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石:江湖從此歸一統 世間再無孟山都(萬字長文)

作者|劉石

題圖 | Google image

▨ 孟山都起源

2018 年 6 月 7 日,拜耳併購孟山都的大案終於塵埃落定,通過了美國等世界主要國家的反壟斷審查。這一在世界農業歷史可以載入史冊的驚天併購案終於塵埃落定了。

孟山都,這一個曾經並不起眼的一流半的美國農化企業,近半個世紀以來屢出奇兵,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成功逆襲,一舉成為農業行業的領袖,通過跨界的一些了眼花繚亂的併購,在江湖上數度掀起血雨腥風,充當了攪亂江湖的“野蠻人”,指點江山,呼風喚雨。隨著拜耳公司的收購正式完成,孟山都這個集譭譽於一身的企業終於走完了自己的“司生旅途”,成為了一段難以被遺忘的歷史。

劉石:江湖從此歸一統 世間再無孟山都(萬字長文)

孟山都的起家並沒有太大的亮點,它創辦於美國中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市,是當時美國的第 4 大城市。聖路易斯地處美國本土中心,又是密西西比河與密蘇里河的交匯處,河運和鐵路運輸皆四通八達,是美國西部大開發的起點。但比起同行的前輩,比如杜邦、陶氏等,孟山都的創辦晚了將近 100 年,而且沒有東海岸發達經濟區的地理優勢。

孟山都的創始人昆尼(John Queeny)先生早年曾經創業失敗。在創立孟山都之初,起家資本也僅僅是 2 萬美元。除了他自己積攢的和“眾籌集資”的數千美元之外,大部分是他西班牙裔太太家的資助(看來娶得好也很重要)。正是這原因,昆尼把這個新公司的名字定為他太太孃家的姓氏 - 孟山都(Monsanto),這是一個西班牙的姓氏。在今天,孟山都也是西班牙一處的地名,誰能想到,這個普通的姓氏在百年之後,在某些人的眼中與“邪惡”被緊緊綁定在了一起。

劉石:江湖從此歸一統 世間再無孟山都(萬字長文)

孟山都公司起家時最初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是糖精。孟山都公司起步時趕上了天賜良機 – 在聖路易斯舉辦的“世博會”。舉辦聖路易斯世博會的提案從 1899 年初九開始遞交美國國會討論,由於延期、休會等因素,直到 1901 年 3 月才通過。但它是世博會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一次盛會。從 1994年的 4 月到 12 月,聖路易斯世博會每天的客流量平均在 10 萬人次。憑藉世博會的人氣,孟山都公司迅速打開了市場。

正是由於這種追根溯源的“糖精情節”,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孟山都公司多年以後雖然早已淘汰了糖精產品,但是仍然把“阿斯巴甜”收入囊中,成為其核心業務之一。

▨ 孟山都的“七宗罪”

在一些人的眼中,孟山都是邪惡的化身。它被詬病和被攻擊的原因有很多。

橙劑(Agent Orange)是孟山都公司,陶氏公司等為配合美軍越戰需求,大量生產了化學落葉劑“橙劑”。當時越南北方政府組織運輸車隊,通過約十公里寬的“胡志明小道”,把從中國和前蘇聯得到的支援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南方,“抗美援南”。為了切斷這條援助線路和消除游擊隊藏匿之處,美軍採取了持續不斷的轟炸,並噴灑大量的化學落葉劑“橙劑”。這種化學落葉劑因為裝在有橙色標誌條紋的容器中,固被稱為“橙劑”。橙劑中含有後來被發現和俗稱“二噁英”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和環境非常有害。孟山都公司是當時美軍所使用的橙劑的主要生產和供應商之一,因此戰後被廣泛批評並被要求對美軍的受害者做出賠償。

終結者(Terminator)。這個項目是岱字棉公司和美國農業部的一個合作研發項目。它將不育基因導入到常規作物中,通過化學制劑的噴施,使得其恢復為可育。這樣種子公司就可以控制種子,農民就需要每年都從種子公司購買種子,而不能夠自己留種子到下一季節再種。雖然岱字棉聲稱公司生產的種子純度更高、活力更強,農民購買種子的效益要優於自己留種,但是由於它剝奪了農民原有的權利,因此,引起了公眾的一片反對聲。孟山都在準備收購岱字棉公司時正是公眾反對的高潮期,孟山都公司不得不承諾,收購成功後將不再繼續這個項目。

