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市很多股票连续下跌造成股票质押大面积爆仓,后果会怎么样?

不作韭菜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有少数股权质押股地雷引爆。

后面被“平息”下去了。

解决的办法就是不“强平”,商量对策协商解决。

可是这并没有真正解决股权质押这个问题。

随着A股市场环境越来越恶劣,您看创业板指最近18个交易日,15天是下跌的。

虽然看起来指数没跌多少,但是现在的市场是非常明显的二八分化的。

不,应该是一九分化。

这样的市场下,强者不一定恒强,弱者却是会一直弱下去。

市场股票越来越多,而存量资金越来越少,仙股也会越来越多,无人问津的股票会越来越多。

这就导致了,一旦某只股跌破大股东质押平仓线,就有可能引爆这个地雷。

虽然前面有说过协商解决,但是除了大股东质押股权外,其实还有一些股是带有配资的。

股价下跌,某些机构到了平仓线,同样也会引发“闪崩”。

这两天这个股权质押导致的个股闪崩越来越多,


由此引发的后果会是怎样?

1,很遗憾,虽然可能指数还是被他们守住3000点了。但是如果没有新的对策出来,这个雷还将扩大爆炸范围。

2,可能大家都不敢相信,这其实已经是小股.灾了。创业板指18天15天是下跌的,那3天反弹也是苍白无力的。

3,影响市场生态,仙股会越来越多,市场风险教育课非常昂贵。流动性困境下,未来存量资金只有次新股和白马股可炒。以及阶段出现的题材概念,而在增量“救援”资金未到之前,创新低没有题材的股,会渐渐演变成仙股。

4,有可能会再次倒逼IPO放缓,至少上面也会再次评估最近的独角兽吸金效应。A股市场很脆弱很脆弱,但不是你保护就能变坚强的。它需要自己走出来!


未来要怎么操作?

之前复盘一直讲逻辑,其实氛围是要先于逻辑的。

操作之前,先看氛围,氛围不好获胜的概率会弱很多。

就像当前的氛围下,连板或者一板都亏钱了,低吸也被埋了,那就需要缓缓,等市场走出这个困境再说。

所以躲避股权质押这个雷其实很简单,不要乱买股票,不要明知不好做还操作。

你觉得呢?


星星股经

当前就有上百家上市公司面临强平的可能,一旦爆仓,也就是说质押物不够银行的质押贷款,银行就要大量的平仓,而平仓的结果就是导致股价暴跌,如果这时候有很多股票都面临强平风险,就会导致所谓的系统性风险出现,极端一点就是所说的股灾,而一旦发生股灾就是灾难性的,股市暴跌导致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下降,进一步影响社会就业,导致市场萧条,整个经济进入到极度萧条时期。

所以正是看到质押股票被强平即将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所以政府一般会采取干预措施,比如组织大的机构逢低买进,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波及实体经济,所以我们看到在2015年所谓的股灾时候,国家队拿出近2.5万亿资金支持股市,防止股市崩盘,同时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短期内不要进行强平,否则将会导致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随后股市复苏上涨。

往往系统性风险都是来自于股票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风险,2008年、1997年、1987年,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些金融风险的出现都是恐慌性抛售导致,所以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候要非常慎重。


王红英金融期货

你这个问题就是股市发生在股灾时候的情景,也就是股市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股票大幅连续杀跌造成企业必须补充质押,不然就会大面积爆仓!

