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孩子給姥姥帶還是給奶奶帶?有沒有雙方老人奪孫的情況呀?

張同天

親媽說

把孩子給奶奶帶還是姥姥帶,其實沒有統一的答案。

多數情況下,媽媽們比較傾向於把孩子給姥姥帶。就母女關係和婆媳關係相比,母女關係肯定更易相處一些,加之媽媽自己就是姥姥帶大的,所以在育兒理念上更易溝通,所以很多媽媽更願意讓姥姥帶孩子就不難理解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姥姥帶孩子一定比奶奶帶孩子有優勢。以我家為例,雖然雙方父母都不帶小孩兒,但在對孩子的照看方面我覺得姥姥和奶奶相差並不多。和我個人看法不同,周圍也有一些朋友認為婆婆比姥姥要帶的好。帶孩子好壞與否完全取決於老人自己的性格、能力、知識背景,所以這件事情沒有統一的標準。

親媽思考

在全國各地,奶奶帶孩子還是姥姥帶孩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在一些農村,或者是重男輕女比較嚴重的地區,就不會存在奪孫的問題,孩子必然會是奶奶帶;我所處的城市——天津,姥姥帶孩子的就比較多,因為這裡的姥姥們都心疼自己的女兒;而在我的故鄉——西安,如果是夫妻和婆媳關係一切正常,婆家人則不太願意讓姥姥參與帶孩子,這會讓別人覺得婆家這邊特別的“沒本事”,除非是奶奶已經喪失了行動力,孩子才會讓姥姥帶,否則沒有道理讓姥姥幫著帶孩子。

親媽總結

如果在奶奶、姥姥雙方身體都不錯、精力都許可的情況下,姥姥帶一週,奶奶帶一週,輪換帶孩子的“看護模式”還是較為常見和可取的,但並不否定其中也會有奶奶、姥姥搶孩子的情況,他們有可能是互相看不慣對方的育兒方法,所以才想大包大攬,但這種情況並不是家家都有。

其實現在老人比過去都想得開,在有些較為開明的老人眼中,他們不但不會雙方搶孩子,甚至還會互相“謙讓”,在他們看來,育兒的第一責任應該在於父母,而不是由祖輩代勞。所以奶奶、姥姥搶不搶孩子,完全取決於雙方老人在育兒、處理兒媳和女兒關係方面的理念一致與否。

其實無論是姥姥帶還是奶奶帶,都不如父母親自帶孩子好。畢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這種情況還真不少,我周邊就有這樣的事例。兒子結婚後兒媳婦生個男孩兒,有了大孫子,婆婆公公樂得不得了,可是誰也沒想到,兒媳婦不讓奶奶看孩子,讓姥姥看。奶奶一提起這件事兒就淚流滿面的。因為奶奶家離姥姥家有四五十里地,孩子很少看到奶奶,現在孩子四歲多了,孩子不怎麼認識奶奶,卻跟姥姥跟親。因為兒子當不起兒媳婦的家,所以家裡媳婦說了算。就是這樣。



美好的回憶50000417

我老公是獨生子女,我是多子女家庭。我老家是東北,以前我們這邊好像風俗就是奶奶家帶孫子,所以我姐家我外甥出生的時候,都是他爺爺奶奶的,我媽沒怎麼帶。也沒有出現爭奪孫子的現象。


弟家雙胞胎比我家孩子大三個月,所以我生我姑娘的時候,我媽正忙著幫我弟弟家照顧雙胞胎呢。所以生孩的第一年基本上都是我婆婆家再幫忙照顧。我公公是特別喜歡孩子,吃的,用的,都給孩子買最好的。雙方爭奪孫子這方面倒也沒啥煩惱。

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可能會出現的多。我們家鄰居就有這樣的,女方孃家養著外孫,讓給姥姥姥爺叫爺爺奶奶,我覺得這酒有點過了。兩家都好好商量好,找一個完全的對策總比互相爭奪孩子好得多。



