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飄萬家,情伴端午節

粽香飄萬家,情伴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在端午來臨之際,華僑社區組織了多種多樣的端午節活動,居民熱情積極參與進來共慶端午節快樂。

五彩繩,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帶來一年的好運,還有避邪、保佑人的意思,作以祝福平安之意。活動中,社區愛好手編的志願者,將手繩編法傳授給更多的志願者,她們在節日裡編上五十餘條五彩手繩,送給社區裡可愛的兒童們,祝願他們這一年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端午節包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社區今天早上聚集了一批心靈手巧的包粽子能手,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齊心協力短短兩小時,包粽子二百餘個。鍋裡蒸滿了粽子,空氣中霓漫著粽子的香味。

粽子送萬家,社區工作人員將包好的粽子送往社區老黨員、社區困難家庭及社區空巢老人家中,讓他們在我們的節日裡,感受社區關愛,感受鄰里情意。

端午節的當天,榮成人會在自家大門掛上頭天採集的艾蒿和桃樹枝。這是因為端午前後的艾蒿藥性最好,散發出芳香之氣,使蚊蟲不能靠近。而桃枝、柳枝可以辟邪,也借桃、柳諧音,寓意災難“逃了”、“綹(柳)了”,所以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習俗。

在榮成,老輩人端午節有在釦眼裡系掛絲線或苘麻線勒成的小笤帚和小炊帚的習俗。小笤帚和小炊帚,跟農家的實物一模一樣,只有一釐米長短,顏色一定要鮮豔。小笤帚和小炊帚,要在端午後下第一場雨時摘下丟到河裡,象徵著把掃出來和刷出來的一切疾病、瘟疫,讓河水帶走,人也就安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