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我们怀揣一颗法治匠心,在场,就好!

在场,就好!

时光如水,白驹过隙,年华碾碎了苍翠。

不管是否有所准备,也不管是否乐意,2017年已经现实而又逼真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不离不弃,不徐不疾。

这是一个加速转型的时代,在新的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冲击之下,旧的模式和习惯逐渐被摒弃,一系列新的理论、制度和框架正在构建当中。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样的转型期,而今天,我们与此不期而遇。媒体,作为社会发展的观察者、瞭望者和记录者,应当也必须对这个充满变局但也充满生机的时代,给出准确的报道和记录,我们生而逢时。

相较于时代的突飞猛进和生机勃勃,纸媒正在遭遇着最坏的时期。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载体以及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门户网站已经被视为传统媒体的时候,预示着从移动端获取新闻资讯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和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海量和便捷成为人们对新媒体发展的最直观印象。对传统纸媒来说,新闻转眼就变成旧闻,手机代替了报纸,发行量和广告几乎同时遭遇断崖式下跌,从业人员有的被裁员或下岗,有的则忙着转型或者转场,整个行业,风声鹤唳。

时代给了我们一个现实而又艰深的课题,每一个纸媒的从业者将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转型和阵痛,但换一个角度,我们又满怀欣喜。素来江河奔流,难免泥沙俱下,权威、专业、公信这些本该是媒体天然具有的属性,竟然与媒体本身渐行渐远。当大多数媒体都在追求渠道、流量、平台的时候,恰恰忽略的是对新闻价值和内容本身的追求。就像过去一年,我们所呼唤和珍视的工匠精神一样,最本真、最纯朴的东西正是我们最稀缺、最宝贵的财富。

作为一家法制类专业媒体,在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改革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在媒体从传播资讯到传播价值的今天,在深度和专题类报道成为纸媒逆袭关键的今天,我们郑重地发声:在新的一年里,做最具专业的报道,做最有公信的媒体,在时代进程中,做最合格的在场者。

新的一年,媒体的大势依然可以想象,或许还有一些报纸要关门,但也会有更多报纸坚守、甚至逆袭。未来纸媒必不可少的是稀缺价值的内容,蕴含精细与打磨的工匠精神同样适用于报纸。新闻也将走向品牌化,看什么报纸将代表什么品味,就像你热衷某件衣服和某款香水一样。依托这一理念,我们的报纸将会有一些变化,以看到大家看不到的、说出别人说不出的、报道具有前瞻性的,作为今天信息过剩时代媒体存在的意义,因为我们相信追求就有不同,而跟风永远屈居人后。

键盘敲下这篇文字的时候,窗外已是晨光熹微,互联网上海量的资讯正在用数以秒计的速度,从一个平台推送到另一个平台, 等待着新一天人们指尖的滑动和快速的浏览,而我们的新闻还在路上,还在现场。

2017,我们怀揣一颗法治匠心,在场,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