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儿童节荐书︱为什么孩子需要学点儿哲学?真相原来是……

六一儿童节临近,给孩子的礼物你准备好了吗?礼物是爱的表现吗?如果不送孩子礼物孩子就感受不到你的爱吗?孩子是怎么知道爸爸妈妈爱他的呢?身体接触?头脑思考?内心感受?礼物?还是……这些终极的哲学问题你考虑过吗?孩子问过你类似的哲学问题吗?比如:幸福是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一起来看看周国平老师是怎么看待儿童与哲学这个问题的。


1

孩子都是哲学家

经常有人问我:要不要让孩子学哲学?几岁开始学比较好?我总是反问:让孩子学哲学?有这个必要吗?孩子都是哲学家,应该是我们向他们学!这不只是戏言,凭借亲自观察,我深信儿童与哲学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和大多数成人相比,孩子离哲学要近得多。在有些人眼中,孩子与哲学似乎不搭界,那是因为他们既不懂孩子,严重地低估了孩子的心智,也不懂哲学,以为哲学只是一门抽象的学问,对两方面都产生了误解。

有心的父母一定会注意到,儿童尤其幼儿特别爱提问,所提的相当一部分问题是大人回答不了的,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知识,而是没有任何知识可以用作答案。这样的问题正是不折不扣的哲学问题。哲学开始于惊疑,孩子心智的发育进入旺盛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生产生疑惑,发出哲学性质的追问。清新活泼的儿童心智与陌生新鲜的大千世界相遇,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的灿烂现象,但在每个人一生中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短暂时光。

周国平儿童节荐书︱为什么孩子需要学点儿哲学?真相原来是……

2

儿童期是"学"哲学的黄金时期,善待孩子的提问

所以,如果说"学"哲学,儿童期正是"学"哲学的机不可失的黄金时期。不过,所谓"学"完全不是从外面给孩子灌输一些书本上的知知识,而是对孩子自发表现出来的兴趣予以关注、鼓励和引导。对于孩子的哲学性质的提问,聪明的大人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留意倾听他们的问题,第二是平等地和他们进行讨论。相反的态度是麻木不仁,充耳不闻,或者用一个简单的回答把孩子的提问打发掉,许多孩子的哲学悟性正是这样在萌芽阶段就遭扼杀了。

凡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一定有人会既然如此,让孩子思考这种问题究竟有什么用?我只能这样回答:如果你只想让孩子现在做架应试的机器,将来做一架就业的机器,当然就不必让他哲学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哲学就是"必修课"。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

3

孩子的哲学"同伴"不好当,父母需要先学习

当然,要做孩子够格的哲学"同伴",大人必须提高自己。在这方面,一个有效途径是亲子共同阅读高水平的哲学童书。哲学童书而具高水平,殊为不易,常见的或者是太"哲学"(其实是太理论),不儿童,缺乏童趣,或者是太儿童,不哲学,缺乏哲思。接力出版社从法国引进的"《儿童哲学智慧书》,我看了很喜欢,觉得符合我心目中既儿童又哲学的定位。这套书用简短的文字配以稚拙的图画,看似简单,其实很用心思。

周国平儿童节荐书︱为什么孩子需要学点儿哲学?真相原来是……

一是选题精当,全套书共9册,每册都是对一个重要哲学主题的追问,包括"我"、"生活"、"幸福"、"情感"、"自由"、"社会"、"知识"、"好和坏"、"艺术和美",这些主题同时又是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引起困惑的难题,因而是和人人密切相关的。

周国平儿童节荐书︱为什么孩子需要学点儿哲学?真相原来是……

二是通晓儿童心理,在每个主题下有若干问题,在每个问题下有若干可能的回答,问题和回答的设计皆出自孩子的眼光,既天真可爱,又真实可信,每每令人会心一笑。

周国平儿童节荐书︱为什么孩子需要学点儿哲学?真相原来是……

三是真正用哲学的方式来启迪哲学的思考,对于每个回答不下对错的论断,而是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最后也不给出一个结论,而是点出思考这个问题的价值之所在。

周国平儿童节荐书︱为什么孩子需要学点儿哲学?真相原来是……

这三个优点使我相信,作者是既懂孩子又懂哲学的,因此我便可以放心地向孩子们以及家长、老师们推荐这套书了。

周国平儿童节荐书︱为什么孩子需要学点儿哲学?真相原来是……


现在知道儿童节要送孩子什么礼物了吗?礼物不等于爱,但是爱的表现方式之一。儿童节不送礼物不代表你不爱孩子,送了礼物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爱。我们爱孩子,希望孩子度过一个开心、快乐的儿童节,我们愿意送孩子一个礼物让孩子能够开心地思考我是什么?我嫉妒我的兄弟姐妹就是不爱他们吗?为什么相爱的爸爸妈妈也会吵架?……当爸爸妈妈和当孩子都不是简单的事情,余生很长,大手拉小手一起共同成长。


《儿童哲学智慧书》当当、京东火热销售中,当当网3万+读者好评,适读年龄3-7岁亲子共读,7岁以上自主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