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何时能与过时的磁带“解绑”?

不少受访人士表示,教材与磁带、光盘的“解绑”、录音学习材料多元化开发已迫在眉睫。

教材配发“磁带”引发吐槽

中小学教材何时能与过时的磁带“解绑”?

长沙市民周先生的儿子今年念小学一年级,开学后领回的教材里的配套磁带让他着实吃了一惊。“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发磁带?为什么不提供MP3格式文件给我们,用平板电脑甚至手机都可以播放,就算孩子带在身边也方便啊!”但迫于无奈,周先生只能带着孩子去商店里买了一台复读机:“虽然买一台复读机也就百来元,但总觉得太浪费了。”

有此困惑的还有许多教师。如今学校里每个班级都有电教设备,除了个别老教师会给孩子们放磁带外,多数教师上课已习惯采用电子白板,视频、音频也都用电脑播放。

“被购买”“被闲置”现象突出

中小学教材何时能与过时的磁带“解绑”?

中部某省份教育部门一位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教材的听力文件使用磁带是按照教育部门制定并沿用下来的政策,“这是为了确保最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负担得起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位负责人认为,发达地区可能觉得磁带已经“落伍”,但对于偏远地区的学校、学生来说,购买录音机的费用要比多媒体低得多。“即便在发达的城市,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网络,甚至没有电脑,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通过磁带学习英语最便利。”这位负责人表示。

目前多地为减轻教育负担,要求对初一年级的学生全部免费发放磁带、光盘。对于一部分学生不习惯使用的,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向各个学校明确要求“是否需要配磁带,完全由学生自愿”。

磁带背后的巨大资源浪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初中生4300多万人、高中生2700多万人,还有数量更多的小学生和学前教育学生。

“照顾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初衷是好的,但‘一刀切’地配发磁带的方式值得考虑。建议让教材与磁带、光盘‘解绑’,出版商可给予‘物理介质’或者网络下载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选。”中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社会学教授李斌说。

“提供低价或免费电子下载资源,与配发有形的磁带、光盘所产生的收入和利润相比差距较大。录音磁带虽单价低、单位利润薄,但数量巨大,对相关产业来说,仍是一笔难以割舍的利益。推进电子下载影音文件,难处之一在于相关教材供应商等能否愿意让渡部分利益。”一位出版界人士坦言。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在进行相关的尝试。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上海初中、高中教材与配套磁带“解绑”,这是国内首次为教材与磁带“解绑”。

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上海市中小学学生用教材配套音频资料将全面实现网络下载,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涉及100种教材,共计337个音频文件。这些配套磁带将不再随教材一起配送到学生手中,而是采取通过互联网下载为主的方式进行。

考虑到当前仍尚有部分学生有使用磁带的需求,上海市教委要求有关出版社生产部分磁带,由新华书店服务网点集中储备,学生或家长自行向各区新华书店联系购买。

“语言教材都可采取这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教学方式,实现教材‘解绑’磁带、光盘,开发更符合环保理念的虚拟电子配套资源、云端下载等适合孩子学习的方式,探索适合各地实情的‘减塑’措施。”李斌说。

《21世纪英语教育》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