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否意识到下列感统失调问题已经让孩子们拉开了差距?

父母是否意识到下列感统失调问题已经让孩子们拉开了差距?

0-3岁孩子:学走路慢,说话不清,回应迟缓,手指握不住东西,动作不协调;

4-6岁孩子:学习没兴趣,说话少,易哭闹,情绪不稳定,过分依赖,胆小焦虑;

7-12岁孩子:注意度欠佳,做事拖沓,习惯不好,合作意识不强,自信心不稳定;

父母是否意识到下列感统失调问题已经让孩子们拉开了差距?


家长总会问

为什么我的孩子方向感那么差?

为什么我的孩子没办法集中注意力?

为什么我的孩子容易发脾气呢?

问题一直存在却找不到原因……

孩子容易跌倒

书写速度慢

字迹不规则

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分不清左右方向

鞋子衣服常常穿反等

这些问题都是感统失调的问题

您的孩子是否有以上感统失调问题呢?该怎么训练呢?

何为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是指大脑感觉统合功能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困难,使机体不能有效动作,医学上称之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孩子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

父母是否意识到下列感统失调问题已经让孩子们拉开了差距?


为什么孩子会感统失调?

【1】BL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早产或剖腹产早产幼儿压迫感不足。

【2】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3】左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4】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5】过早地使用学步车,父母管教太严,限制了儿童自由活动的时间。

【6】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子操作技能欠缺。

【7】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空间狭小、爬行不足缺少运动和集体活动等。

【8】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儿童感统失调训练需要怎么样训练?其实感统训练在生活当中是随处可见的,不仅只有孩子有感统失调的现状,就连成人都会有。只是成人的时候,许多感统功能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可以控制。就好比有些人在公交车上的时候会晕车、呕吐,还有就是当人多的时候挤地铁,别人碰到你,你会感觉非常反感,这些都是感统失调的一种表表现。

那么儿童感统训练需要怎么样训练呢?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家长们就要了解感统失调到底有哪些症状,以及您的孩子是因为什么而感统失调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您的孩子有感统失调的表现。搞清楚这些问题的所在点就会知道孩子感统失调的训练,这样家长们才不会盲目性的为孩子训练而训练了。正所谓治标不治本,所以家长再给孩子训练时都必须连根带本一起治了。

感统失调家庭训练的好处是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会考虑在家里感统失调训练自己的孩子,那家庭感统训练和感统训练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前面多了两个字而已。家庭感统训练是指“在家就够能完成感统失调训练”所以他们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家长们都希望在家里可以完成对孩子的训练。

父母是否意识到下列感统失调问题已经让孩子们拉开了差距?


感统训练的作用有哪些?

1、感觉统合训练对脑神经生理抑制具有改善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通过改善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使运动速度和稳定性都得到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协调能力增强。感觉统合训练对提高儿童精细操作能力、视觉辨别能力和反应能力均有明显作用。

2、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协调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运动平衡能力差及动作不协调效果显著。对那些运动协调能力差的儿童,训练后能得到显著改善。

3、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儿童学习成绩,改善其厌学情绪。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是对生理功能的训练,还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儿童通过训练可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感统训练的作用不单单只是对儿童训练,更主要是对儿童的视、听、嗅、触等各个感觉发挥起来。


感统失调家庭训练

那感统失调家庭训练的好处是什么?家庭训练相比其他训练,比较方便许多。因为在家里可以自己训练,节省成本,而其他训练就比较麻烦多了。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如果在家里能够训练,那你能确保孩子的感统失调有所好转嘛?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其实感统训练很简单,就是陪孩子玩。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说法,感觉统合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所以感统失调训练要到专业机构进行体能训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