轉基因作物(GMO)。這是在全球範圍內二十多年來持續引起爭議的最有代表性的話題,轉基因技術的領導者孟山都是始作俑者,因此遭到了環保主義者為代表的最強烈的攻擊。反對者稱:它違反自然規律,違反上帝意志(宗教界、原生態者等);造成環境的汙染,形成基因漂移、超級雜草等(有事實依據);對人體有害,會引起遺傳隱患(尚在尋求有說服力的證據中)。贊同者稱:它可以大量減少農藥使用(主要是減少殺蟲劑和部分除草劑的用量),提高生產效率(有事實依據),增加農作物產量(因減少病蟲草害而間接造成的增產)。對於轉基因技術和產品,全球範圍內消費者以沉默的大多數居多,少數的反對派主要集中在歐洲、原生態者和高端消費者;世界各國農民普遍歡迎,擋都擋不住,比如中國的東北;飼料企業普遍歡迎,因為糧食的黴變率顯著降低;科學界支持者居多,環境科學家除外;世界各國的政府以支持者居多。

種業的攪局者。經過長達 16 年的持續研發投入之後,孟山都公司種業推出了第一個轉基因產品 -抗農達除草劑的大豆。但是孟山都並不是種業圈子中的一員,這種怪異的套路也並不為傳統的種業界所接受。在與先鋒、迪卡、嘉吉等傳統種業公司溝通碰並了一鼻子灰之後,孟山都只好藉助資本的力量,通過併購強行植入轉基因技術。第一個被併購的是霍登(Holden) 自交系種子公司,這是一個算上前臺也僅僅有 103 名員工的研發型公司,公司總部是一個不大的三層小樓,位於美國衣阿華州的一個偏僻小鎮威廉堡(Williamsburg)的農田中央,長期以來“不足為外人道也”。突然間被孟山都公司以 10.2 億美元收購,無異於天上掉餡餅,老闆樂呵呵拿出 500 萬美元獎勵全體員工。這一併購攪亂了本來心止如水的種業圈,從此以後種業的打法盡變:資本主導,專業配合,泡沫遍地,亂象叢生。村裡一個長期不務正業的“二流子”突然拿著城裡人的大把的錢回鄉圈地、蓋房、掙大錢,讓本分務農的大戶和小家碧玉們即看不慣,又無可奈何,最後也扭扭捏捏地紛紛“從了”。

研發的合縱連橫。孟山都在轉基因技術取得突破後,便試圖在相關聯的領域做等更多的佈局,因此它需要跨界合作,投資和合資等,盡攬天下英雄,為其所用。除了自身的研發項目之外,孟山都公司每年都會進行大大小小數十項併購,與各大企業成立合資或合作研發項目有嘉吉、陶氏、先正達、迪爾等。同時,還資助諸多大學的研發項目,與專業的私人研發公司進行合作等。孟山都成立了專門的投資機構,對於有價值項目和企業在早期就進行投資和引導,孟山都成長基金 MGV(Monsanto Growth Ventures)就是孟山都旗下的天使投資機構,它的投資從種子輪、天使輪到A輪的各個階段都有。MGV 最初由帕吉特(Steven Padgett)掌管,他曾經被認為是孟山都最有可能接替孟山都 CTO 傅瑞磊的人選。孟山都的這種不分方位和節奏的全面出擊的戰略,盡顯“門口野蠻人”的有錢和任性。

數字農業。2012 年,孟山都結合已有的種子數據庫開發和推出了“一體化農田耕作系統”。同年 6 月,孟山都以 2.5 億美元收購了精準播種(Precision Planting)公司,利用分析土壤中的數據,實現非均勻播種。2013 年,孟山都以 9.3 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的氣候公司(The Climate Corporation)。這幾次大手筆的併購再次令投資者和行業競爭者大跌眼鏡,因為它偏離了既定的生物技術+種業的成功軌道而開始另闢蹊徑,展示了其全新的思路。這兩次併購案的完成,標誌著孟山都公司在數字農業的全面發力:數字農業的硬件設備加決策軟件以及系統,將決定農業的未來。孟山都稱,數據科學的發展能幫助美國的農民發掘每英畝 30-50 蒲式耳(即每畝 120-160 公斤)的單產潛力。該業務會給公司帶來 200 億美元的額外創收機會。可以想見,與拜耳合併之後在農藥領域的協同效將會加大這一數額。“氣候公司”的平臺彙總了 250 萬個地點的氣象測量數據和各個主要氣候模型的天氣預報,同時綜合 1500 億個土壤觀測記錄,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生成出 10 萬億個天氣模擬數據點,這就要求氣候公司的平臺必須在任何給定的時間下都能管理 50TB 的實時數據。這種先發優勢和高門檻都會成為後來者的壁壘。

