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变”教材,促高效课堂,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

四变”教材,促高效课堂,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

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力求形成“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尽管如此,然而教材还是数学知识与思想的浓缩本,呈现给学生的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静态知识,表现形式枯燥、乏味,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但是数学的思考却是火热的、生动的、活泼的。那么,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

四变”教材,促高效课堂,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

一、变“静态预设”为“动态生成”

教材总是静态、固化地呈现编者事先预设的教学思路,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以及思维状况都是不确定的,真正的教学过程总是动态生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实际常常不可避免地会与教材的编写预设发生矛盾。

比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一课时,例题是34+16。教材是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再用竖式计算。然而实际教学中,在学生自主探索算法时,往往提出的是口算或直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材编写的思路是先借助摆小棒、拨算珠等操作活动感知算理,然后再抽象出算法,形成算式。虽然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比较低,但学生在学习“34+16”时,已经学会了类似“34+10”和“34+6”之类的题目,因此学生具备了直接进行口算(或笔算)而无需借助有关实物(或学具)的思维基础。

这样,教材中预设“操作——抽象”的教学过程可以调整为“猜想——验证”的生成过程,从而既能照顾少数优秀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也能够解决部分学生的思维障碍问题。教材的编排思路不是外显的,而是内隐的,所以必须真正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教师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敏锐地捕捉和准确地判断学生回答中闪现出来的有用信息,从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应当始终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与归宿。

二、变“静态知识”为“动态探索”

“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布鲁纳语)新课程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极好的“动态探索活动”的加工素材,比如操作活动过程、引导发现过程等,但如果这个过程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按“教路”设问下去,那也仅是一个静态知识,仍然被教者当作一个“结果”加以灌输。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教材中有一个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的操作过程。某教师是这样教学的:首先由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上已作好了一条高,教师让学生沿着高剪下来,再移过去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表面上看,学生动手操作了,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按图剪一剪、拼一拼,并没有自己的猜想和创造。用数学教育专家顾汝佐的话来说,学生又做了一次“搬运工”。很显然,在教者的心里,这个操作过程已经被看成是一个“结果”了。

因此,教师要善于把静态知识的获得过程还原成动态的主体探索过程。我是这样处理的:1.联想:你能把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吗?有哪些?(确定目标)2.探索:如何转化呢?(讨论后再进一步启发)你能剪一刀,就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学生走了很多弯路,但最终摸索出剪的方法)3.深化:让学生得出比较合理的剪的方法——沿高剪。4.推导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充分参与了转化的探索过程,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 三、变“陌生的数学”为“熟悉的数学”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教材的编排已经注意给学生提供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的现实背景,努力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探究的生活情境,但它不能适应生活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所有学生。为此,数学教学应从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为直接出发点,进一步搜集和丰富数学背景材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首先从生活中的“付整找零”问题展开:“运动鞋要付98元,怎么找方便?商店里每捆数学本200本,学校要买196本,怎么拿方便?”学生很容易得出:100元找2元就是98元,200本数学本里拿出4本就是196本。这时再引出例题:“276+98怎么算方便?”学生很自然地得出:276+100-2=374。生活常识被提炼为数学,很拗口的简便算法算理一下子就理解了。

2.知识学习建构化。

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教师要精心设计,使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契合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探索、发现新知识,把陌生的问题熟悉化,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就是建立在“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15×3=2/15+2/15+2/15=2+2+2/15=2×3/15。教师只要抓住了这个知识“生长点”,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探索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算理,而且意识到“面临一个新问题时,应该自觉想办法利用学过的知识、本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四、变“孤立的数学”为“融合的数学”

数学教材总是把数学知识的整体划分成一个个知识点,并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编排。这样,原本具有丰富内在联系的知识经过人为处理后,变成了以“点”为单位的知识系统。这就很容易使教师的教学只突出“点”的例题与习题,以“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方式进行教学,忽视了数学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另外,学生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只会机械模仿,使原本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变成纯粹的、单一的解题练习。为此,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这些“孤立的数学”进行融合,通过有序的渗透,使学生形成灵活判断与主动选择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融合可以摆脱知识点的束缚,并且超越知识结构教学的框架,在更大的知识整体的范围内实现数学局部知识与整体、内在结构的沟通。例如,“数的运算”按两个角度编排:一是运算的类型,即加、减、乘、除;二是算法的形式,即口算、笔算、估算和简算。于是就会出现:今天教师教估算,学生就会在所有习题中“将估算进行到底”,不会去思考什么时候要估算,什么时候要计算出确切结果,也不会考虑有没有其他的简便方法。因此,教师必须有更大、更整体的视野,进一步把学生“解救”出来。

实践证明,在这个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中,教材成了学生活动的素材和能力培养的载体,教师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学生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者,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能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