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幼儿园孩子被流浪狗咬伤,孩子的环境安全意识培养不容忽视

新闻链接:

近日,朝阳区某幼儿园在晚间孩子们放学时,有一个小朋友蹲在地上玩耍时,突然被一条黄狗咬伤脸,幸而家长紧急送医做了刀口缝合,打了狂犬疫苗。但类似事件近期发生了多起,同一条流浪黄狗还咬伤了路边的其他行人。看的老编我流了一身冷汗,为家里的两个宝宝安全捏了一把汗。

其实,孩子们发生的所有风险/危险都与环境有关。有的地方风险大,有的地方风险小。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哪里是风险大的环境,对这些环境中所有看得见或潜在的危险,保持警惕。

朝阳区幼儿园孩子被流浪狗咬伤,孩子的环境安全意识培养不容忽视

一天我们单位开会,谈到了孩子自我保护的问题。一位员工分享了一个刚刚听到的悲剧:她邻居家的孩子,在学校寄宿,住在三楼。就在这一天,那孩子竟然坐在没有保护栏杆的阳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看手机。不知道是一时走神,还是受到别人的惊吓,手机掉了下去,他情不自禁去抓手机,结果一下就掉到楼下了,生命垂危。

坐在阳台上,是不是很危险?其实这份危险,孩子应该是知道的。但是,在危险正式露出狰狞面目之前,他却认为是无所谓的。

事实上,忽视环境中危险因素的孩子真不是少数。他们没有想到:当危险真正降临的时候,想躲却已经无法躲了。

既然这样,为什么事先不躲开这些危险的环境,不在这样危险的环境里玩耍或做其他事情呢?

对孩子们而言,有些环境是必须格外警惕的。如不要在公路和铁路边玩耍、不会游泳就要远离水深的江河湖海、尽量不去人烟稀少的地方和坏人容易出没的地方,独自一人在家时不仅要警惕陌生人,而且还要提防煤气、电等方面的危险……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即环境虽然危险,但你不得不接近。这时候,你最不应该做的,是漫不经心,对危险缺乏感知。如果那样的话,你也可能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朝阳区幼儿园孩子被流浪狗咬伤,孩子的环境安全意识培养不容忽视

《千山晚报》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例:

家住宁远屯的小晶,傍晚 5 点多在公交站下车后回家。她家距离车站并不远,走路大概需要 10 分钟。当时天色已晚,小晶加快了脚步。走了一半路时,突然听到后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小晶以为只是路人着急回家,没有留心,直到后面的人用刀架住她的脖子,她才意识到遇到了坏人。

她用余光看到了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刀,足有半米多长,两面都有刃。歹徒见她没喊叫,就把刀别在身后,使劲儿把她往附近胡同里拽。

你发现小晶犯了什么错误吗?就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错误:她没有留心天色已晚,这条回家的路已不安全。尤其在听到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时,她以为"只是路人着急回家,没有留心"。

这就是当自己已经身处危险环境时,却对危险没有警觉啊!

有一句话叫作"防备你的背后",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应该记住的事情。

朝阳区幼儿园孩子被流浪狗咬伤,孩子的环境安全意识培养不容忽视

方法学家吴甘霖指出:在你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1)先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

(2)尽可能结伴而行。

(3)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走小路。

(4)在僻静的马路上,面对车流行走,不背对车流,以免有人停车袭击。

(5)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哨子、报警器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歹徒面部,吹哨求救等。

(6)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7)如怀疑有人跟踪,应试着横过马路,看看那人是否仍跟着你。若该人紧跟不舍,你应跑向附近人多的地方报警求救。

(8)要尽量避免在无人的汽车站等车,这样,你容易成为坏人袭击的目标。

是的,所有的危险都是在环境中发生的。只有在第一时间对环境中的危险有所察觉,才能更好地防备危险,确保平安。


本文观点摘编自吴甘霖老师《孩子,你该如何自我保护》一书,在此特此表达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