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晚飯是養生還是養病?別搞錯了,只有四種人適合“過午不食”

“過午不食”這句話,被人們當成養生的良方。但不吃晚飯到底是養生,還是有害健康呢?讓我們詳細瞭解下。

不吃晚飯的壞處

1、不吃晚飯傷腸胃:

晚上加班或娛樂後,飢餓感會促進胃裡胃酸分泌,不吃食物胃酸會腐蝕胃粘膜,長期下來胃潰瘍胃炎,甚至發展成胃癌都有可能,到那時只能後悔;前段時間網上就聽說一個姑娘加班長期晚上不吃飯,得了急性胃潰瘍,最後沒救過來。

2、不吃晚飯難入睡

當人體晚上加班或娛樂後,由於消耗能量,會自然的產生飢餓感,消化系統會自動活躍起來,給大腦信號“要求吃飯”,這時候堅持不吃飯補充能量,晚上會失眠的,因為神經一直保持興奮,即便是睡覺的時候不活動,但大腦還是在活動的,身體得不到正常休息,第二天身體會感覺很累,工作學習效率更低。

3、不吃晚飯易疲勞

而且現代人工作學習都到很晚,我上高中的時候晚自習到九點多,不吃晚飯受得了嗎,雖然現在提倡學生減負,但學業壓力依然很大,上班族們肯定都經歷過加班吧,加班到八九點甚至十一二點的很多,午飯過後八九個小時不補充能量,再強的身體也是扛不住;不僅是這樣,還有上夜班的人,晚飯肯定不能少的。

不吃晚飯是養生還是養病?別搞錯了,只有四種人適合“過午不食”

五類人可以不吃晚飯

1.午餐吃太多,晚上不運動

減脂期間,總有偶爾需要聚餐的情況。這時中午的一頓大餐,往往會有超多的碳水和油脂。即使不是聚餐,吃外賣或者食堂,一不注意熱量也不低。如果早餐加午餐的熱量,已經滿足(甚至超過)全天的需要,也不打算額外增加運動,或者運動強度並不大,可以考慮不吃晚飯。

2.吃午飯之前,高強度運動

很多人的鍛鍊時間,是早晨或晚上下班後。但還有一波人:習慣中午休息時(午飯前)鍛鍊的,就更適合在早上、上午、中午多吃一些。也就是說,要多重視早餐、訓練前加餐、(大運動量)訓練中補充、訓練後的午餐。晚餐可以選擇不吃或者少吃,或者只是睡前2~3小時喝一杯牛奶。這樣既保證了訓練的強度,又提高了減脂效率。

不吃晚飯是養生還是養病?別搞錯了,只有四種人適合“過午不食”

3.習慣早睡早起,不空腹晨練

對於11點左右甚至更晚才睡覺的人,晚餐是至關重要的。而對於另一小部分睡得比較早(比如9點就睡了)的人來說,豐盛的早餐和午餐更為關鍵。那麼,如果習慣不吃晚飯,保證總營養的前提下,無可厚非。注意了,如果沒吃晚飯,第二天早上就不要空腹運動,一定要先吃點東西。

4.嚴重肥胖,不能做劇烈運動

對於BMI>28、體脂率大於30%的真正的肥胖者來說,可能連快走都會覺得有巨大負擔,完全沒有能力做更高強度的運動。這種情況下,初期首要的是控制飲食,每天比正常人飲食要少500千卡左右、不低於1200千卡。 減重初期,可以選擇少食多餐,或者晚餐少吃甚至不吃。1~2個月之後,把大體重降到適宜範圍,再開始增加一定強度的運動,也適量恢復部分晚餐。

不吃晚飯是養生還是養病?別搞錯了,只有四種人適合“過午不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