善”三张王牌的阿里云,通过在众多新型技术方面的研发以及技术积累,真正做到了帮助政府服务民生与地方产业经济,切实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以数字中国为契机,针对政务云客户通常需要贴身服务的特性,习惯了“互联网思维”的阿里云将会在2018年进一步加大区域的服务资源覆盖,以优质的产品+服务的组合,助力政府实现管理的效率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