大面积爆仓结果会怎么样?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5年股灾情景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5年6月中旬开始发生股市系统性风险爆发,股票连续杀跌是必然的,股民杀跌情绪蔓延,就连超大资金都出现大面积爆仓,这样肯定会引发资金链断裂,资金面紧张,一发不可收拾!股票会连续杀跌,千股跌停,两千股跌停就是这种局面。

股票为什么会直接跌停,就是资金不惜一切代价能出来就出掉,很多股票被强势平仓,大股东有抵押物的继续增加抵押,没有抵押物的直接被强制平仓卖掉出局兑现;

结果悲剧场面就发生了,股市市值大幅缩水,股票市值同样大幅缩水,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周转问题,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大股东资产缩水,烟消云散的感觉,一夜回到解放前。而部分企业周转资金不到位的,继续向银行借款,欠一屁股债务,导致企业员工福利下降,部分员工被解放放长假;从而影响银行资金库存,太多企业向银行借款,银行库存放空,只能向着国家库存求救,这样从而影响中国经济!因为金融市场就是这样的,一条资金链,只要哪方断裂直接或者间接性的受到影响!如果国家不能及时控制住股市系统性风险降引发金融危机出现,这结局最悲催的


大面积爆仓股价肯定直线跌停,股民肯定损失惨重,资产同样大幅缩水,有的股民倾家荡产,有的股民妻离子散,甚至有的股民走向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结果也是股民最悲催的结局。

我在此提醒大家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理智投资,别盲目投机


老金财经

会怎么样?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股灾不就是结果吗?

如果第一轮股灾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市场流动性完全丧失,就像银行出现挤兑,所有的资金尽可能的平仓,全是跌停上挂,只要能卖出去就行。于是几乎所有的股票开盘就是跌停。

但是这还不算结束,接着就是大量的公司易主,很多人刚刚登上富豪榜,就迎来了一贫如洗,变成所谓的老赖,欠银行一屁股债。

紧接着的就是金融系统的崩溃,银行的理财产品会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大量的无法兑付会引发市场的恐慌,人们纷纷取出自己的各类理财产品,进一步对银行造成挤兑。更不用说支付宝这类的公司了,最大的时候,余额宝里的钱相当于一家中国银行的存款,而这些存款根本当时没有存款准备金,一旦挤兑,只有破产。

股市崩盘,金融公司破产,在此之后,人们的血汗钱收不回来,更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也是不够用的,人们急于用更稳定的资产保证自己的安全。于是汇市崩盘,接着就是固定资产崩溃,人们急于套现,什么价格都往外扔,手里除了黄金,别的也就没什么用了。

如果不能去国外,你真的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吗?


瞌睡虫的窝

最近随着大面积个股创出新低,高质押个股被强平的风险正在逐步凸显出现,最典型的表现就是A股近期闪崩跌停股明显比前几个月多了起来,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控股股东高质押,跌到平仓线之后,大量卖盘抛压所致。

今天我特意抽空跑了一下数据,A股里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超过90%的公司竟然都多达408家(如下图),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华谊兄弟的王中军质押率是85%,几乎都排不上号。而质押超过70%以上的多达上千家,如果接下来很多票继续大跌的话,不说千股跌停,百股跌停肯定是毫无悬念的。很多基金如果重仓了这些票,肯定会面临清仓,而散户重仓了这些票,可能被套非常深。要知道质押比例过高总不是件好事,即便有些高质押的现在在涨,没准也是做市值管理的庄股,未来哪天突然崩了,跌个50%以上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在近期连绵下跌的弱势行情当中,高质押个股要及时的进行规避。

总的来说,市场风险依旧没有解除,大家在操作上依旧需要保持谨慎,毕竟去杠杆大背景下,市场的流动性依旧紧张,而且美联储在下半年还存在两次加息的可能,而且本身在熊牛转换周期上,2018年就处于熊市调整周期之中,所以操作上依旧需要保持谨慎,而处于高质押率个股需要注意规避,那些经营状况不佳,业绩不佳的个股同样也需要注意规避。

大家怎么看呢?