孟山都的創新

對生物技術發展的遠見。孟山都從創辦之初,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化工,醫藥,農業和食品添加劑四個業務板塊的傳統企業。但是在全球的競爭態勢下,仍屬於大而不強的企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剛剛加入孟山都遠東公司的時候,孟山都的農化業務的銷售額排在世界第六,美國第三。排在孟山都前面的公司有: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德國的拜耳公司、英國的 ICI 公司(帝國化學工業,後併入先正達)、美國的杜邦公司和美國的陶氏公司(最近剛剛合併)。孟山都公司的生產製造高度依賴上游廠商包括競爭對手的供應,比如其現金牛產品草甘膦的生產,就需要杜邦公司提供的甘氨酸。此外孟山都公司產品單一,只有除草劑單品類產品。這對孟山都公司未來的發展都是隱患。

看到了公司處處被動的局面,時任公司總裁漢利(John Hanley),說服了董事會,主導了孟山都公司的戰略轉型。漢利原是寶潔公司的副總裁,他並不拘泥於孟山都公司的慣性思維。為了改變公司窘境,他開始豪賭在世界上剛剛露出苗頭的“生物技術”。從 1979 年開始,孟山都公司組建生物技術的核心科研團隊。孟山都公司在 1980 年投資十億美元,在聖路易斯市西面 40 公里的徹斯特菲爾德(Chesterfield)的一個小山谷裡,建立世界第一個專門從事生物技術的研究中心。中心有 120 個大型人工氣候室,1 公頃的屋頂溫室,僅僅這兩項每年使用的電費就高達 500 萬美元。為此,公司分別從所在的密蘇里州、北面的伊力諾州接入供電線路,並自備了應急發電機組,以確保其供電安全。在研發中心有 1500 名各學科的科研人員夜以繼日地從事相關的科研工作。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科研人員常年在 100 多人。

主導生物技術發展的思路和路線。在孟山都公司投資生物技術之初,世界上所有人都不知道未來生物技術的發展空間和路徑為何。當時在科研方面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德國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和比利時的根特研究所。孟山都研究中心多學科研究人員共濟一堂,互相討論交流,互相啟發的優勢逐步顯現。

孟山都公司在 1983 年完成了第一個轉基因作物牽牛花的轉基因試驗遙。在轉基因的作物方面,孟山都率先成功開發了含有 Bt 蛋白抗鱗翅目害蟲,和抗“農達”(草甘膦)除草劑和的作物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遙遙領先與所有競爭對手;在轉基因的方法方面,孟山都在花粉管道、農桿菌、基因槍、葉綠體等轉化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建立了一整套操作規範和評價標準;在轉基因的思路方面,它主導了從抗性(抗蟲、抗病、抗除草劑、抗旱,抗鹽鹼、抗寒等),到提高產量(高產,高含油量),再到改善品質(高油酸,低芥酸,改善大豆蛋白品質,玉米高可提取澱粉等),低成本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可降解塑料,某些抗病體,歐米茄3等)一系列研發思路。多年前,時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陳章良就對他在孟山都工作時的指導老師羅傑斯(Steve Rogers)說過,全世界的生物技術研究都在走孟山都已經走過的老路。

跨界的併購擴張。孟山都公司經過連續 16 年的大手筆持續投資,終於1996年在北美市場推出了第一個轉基因作物 - 抗農達除草劑的大豆。但不幸的是,所有的種子公司都對孟山都公司的另闢蹊徑並不買賬,孟山都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重挫。因為按照傳統的方式,種子公司將會支付很少的成本獲得這些轉基因技術特性,而且無法改變農民留種子的習慣 – 孟山都公司將永遠無法收回在農業生物技術上的投資,孟山都將只好繼續在農化大咖們面前仰人鼻息。

時任孟山都公司總裁的夏皮羅(Robert Shapiro)閃亮登場了。他是猶太裔,律師出身,臉色蒼白而略顯瘦弱。之前他任美國一個小型醫藥公司西爾(G D Searle)公司的總裁,在西爾公司 1985 年被孟山都收購後任孟山都公司副總裁。他帶著深度的近視鏡,並不健談並略帶口吃,但是新思路和新點子特別多,從來不按常理出牌。在保守的中西部公司帶頭穿花格襯衫和牛仔褲,讓所有員工都錯愕不已。他是孟山都第二次戰略轉型的始作俑者和推動著。在成為公司總裁後,聘用麥肯錫諮詢公司給公司制定全新的戰略。為此同時上馬了十個諮詢項目,筆者深度參與了其中與中國相關的 3 個項目,為此一年中飛了聖路易斯市十次。

