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成兩會熱詞 應納入義務教育?

據統計,我國0至6歲的兒童人數超過1億。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發展迅速,2017年,全國共有幼兒園近25.5萬所。然而,入托難、入園難仍是各地面臨的共性問題,托育市場機構總體數量不足,服務管理有待進一步提升。

“學前教育”成兩會熱詞 應納入義務教育?

今年全國兩會,幼兒教育備受關注,“學前教育”成為兩會熱詞。政府的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是對幼兒教育、兒童成長積極建言獻策,包括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兒童用藥立法、動畫片分級等多個方面。

1、學前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鄭傑代表:建議幼兒園視頻監控100%覆蓋 規範管理

2017年,全國各地陸續曝光多起幼兒園安全事件。“目前我國幼兒園視頻監控總體安裝率仍在70%左右,而且監控視頻的開放要求不統一。”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鄭傑建議:應全面推行幼兒園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實現100%覆蓋,並對視頻開放及管理標準作出規範。(澎湃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呼籲把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表示,建議把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使得“二孩”政策得到真正的有效執行。他表示,由於幼兒教育不屬於國家義務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財政補貼相對較少,也由此導致幼兒教育收費相對較高。另外,母親放棄工作、全職看護小孩在現階段對大部分家庭來說不太現實,很多家庭面臨老人年事已高、無力照顧孫輩二孩的情況。他呼籲把義務教育下移一個階段,將學前教育(3-6歲)納入義務教育,同時大力興辦日託(0-2歲)與幼教(3-6歲)設施,使幼兒教育成為所有家庭可以普遍享有的配套基礎設施,這有利於二孩政策得到真正的有效執行。(中國青年網)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鼓勵公立園接收3歲以下幼童

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提出,當前,廣大家庭特別是城市家庭以及職業女性迫切需要3歲以下兒童托育服務的支持。應鼓勵和支持公立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向下延伸,創辦接收3歲以下兒童的託班,可以酌情先嚐試向下延伸接收2-3歲的兒童。同時她認為,還要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在自有場地內開辦托幼園(所),招收職工子女,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鼓勵和支持有資質的社會組織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形式舉辦托育服務機構,依法依規參與托育服務發展。(北京青年報)

全國政協委員劉焱:提高幼教地位待遇 讓他們有職業自豪感

全國政協委員劉焱提出建言:要辦讓家長放心的學前教育,應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地位待遇,讓他們擁有職業尊嚴和自豪感。同時社會、家庭和幼兒園必須互信合作。要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多途徑提高和監管幼兒園教育質量。(人民網)

全國政協委員張雪:引導民辦幼兒園提高教師工資待遇

受二孩政策等因素的疊加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全國入園需求將繼續攀升。張雪建議: 在幼兒園教師培養上,多種形式擴大招生,合理設置培養層次,把師德培訓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實解決非在編教師工資待遇偏低問題。(央視新聞)

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反對6歲孩子學15歲“超智培訓”

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會前表示,民辦培訓領域對中國教育體系是良好補充,但整頓很有必要,他個人很反對超前教育、難題教育,“6歲的人學15歲的東西,我很不感冒。”他表示,孩子的成長過程像一棵樹,澆了大量化肥可能會迅速成長,但到後期會發展病態,“這也是中國很多小天才長大後爆發力差的原因。”他認為,中國教育未來應當在下降教育難度的同時,關注學生的特長教育和全面發展,重新考慮考試製度在新時代的適應性,“至少幼升小、小升初考試應當取消,應當受到嚴厲懲罰。”(中國青年報)

2、小學教育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密切關注“3點半放學”難題

3月3日下午,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開啟。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首個出現在“部長通道”上,談到小學生“3點半放學”引發的父母無法照看的難題時,陳寶生表示,各地都開始探索、制定政策,教育部將密切關注,總結經驗加以推廣。(新京報)

全國政協委員錢學明:建議小學試行半天文化課半天實踐課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建議以省為單位,在小學階段試行半天文化課半天實踐課的制度,探索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形成經驗後再在全國推廣。錢學明認為,社會發展需要大量音樂、體育、美術等方面的人才,需要大國工匠,需要創新精神。

3、未成年兒童保護

全國人大代表張寶豔:建議拐賣兒童罪不設訴訟時效

很多兒童被解救是在二三十年後,當初,警方只有在有證據表明孩子被拐賣時才給立案,但絕大多數家長找不到證據,所以這類案件基本都是按照走失處理,沒有立案,因此都過了訴訟時效。這些家庭明知道是誰幹的卻沒法追究,這不公平。(新京報)

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議在刑法中增設虐待兒童罪

 4、兒童用藥

政協委員呼籲:為兒童用藥立法 大力支持兒童藥研發

目前我國並沒有專門針對兒童用藥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和《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中均未對兒童用藥提出特殊規定。多位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呼籲加強兒童用藥相關政策支持力度。全國政協委員、輝瑞中國企業事務部總監馮丹龍建議,建立和完善兒童用藥法律法規,成立全國兒童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則表示,希望國家要加大支持兒童藥品研製的力度,建立形成兒童藥品研發生產的激勵機制。(21世紀經濟報道)

5、動畫片分級

全國人大代表王家娟:建議兒童動畫片因“歲”施教 內容分級

對於商業化的動畫片來講,如何吸引孩子眼球,通過有趣的內容賺取利潤增加收視率。為了吸引更多年齡層的人觀看,個別動畫片裡摻雜了一些暴力、粗俗,但是又能吸引高年齡層觀眾的擦邊球內容。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王家娟再次呼籲國內播放動畫片實施分級制度,讓孩子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學到真確知識,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給孩子一個快樂健康的好作品,而不僅僅是滿足一時的娛樂。(央視新聞)

6、乳業發展

伊利魏立華: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奶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河北省全國人大代表魏立華說,國產奶粉近年來數次通過國際奶粉行業食品安全最高標準認證,充分表明國產奶粉的品質達到了國際水平。魏立華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奶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並組織媒體積極展示國產奶業在奶源建設及乳品企業質量安全的新成效,進一步提振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中國日報)

飛鶴冷友斌兩會建言:農畜牧業廢棄物是資源,不是汙染源

在全國人大代表冷友斌看來,如果能夠推動農畜牧業生態循環模式發展,對於治理汙染,改善環境衛生,促成相關產業與當地自然環境的良性互動,達成經濟效益和生態效應雙贏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具有重要作用。(中國經營網)

7、獨生子女父母養老

全國政協委員俞金堯:建議國家制定獨生子女父母養老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俞金堯提交了《關於制定獨生子女父母養老政策的提案》。《提案》指出,我國的老齡化進程在加速。在老年人口中,獨生子女父母佔了絕大多數。如今,現實到了將以獨生子女為特徵的計劃生育政策,從重在控制出生,到重在關懷養老的轉變的時候了。解決好佔老齡人口絕大多數的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問題,也就基本上解決了一般層面上的老有所養問題。(澎湃新聞)

8、收養法

全國人大代表方燕:修改收養法 放寬僅收養1名子女限制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在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她將提交修改收養法的建議。她建議對被收養人的條件、收養人的條件作出修改,增加對被收養人的長期保障機制等。針對新修計生法規定的二孩政策,她還建議收養法規定與此接軌,將只能收養一名子女的數量限制放寬至計生法允許的範圍,也為日後計劃生育政策可能進一步放開保留聯動的空間和前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