侯贤平

大家好,我是价值投资者小六忠诚,我愿意以十几年的投资经验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

风险最大的莫过于爆仓了,如果市场大面积爆仓,那么那整个股市就会发生崩盘,陷入股灾,那市场上将是一片哀鸿遍野。

其实话说回来,最大的机会也就隐藏在最大的危机之中。只要是金融市场,只要是资本市场,早晚都会有崩盘的一天。

至于什么时候爆发危机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一切都是测不准的,但是我一再强调要预留现金,就是为了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手里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无论任何时候,我在做投资计划的时候,总是会预留一成现金购买国债存放着在。在大方向上,国债和股市形成跷跷板效应。股灾爆发,债券全部会涨回100元面值以上。

不要小看这一成,相当是买了一份保险。一旦大面积的爆仓发生,爆发股灾。这个时候你抄底的股票往往会在未来给你带来10倍的收益。之前还有四只80多元国债,如今就只剩下一个了。


小六忠诚

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爆仓?什么是股票质押?股票质押的用途是什么?

爆仓,一般接触过保证金交易的人,对爆仓的概念都有深刻的理解。我在过去的数年,一直没有间断过外汇保证金交易。从诺德爆仓后,然后转到铁汇,再到牛汇,和后来被收购的福汇,再到嘉盛,中间爆仓N次。以至于今日,对重仓交易仍然噤若寒蝉,对爆仓的理解刻骨铭心。

爆仓,因商品价格在变化过程里出现跳空的现象,保证金不足以支付商品价格差值时而持有的仓位不能在保证金允许的范围内平仓,只能以更低或者更高的价格平仓,造成账面资金清零或者为负值

在外汇交易和现货交易里这种情况特别常见,当重大数据公布前后,或者突发重大事件,会出现价格跳空的现象。如果保证金只能保证支付50个点差,而跳空70个点,在50个点的空间里没有办法执行平仓,而只能执行70个点的价格,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爆仓。

说到深处,保证金就是资金加杠杆,使资金的卖买能力扩张放大。它利用杠杆的力学原理,以一撬动十倍甚至更多的资金量。管理层一直致力于股市的稳定,防止过度投机造成的泡沫,把去杠杆当做头等大事,最后也造成了2015牛市的终结。

股票质押,就是把股票当做担保品抵押给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投资机构。股票质押的用途是为了获得贷款。

一些上市公司在公司经营行为中,账面现金流因应收帐款出现回流上的问题,造成公司资金短缺,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和业务的拓展,会用股票质押贷款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股票质押会因股票价格的下跌而出现质押品贬值,当质押的股票价格临近银行贷款风险价格时,就会被强制平仓用以归还银行贷款。

在A股市场有很多被质押的股票,由于股票价格下跌,存在强平风险的公司有一百多家。理论上,公司质押给银行的股票一旦被强平,就会造成股价的暴跌。

即使不被强平,也会构成隐形卖盘。虽然和限售解禁性质不一样,但是对股价上涨依然形成压力。

现在的消息面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封闭,只要打开某一个公司的页面,公司公布的诸如质押贷款类的消息,一目了然。许多股民会采取先下手为强,先于银行卖出股票。股票一旦出现被强平的风险,对股票价格形成打压,几乎是必然事件。

也有很多公司在股票出现被强平风险时,采取归还银行贷款的做法,然后二次质押,重新获得贷款。虽然在贷款金额上会缩水,但是避免了被强平的风险,对稳定股票价格,对于维护公司的诚信还是有积极的作用。有一个好的诚信指标,还怕融不到资金吗?

在A股市场,质押已经被不良经营者当做跑路的快车。中国人的智慧不仅用于创新发展,还用于投机钻营。本来质押股票贷款,是一条正常的融资渠道,但是却被有些人当成兑现的快车,成了圈钱跑路的捷径。

乐视网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老贾除了减持套现,把剩余的股票全部质押给银行,背着钱跑到美国造车去了。乐视网被糟蹋成了一个下三滥的公司,好像强平和退市都和他已经论不上半毛钱的关系了。对于股民的伤害,对于债权人的失信,一个企业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已经丧失了良心底线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受到社会的唾骂都是正常的。