在夏皮羅的主導下,公司制定了通過併購,強行植入轉基因生物技術的方式實現大規模的快速擴張的戰略。孟山都雖然是個“小公司”,但是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能夠完成這一“蛇吞群象”的壯舉。

技術使用費。通過藉助資本的力量,孟山都公司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完成種業的一系列併購,大獲成功。但是資本市場的成功並不能代表市場的成功。孟山都在如何讓農戶對新技術買單也大費周章。孟山都設計的技術使用費的概念,在種子銷售過程中要求農場主籤合同,分別支付種子費用和技術使用費,並且要求農民承諾不會私自留下種子和交給他人。前途雖然光明,但道路有些曲折。大多數農戶逐步接受了新的技術概念和記費方式,少數沒有遵守約定的農場主被孟山都公司起訴。現實的罰金雖然不多,但警示作用是顯著的。最重要的是,這些技術確實為他們帶來了收益和生產效率的提升。孟山都起訴農場主的行為也遭到不少媒體和組織的詬病,畢竟有“恃強凌弱”的嫌疑。

除了銷售含有轉基因拘束的自有品牌(迪卡等)的產品之外,孟山都還與各種中小種子公司廣泛開展技術許可合作,並以此擴大技術市場的份額和收取技術使用費。第三方的技術許可收入的份額據估計超過其技術使用費的三分之一。

數字農業。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和思維繫統,不是國內企業和機構的炒概念,報項目,要經費,發論文,爭名譽,而是實實在在的農業操作思路和系統的全面升級,是對於傳統農業的降維打擊。(因為篇幅和主題的關係,此處略去 1 萬字)。

▨ 孟山都的“陰謀”

越是在不自信的時代和社會,陰謀論就越會大行其道,就會越有市場。

孟山都是否在試圖控制世界?單刀直入的回答:過去 – 不是;未來 – 很難。

孟山都的兩次戰略轉型(1980 年和1996 年)都是出於無奈。第一次是因為飽受傳統農化大咖們的擠壓;第二次是因為被正宗的種業公司集體拒之門外。孟山都在轉型的過程中也充滿了無限的艱辛、痛苦與風險。

由於歐洲和日本消費者和疑慮和抵制,轉基因產品出口受挫,美國農民的種植意願降低,孟山都的第一批轉基因作物的市場推廣遠低於預期。因此孟山都的投資回報率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其通過在資本市場大舉舉債併購的戰略也受到質疑,華爾街給予孟山都公司信用評級降級的預警。無奈之中,孟山都對自身的資產進行了梳理和剝離,傳統化工獨立成為新的公司Solutia,阿斯巴甜業務也被剝離,剩下的醫藥、種業和農化部分與美國的一箇中型醫藥公司 Pharmacia Upjohns 進行了非對等的合併(如同麥道與波音的合併),成立了新的公司命名為“法瑪西亞”(Pharmacia),孟山都公司第一次被主動“賣身”。新公司從名稱就可以看出來,醫藥業務是重點,農業和生物技術是“拖油瓶”。合併完成之後 Shapiro 先生黯然出局。

新的法瑪西亞公司成立之後,歐洲和日本消費者的抵制依然遙遙無期,新公司的現金流也被逐漸耗盡,無奈之下,法瑪西亞公司將“拖油瓶”的孟山都種業和農化業務板塊進行了剝離,組成了孟山都農業公司,讓其單獨 IPO,即甩到資本市場上任其自生自滅。這是孟山都公司的第二次被賣。

法瑪西亞公司最後也難逃被賣身的命運,最終被美國的輝瑞公司(Pfizer)所收購,這是後話。

孟山都的轉型歷史堪比一篇活生生的“血淚史”,其艱辛和曲折外人難以體驗。無論哪方的大神說孟山都開發轉基因技術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控制世界和控制人類,打死他們我也不信。

但是在未來的數字農業方面,孟山都已經遠遠領先於其主要的競爭對手。數字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將具有“贏者通吃”的能力。但是,未來孟山都是否會統治世界,我的判斷基本不會,因為:

第一, 它已經被拜耳收購,野馬很難再脫韁

第二, 各國政府都會警惕,都會設置限制

第三, 還有你們的態度和我的 AOS

劉石:江湖從此歸一統 世間再無孟山都(萬字長文)

▲ 來源 劉石

▨ 孟山都的“大咖”們

夏皮羅,CEO 的補充說明。夏皮羅在加入孟山都之前曾經主持了被美國媒體評為史上十大最失敗的醫藥研發案例之一。但是另外一個案例,卻讓他事實上成為主持研發的最成功的醫藥案例之一,新一代的止疼藥:COX2。這種新型止疼藥沒有任何副作用而被資本市場熱捧。根據華爾街的預測,這個單一藥品的年度銷售額至少可以創造營收 20 億美元。這個藥品也成為孟山都在後來因為生物技術不斷研發投入,入不敷出時,被 Upjohn 和 Pfizer 先後看重和收入囊中的主要原因,成為孟山都公司的最後的救命稻草。孟山都公司能夠有後來的成功,80 年代的漢利和 90 年代的夏皮羅先生居功至偉。

休格蘭(Hugh Grant),CEO。在接任公司 CEO 之前先是負責農達產品(公司的明星產品和現金牛)的戰略制定,後來負責全公司的整體戰略。他一個與著名電影明星完全同名的人,但完全沒有明星的氣質:蘇格蘭人,有濃重的蘇格蘭口音。他從很年輕時就開始禿頂,屬於“聰明絕頂”的類型。他思路清晰,說話不多而簡潔,為人隨和。帶領孟山都從低谷走向高峰,韌性十足;在輝煌中再次轉型,大手筆佈局和投資數字農業,大局觀和思路十分超前和清晰,令人欽佩。

傅瑞磊(Robert Fraley),CTO。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就開始佈局和領導的孟山都公司在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發,四十年以來始終處於風口浪尖,並能獨領風騷,令人膜拜。由於其傑出的貢獻,1999 年接受美國總統克林頓頒發的“總統獎”。他口才一般,說話有較濃的鼻音。他年輕時很早就禿頂(又一個聰明絕頂的例證),但兩側卻仍然有不少頭髮,再加上長相,看起來頗像畫像中的莎士比亞。自己有兩個兒子,又領養了一個來自中國的女孩,並把她視為掌上明珠。在公司大會上,常常第一張幻燈片是他領養的寶貝女兒的照片。

Ernest Jaworski:20 世紀 70 年代 Ernie 是將第一個生物技術組織納入孟山都研發體系中,利用現代遺傳學開發有用的性狀和改善農業。其早期的想法:使用作物植物的突變開發有用的性狀來提高農業生產力。 Ernie 的團隊率先開發和應用重組 DNA 技術作為商業化農業中的作物育種工具,在其他許多重要成果中,這項工作為控制作物病蟲害提供了更安全的方法,並大大減少了全球農藥使用量。

浩施(Robert Horsch),眼鏡俠,孟山都早期的科研核心成員和後來的“三傑”之一,是某種轉基因技術的發明人,也笑納了 1999 年克林頓頒發的“總統獎”。由於出色的研發和領導能力,他後來也走上了“領導崗位”,獨立領導了一些科研項目,(我曾經專門拜訪過他領導的在威斯康辛州麥迪遜的研發中心)。他離開孟山都公司,加入了蓋茨基金會,成為蓋茨基金會的首席科學家。

劉石:江湖從此歸一統 世間再無孟山都(萬字長文)

▲ 來源 劉石(右起:克林頓,弗萊利,浩施,Ernest,羅傑斯 )

羅傑斯(Steve Rogers),與“美國隊長”同名,但一付學者派。是陳章良當年在孟山都實習時的指導老師。後來訪問中國時,陳章良熱情接待。老羅 2005 年獲得美國科學創新獎。

克紹(Ganesh Kishore)一個來自印度的科學大牛。主持和領導了孟山都的抗農達除草劑技術的研發項目,是孟山都新生代的科研領軍人物,曾經在孟山都內紅極一時。後來離開孟山都公司加入的杜邦公司,成為農業與食品營養平臺的副總裁。他報告給杜邦農業與食品平臺總裁 Erik Frywald 先生。Erik是一個典型的高帥富的代表,個高一米九幾,出身良好,面目清秀,溫文爾雅。後來他離開杜邦公司,擔任總部在芝加哥的一個公司的 CEO。轉了一圈之後,現在成為先正達全球公司的 CEO。