糯米麻麻Coco

我快生的時候婆婆摔了一跤,中風,然後心臟也出了問題裝了一個心臟起搏器,出院以後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顧,連說話都成了問題。所以我媽媽就過來照顧我坐月子,幫我帶小孩。寶寶剛出生在保溫箱住了幾天,出來不怎麼喝母乳,我月子裡感冒發燒,不能餵奶,就只好喝奶粉,我媽哭著問我哪裡不舒服,我婆家關心的是奶粉多少錢,說我老公以後別想著存錢了。我媽聽到之後心裡難受,自己躲著哭,每次看到她眼睛都紅紅的,我心裡也難受,就跟我媽一起哭。我媽給我爸打電話,我爸說以後的奶粉我包了,第二天就寄過來一箱奶粉,我媽拿了一萬塊錢給我老公,說給寶寶買奶粉。我刨婦產,剛出院的時候沒想著會吃奶粉,我媽就說喝什麼湯有利於傷口癒合,婆家說喝什麼湯有利於下奶,這就是家人吧,我媽心疼自己的女兒,婆家心疼他們孫子。不用餵母乳,撇開一些不高興的事,那一個月我過得特別舒服,寶寶的一切我媽搞定。我想,就算我媽沒來,婆婆沒病,我也不會讓婆婆帶孩子,我媽四十幾歲,婆婆六十多,雖然只是差十幾歲,但是觀念很不一樣,婆婆說不到話,但是也發出聲音,用手筆畫,讓我們懂她要表達的意思。剛出院婆婆說綁著寶寶的腿手,這樣直一點,我媽很不贊同,又不好說,畢竟是她孫子,我不同意,她也不敢綁著。婆婆說以前他們都不用尿不溼,自己洗尿布,顯然是覺得我用尿不溼浪費錢,大冬天我可不想讓他一泡尿尿溼我的被子,所以拒絕了,滿月之後媽媽就回去了,我一個人帶孩子。我婆婆說讓我晚上把尿,她以前都給孩子把尿,就不用尿不溼了,才一個月的寶寶,把尿,我不知道你以前怎麼帶孩子,但是我不會害自己的孩子。婆婆想抱下孩子,我就讓她坐在凳子上把寶寶放她腿上,就進屋洗衣服了,我出來的時候看到婆婆和村裡一位阿婆在搓我寶寶的耳朵,說這樣搓搓會好看,我看到寶寶耳朵紅紅的,心裡就來火了,說以後誰都不許動他耳朵,好看也好不好看也好,這是父母給的,不用你們後天干預。說不嫌棄那是假的,有一次婆婆抱著寶寶我洗衣服,也不知道婆婆是因為生病還是以前就有這個習慣,說話噴口水,看到寶寶臉上的唾沫星子,心裡很膈應,婆婆走了之後給寶寶擦了兩遍臉。自此以後我再累都儘量自己抱,洗衣服上廁所都儘量在他睡著之後快去快回。孩子一個多月,婆婆說給他用枕頭,被我拒絕了。喝不完的奶粉要我留著下頓,嘴上說好,轉身倒掉。天天說我給寶寶穿的少,要給加衣服,她是做不了事,不然還不知道怎麼折騰寶寶,所以敢讓婆婆帶孩子嗎?


屈屈屈姑娘

哇,好幸福!我身邊的朋友也都是獨生子女,也都頭疼誰帶娃的問題,只是你頭疼的是給誰帶,而大多數的父母頭疼的是家裡沒有人帶娃。

所以,首先要恭喜你是有選擇的。那麼,到底是把孩子給姥姥帶還是姥爺帶呢?雖然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但判斷的角度大概都無外乎以下兩點:

家庭關係

與老人在同一屋簷下,關係是最緊要的。如果處不來,那麼勢必會造成家庭氛圍緊張,氛圍不但影響家庭成員的幸福度,也將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

如果讓孩子的媽媽選,99%會首選姥姥來帶,原因嘛很簡單:自己的媽說什麼可以,沒有拘束,也沒有背後議論。可惜,我的媽媽身體不好。

兩方老人的身體、責任心、性格、生活習慣及素質

除去家庭關係的因素,如果兩邊老人都挺合得來,接下來就要考慮兩方老人的具體情況。

身體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帶娃是一件挺勞心勞力的事兒。

責任心呢,就涉及到老人的性格了,比如我一朋友爸媽十年來養狗丟了不下七條,所以就是他們帶朋友也不敢啊。

再則就是性格,有的老人性格內向,不喜與他人往來,不愛說話,而帶小孩是需要交流的,過於內向的老人總體來講不是特別適合帶小孩。

還有就是生活習慣,每個家庭都有差異,雖然吃住習慣不能說完全一致,但如果大相徑廷,將可能發展成誰也看不慣誰的情況。

最後就是素質,這裡的素質是說的老人是否願意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有開放的心態,畢竟今天的教育理念與幾十年前有了巨大的差異。

