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智慧:高明的領導者,須存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之操!

《菜根譚》講:“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意思是說,那些堆滿汙物的地方,往往滋生許多生物,而極為清澈的水中反而沒有魚兒暢遊。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應該有容納他人缺點和寬恕他人過失的氣度,絕對不能自命清高,獨來獨往。
《菜根譚》智慧:高明的領導者,須存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之操!​一些人往往把自己的位置看得太高,不食人間煙火,其實這種自命清高,自命不凡的人,往往在掩飾自己的孤獨。

古語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為什麼不把自己融進俗世的生活?《萊根譚》中說,“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所以說,人生在世,首先是個入世者,容納世情萬物。歷史上,劉秀就是個寬宏大量、胸納萬物的人,他是以既往不咎定人心的。

東漢光武帝劉秀與自立為帝的王朗在河北展開大戰,劉秀大軍取得勝利,不僅攻破邯鄲,而且還殺死王朗。在清點繳獲來的文件時,官員們發現了一大堆信件,都是私通王朗的。這些信件,內容大都是吹捧王朗攻擊劉秀的,有好幾千封,寫信者都是劉秀這一方的人。有人很氣憤,說這些人吃裡扒外,應該統統抓起來處死。曾經給王朗寫過信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都提心吊膽,心裡十分害怕。
《菜根譚》智慧:高明的領導者,須存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之操!劉秀知道這件事後,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又叫人把那些信件取過來,當眾把他們扔到火盆中燒掉了。劉秀對大家說:“有人過去寫信私通王朗,做了錯事。但事情已過,我就既往不咎。希望過去做錯事的人安下心來,盡職盡責。”

劉秀的處理方法,使那些曾私通王朗的人知道後都鬆了一口氣,同時他們也都從心眼裡感激劉秀,心甘情願地為他效勞。

在這裡,我們可以說劉秀是有真正的君子之風的帝王,他能容忍別人的過錯,氣度不凡。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領導如果總是三天一提、五天一批別人曾經犯過的錯誤,並對此耿耿於懷的話,那他絕對不是高明的領導。

歡迎閱讀大話新語,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菜根譚》智慧:高明的領導者,須存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之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