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害已,教育部嚴禁炒作高考狀元

害人害已,教育部嚴禁炒作高考狀元

每年考期一到,各路媒體對高考的報道便隨著天氣火熱起來,而隨後的“揭榜期”,“高考狀元”又成了媒體熱炒的對象。為了減少對“高考狀元”炒作式報道帶來的不良影響,相應教育部號召,自媒體應相約其他媒體,發出了不搞“高考狀元”報道的倡議書。

害人害已,教育部嚴禁炒作高考狀元

每年高考結果一公佈,省級、縣級、鄉鎮級等“高考狀元”紛紛出爐,媒體相關報道可謂鋪天蓋地,有的甚至把“高考狀元”的作息時間表、每天的伙食狀況也一併公佈,以期對“後來者”有所幫助。其實,“高考狀元”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相當強的個性,把過於個人化的經驗反覆渲染,會讓許多學生對個別人的成才之路過分相信或依賴。相當一部分同學們對“高考狀元”報道十分反感,大部分高中生認為,自己會因為這些報道產生心理壓力。

害人害已,教育部嚴禁炒作高考狀元

誠然,高考有著其他任何考試都無法媲美的關注度和影響力,它的“冠軍”自然是當之無愧的新聞人物。但是,無原則地炒作“高考狀元”有百害而無一利。

首先,高考成績有其偶然性,可有些媒體在報道中有意無意地忽略這個道理,將“狀元”的經驗絕對化。

況且,就算考生在高考中失利,人生也還有許多選擇,成才的路也不止一條。辯證地看待高考和“狀元”,這是對新聞事實的基本尊重,一味地追捧“狀元”,難免有誤導之嫌。

害人害已,教育部嚴禁炒作高考狀元

其次,從傳播效果來看,對“高考狀元”大肆渲染並未受到讀者好評。雖然“高考狀元”的確為大眾所關注,但許多高三考生都表示,他們在鋪天蓋地的“狀元”報道中感到窒息,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學習和考試狀態都受到影響。連篇累牘、事無鉅細、諸多雷同的“狀元”報道也讓普通讀者感到厭煩。相反,從“狀元”報道中受益最大的恐怕是“狀元”的母校、“狀元”代言的產品以及靠“狀元”發財的書商。

害人害已,教育部嚴禁炒作高考狀元

如果說“狀元”報道是應受眾需求而“上演”的,那麼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媒體不可推卸地有引導受眾需求的責任。雖然高考分數仍是高校招生的主要標準,但高考分數並不是評價高中校和高中生的唯一標準。

媒體給予“狀元”的關注度過高,必然會強化學校、學生和家長“唯分數論”的情結,導致學校為培養“狀元”而片面追求書本知識,家長為培養“狀元”而鼓勵孩子死讀書、讀死書。如此一來,學生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本領和綜合能力得不到重視,素質教育更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