以上兩點,家庭關係是基礎,好的家庭氛圍更有益於孩子的成長;此外,兩方老人的具體情況也需要做認真的比較。



河馬媽媽育兒奇想

我是個當姥姥的,外孫出生後一直是我帶,偶爾會送到爺爺奶奶家,女兒的月子也是我照顧的。我家是北京人,親家是山東肥城人,住房條件和經濟條件都不如我家好,文化水平也不如我們高,在女兒生孩子之前,女兒和女婿就商量好由姥姥姥爺來帶外孫,為的是給外孫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女兒女婿都是獨生子女,雙方老人肯定都願意幫忙帶孩子,但是為了外孫(孫子)更好的成長,我們和親家都沒有刻意去爭什麼,自然形成的默契,相處融洽。我們也主動隔段時間就把外孫送到爺爺奶奶家住一、兩個月,然後再接回北京。我們兩家人一直就是這樣相處,關係非常好,女兒女婿也很放心。所以我認為不論姥姥姥爺還是爺爺奶奶首先要把小寶寶放在首位,怎樣對小寶寶成長有利就怎樣做,傳統觀念要打破,不論是孫子還是外孫都有血緣關係,是親骨肉,都會全身心的疼他愛他。女兒女婿商量好了,生了二胎不論男女仍由我們為主來帶孩子,原來的模式不變。


L0701

自己的寶寶,外婆想帶奶奶想帶,我都不反對。但是小便的題目對我來說完全是諷刺。

寶寶外婆有一個男內孫。完全不想去照顧任何外孫。這沒有所謂。寶寶奶奶(我媽,爸已逝),覺得照顧小孩是負累,完全不管的。何為完全不管?我老婆下去樓下買一包鹽,我寶寶在窗臺便便了(一歲不到),弄得全身都是(不知道有沒有放到嘴裡)。老婆回去後,奶奶:“你兒子便便了”。我老婆才去清潔的。

現在老婆全職媽媽(寶寶問題不懂的,都是自己上網查)。閒裡做做微商之類的。現在寶寶4歲了,完全不親奶奶(相對之下,更親外婆)。何為完全不親?我老婆下樓去買點東西,或收個快遞。只有寶寶和奶奶在家,寶寶都會哭的撕心裂肺的說不要奶奶。

其實生小孩的時候,我就完全沒有想過,由外婆或奶奶帶小孩。儘管現在想生二胎,我們都是想小孩上小學再去考慮。人家都說,打工一族有外婆奶奶帶孩子是福氣。對我來說。what 7 that?

我現在一家三口也好幸福。老婆辛苦了

PS:其實我媽也會帶孩子(有客人來訪的時候,或者她去我姐家裡住的時候)


凡哥哥AFK

我兒子沒結婚時我老公曾對我說,以後兒子結婚了生了孫子你千萬別和姥姥搶著看孩子,他說他同事兩親家都搶著帶孩子天天鬧毛盾,我說你放心別說看孩子多累多操心,就是吃好吃的天天吃也會膩的,可好兒子結婚後生了孫子,姥姥躲的遠遠的同在一個三線城市,別說給帶幾天了就是月子裡也只去過一次,我也想開了三冬三夏帶大娃娃,再累我也要堅持帶大


zhaoyue5

我的情況跟你相反,非獨,而且夫妻兩人都是外地的。老人一方面身體不是太好,另一方面也不習慣北方的生活。但是,在一切為了孩子這個戰線上,是一致的。


作為上班族,孩子三歲入園前,是離不開老人幫忙的。我們那時是間隔十個月輪換著帶孩子。孩子入園以後,就小兩口自己帶了。但那時孩子易生病,三天兩頭請假,所以又請老人過來幫忙。到了小學,就三口獨立了。

樓主的困惑在於雙方搶著帶,其實也可以讓雙方輪流帶的,機會均等,既讓老人享天倫之樂,也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老人幫忙,自己不能撒手不管,畢竟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是最重要的。


漫讀生活這本書

雙方都想帶最好讓奶奶帶,因為奶奶帶孩子姥姥不會去攪局的,畢竟親孃不會讓女兒難堪,姥姥帶孩奶奶不是直接攪局,就是背後挑唆,弄的家無寧日,

最可恨的婆婆是求著她帶孩子時,種種理由不管,等到姥姥帶孩子把最累人的階段過去了,就過來摘桃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