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前段時間一部網大剛剛走進人們的視野,濺起的一點水花就被鋪墊蓋地的

菊姐拉票套路淹沒。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菊外人”、“菊勢穩定”等搞笑的梗著實更易傳播,大眾的關注點多數時間還是會偏向輕鬆愉快的信息。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但院長偏要講下那部略顯沉重的網絡大電影,一共三集。

《罪途》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一輛綠皮火車因為暴雨引發的泥石流被迫停在半路,案件也由此發生。

車廂中的幾位乘客,橫七豎八地陷入昏睡。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乘警一個個將他們喚醒,發現死了一個。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而醒來的幾人又都做了相似的夢,都夢見了一個小女孩。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隨著情節展開,小女孩的身份也付出水面。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事實如此,事實又不只是如此。

兩元店的老闆對她實施了性侵。

施加暴力的學生被安排改名,轉學。

教導主任為了學校的聲譽,讓法醫刪除了關於性侵的屍檢信息,讓案件成了一起“簡單”的意外。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有人給這部網大扣上了一個“中國版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帽子,實在是有些過分。

因為《罪途》與《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相似之處只有:故事發生在東方,故事發生在快車上,故事是一場

謀殺案。

至於推理的質量,角色的描繪,遠不及那部十幾萬字的小說。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客觀來看《罪途》的形與意,其推理之形受限於演員的表現力、網大的製作成本以及劇本內容,並不值得猛吹。

《罪途》的意,對性侵、霸凌這類社會問題的拷問,才是真正的亮點。

此前韓國有《熔爐》、《素媛》。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罪途》和那兩部電影一樣,將目光聚焦到被欺辱的女孩身上。

來看看案件中幾位相關人員的現狀:

校園霸凌中的施暴者長大以後成了個網店店主,日子過得不錯,對當初自己的行為依舊覺得自己就是“小孩打架鬧著玩”,沒什麼問題。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當年壓下事件的教導主任

則還在強調自己是為了學校的聲譽,為了學生的未來,還在吹噓自己桃李滿天下。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看這兩人就不難明白一個事實:為什麼學校那麼擅長狠抓學生的髮型、著裝、早戀,卻經常對校園霸凌視而不見。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其他人大多心懷愧疚,但無法否認的是,當年他們的不作為,也是導致悲劇發生的原因之一。

就像乘警最後說的:我沒有權利對冷漠進行審判。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校園生活有時更像是一個弱肉強食的

原始社會,在禮法教育沒深入人心之前,許多孩子們會肆無忌憚地揮灑惡意。

霸凌可大可小,影響可深可重,有些人長大以後依舊陽光,有些人則會留下一生的陰影。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無論是校園霸凌,還是對幼女的侵犯,施暴者可恨,

旁觀者的冷漠則讓人又恨,又覺得無奈。

一個孩子面對這種事通常沒有太多選擇,要麼冷眼旁觀,要麼加入施暴的行列,要麼就被欺負。

正因如此,才需要人們去更多地關注,發出聲音讓世界聽見,不要做一個冷漠的旁觀者。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去年的幼兒園事件還記憶猶新。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能伸到家裡的望遠鏡,一時讓無數人義憤填膺。

同期上映的《嘉年華》,同樣是揭露幼女性侵的問題,票房卻只有寥寥兩千萬。

幼女性侵、校園霸凌的最大敵人不是施暴者,而是冷漠

許多營銷號在硬著頭皮吹《罪途》時說,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熔爐》。

這樣說明顯就是功課沒做好。

我們早就有了《熔爐》這樣的電影,我們缺少的只是會關注此類電影的觀眾。

當冷漠的旁觀者不再冷漠時,自然會有一片天朗氣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