我在此奉劝散户朋友,谨防掉入到投资的陷阱,必须做三件事,一是坚决不买亏损的股票,二是坚决不买资不抵债,三是大股东疯狂减持的股票。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行走吧木头

大家好我是投资观,是一个研究股票投资十多年的老股民。上市公司经常会出现股票质押的情况,这是上市公司为了获得现金的常用手段。我个人认为大部分公司出现把公司的股票质押给银行换取现金都是说明这家公司现金流的缺失,也说明公司的盈利情况不好,这样的公司多半都不是适合长期投资的公司。

一个上市公司通过质押股权来解决现金流的问题,可想而知这个公司的现金状况有多差。上市公司把股票质押给银行为的是得到现金缓解公司现金缺失的紧急情况,如果通过质押获得资金是为了扩大公司经营,或者用于公司的研发项目那自然是好事,如果通过质押股权获得现金是为了维持公司苟延残喘,为了给高管发工资那么这个公司离关门就不远了。一个有价值有前景的公司,会有大笔的投资者注入资金,更会有银行愿意提供贷款,如果是通过质押股权来获取资金,这个公司的未来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停牌。 股票连续大跌导致的股权质押大面爆仓不是没有过,在15年股灾时这样的公司比比皆是,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上市公司进行停牌处理。连续的暴跌势必会导致这些被质押出去的股票出现担保物不够的情况,甚至连强制平仓的机会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会选停牌。15年的时候出现第二次,第三次大跌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停牌,都美其名曰存在重大未披露事项,真有那么巧吗?这些上市公司十有八九都有大笔的股票质押在银行。

退市风险。我在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时经常会看到一些上市公司的盈利会突然出现大幅的亏损,比如一个上市公司前面三年的财报都是显示连续盈利3000万到2个亿左右,今年突然出现了亏损25亿。这个时候我不仅就想问为什么?这个公司做了什么?在分析他的股票走势就会发现已经连续跌了好久了,这样的公司大部分都会有出现股权质押的现象,由于股票的长期下跌导致资不抵债公司财务就会出现巨亏,然后就是面临退市风险了,被家st,*st或者退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尽量避免长期持有那些现金流是负的股票,公司年盈利低于1亿或者出现盈利逐渐减少的股票。


投资观

不要以为金融危机离我们很远,其实随时有可能爆发。不要以为大股东一定很聪明,出大事的往往就是这些聪明人。不要太相信郭嘉队的救火能力,事实上第一、二次股灾发生时,郭嘉队根本控制不了场面。自求多福吧。


SaMFoReVer

我们来看看今天跌幅榜排行榜居前个股:

跌停数量多达73只,更多闪崩跌停的股,就是因为股权质押被强平,如果股市很多股票连续下跌造成股票质押大面积爆仓,后果会怎么样?其实目前这种更多也反应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社会融资体系的一个漏洞,5月社融新增规模出现大幅度跳水,表明企业融资环境偏紧,一些企业融资出现困难,主要原因是表外融资规模大降,5月表外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承)骤减4215亿元,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从分项数据看,表外融资除股票相对稳定外,其他几项全部大幅恶化,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大幅下降,与资管新规严控表外融资相符。5月企业债券融资由上月的3776亿元下降到负434亿元,主要受到信用债发行环境恶化影响。股票融资新增438亿元,但是债券与股票二者总计融资新增仅4亿元。从信贷数据来说,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出现了不好的信号。5月信贷增长1.15万亿,较4月和去年同期变化不大,其中居民户和企业户的中长期贷款一升一降,合计中长期贷款新增7954亿元,低于去年同期和4月前值。

一旦上市公司把自己的股票质押给证券公司,就很有可能面临股权质押被强平的风险,如果大面了出现爆仓,那就会引发市场恐慌,比如目前的行情,当然这只是在极少数的个股上面。

至于后果吗,股票被都强平,那就什么都没有了,证券公司和银行可能会催贷,实在不行那到最后只能把公司卖给银行清偿债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