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花唄帶走你的理智

每月月初了,又一筆生活費到賬了,或許你並不是很開心,因為這筆錢又將涼涼了......這便是很多大學生的現狀。


別讓花唄帶走你的理智

“最起初,我只是想買一隻剛上市的iphone6s。一個月還300,我完全可以負擔的起。誰知慾望和貪念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噩夢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我開通了花唄,借唄等一系列的借貸工具,拆了東牆補西牆。還不起就分期,分期不行就套現。竭盡所能,費盡心機把賬務做的滴水不漏。這是一個典型的,深陷消費貸款的年輕人的故事。
別讓花唄帶走你的理智

有錢就花,沒錢就借,是為你量身打造的消費陷阱。去年,螞蟻金服旗下的花唄推出廣告《年輕,就是花唄》。視頻中的三個年輕人,一個人買了薩克斯,一個四處旅行,一個置辦了辦公室創業,彷彿印證了那句廣告詞:“活成我想要的樣子”。與之相仿的是,京東白條廣告《致憋尿前行的年輕人》告訴你不用再忍耐四次相親都穿同一件衣服,在機場星巴克吃泡麵,和兩億人同一天放假,號召年輕人使用京東白條消費,“願所有忍耐的年輕人不再錯過生活”,“有白條的地方就有更好地生活”。兩支貌似積極的廣告都在極力消費年輕人的痛點,將提前消費描繪成為正義的、必要的、有追求的。它挑逗著搭地鐵、吃外賣、租房子的普通人:戴上AKG耳機,說走就走滿世界浪才算對得起自己。
別讓花唄帶走你的理智

現狀去年雙11,高校學生消費總額超過30億,人均1個包裹。在知乎上匿名寫下自己深陷網貸泥潭過程的孩子們,無不是把錢花在了電子產品,戀愛開銷,衣服鞋子上。此外,數據還顯示,中國大學生的人均年消費能力已達到近20000元,年消費總額達到6000億,超過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對於這樣一片龐大洶湧的藍海,足以讓各路商家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分一杯羹。因此,我們更應學會理性消費。
別讓花唄帶走你的理智

如何理性消費

1、按消費需求結構,即按生存需求、發展需求、享受需求的順序考慮家庭的消費開支。

2、消費要量力而行。

3、消費要精打細算,注重效益,不僅要算金錢賬、時間賬、精力賬,還要注重消費每種產品的效用。

4、消費要適時。在消費中要注意消費觀念、消費習慣的變化,儘量避免在“過時”或即將過時的消費品上花錢而造成浪費。

5、多和勤儉的人在一起,有利於自己養成理性消費的好習慣。

6、培養記賬習慣,使自己對自己的消費現狀有清楚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