託賓(Jim Tobin),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託賓人非常聰明、智慧,帶著眼鏡,工作極為認真,不苟言笑。早期是孟山都棉花作物的總監,後來負責戰略轉型的實施和種業公司的併購,曾經位高權重。在孟山都走入低谷期間,他也受到批評和拖累,逐步被孟山都公司邊緣化,淡出了核心層。後來在美國種貿協(AST)的各種活動中見到他幾次。他更加沉默寡言,沒有當年的意氣風發,在厚厚的眼鏡片下面也很少再能夠看到睿智的目光。

拜格曼(Brett Begemann),早年在棉花作物組中負責商業化部分工作,是託賓先生的副手之一。個子不高但身材勻稱,衣著得體。他口才很好,表達清晰而自信,顯得十分帥氣,英姿勃發。在迅速升職後先後成為公司北美銷售副總裁和公司 COO 之後,體態很快走形,英姿不再。在拜耳收購孟山都之後,拜格曼將出任合併後的拜耳農業事業部 COO 一職。

馬黛拉(Consuelo Madera)水稻作物組的女總監。聰明能幹還很有親和力。她父親是墨西哥人,母親是美國人。她應該是“美國夢”的體現之一吧。她的技術搭檔是巴利(Gerard Barry),一個眼鏡俠和聰明但尚未絕頂的人。巴利在離開孟山都後去國際水稻(IRRI)所擔任一個項目的科研負責人,我在IRRI還見過他。他現已退休。馬黛拉後來出任被收購的蔬菜種子公司聖尼斯 CEO,據說現在也已經離開孟山都。

周翰笙(Paul Johanson)最初是一個北美小麥公司的總經理,被孟山都收購後負責孟山都公司戰略調整前種業的各種併購和合作談判。經他談判和簽署的合作協議就達 200 多項。“老周”曾是我的直接領導,他最初介入中國業務也是因為雜交小麥合作項目。參與這個項目合作後來成為牛人的有:溫孚江(山東大學名譽校長,全國人大常委),孫其信(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張愛民(中科院研究員),張改生(西北農大教授)等。參加這一項目的還有另一位名人呂德彬。呂后來官至河南省副省長,最後卻因為殺妻案被判死刑。“老周”主導的了在中國冀岱棉和安岱棉合資公司的談判。當時我是老周的副手。

劉石:江湖從此歸一統 世間再無孟山都(萬字長文)

▲ 來源 劉石(左起:牛盾,Erik Frywald ,作者)

孟山都中國的“小咖”們:對孟山都中國市場佈局和早期業務開發有貢獻的人有:

曾俊震,農化市場

鍾少良,戰略

汪泓,營銷

王成弼,農化技術

鄧聯武,呂楠,棉花

郭京萍,周揚,小麥

趙永亮,矯樹凱,玉米

還有一個無處不在的筆者

劉石:江湖從此歸一統 世間再無孟山都(萬字長文)

劉石

結束語

近半年來,拜耳公司收購孟山都持續成為熱點話題,不僅僅是它的體量龐大,涉及資金 600 多億美元,更是因為對於農業產業帶來的震動,對於未來農業產業的生產方式和發展方向帶來的改變和持續的影響。

在過去四十年裡,由於孟山都公司的存在及其鯰魚效應,給農業領域帶來持續變革和創新不亞於蘋果公司在電子通訊領域中的作用:

1)豪賭和大規模投資生物技術,加速和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產業

2)其生物技術創新思路和技術路線主導了產業的發展

3)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實現了大規模的跨界併購和快速的產業擴張

4)

推廣了種子+生物技術的農業商業化模式

5)將技術費的概念和實踐強行植入農業種植和農資營銷領域,並被廣泛接受

6)對於數字農業超前思維和全方位佈局,勾勒了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基本路線

7)它不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持續創新而無所禁忌

回顧本人在中國的業務開展歷程,從抗蟲棉的推廣,到玉米單粒播種的推廣,再種業價值營銷模式的實踐和推廣,以及農業大數據的成功實施案例 GRM,一直是在用過去所學到的創新思維做事情– 創新貫穿始終。

孟山都的持續創新理念,杜邦公司的精細化運營管理,先鋒公司對農戶需求的深入理解和體驗,都是我所學習到的最重要的財富。

無論未來如何,孟山都已經成為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所秉承和傳導出來的這種無處不在的創新意識和執著精神還會有人理解?還會繼續存在下去嗎?

劉石:江湖從此歸一統 世間再無孟山都(萬字長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