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安檢不讓帶金魚, 你會怎麼做?來看看這個男子的做法

金魚可以上地鐵嗎?最近在鄭州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個鄭州男子攜帶金魚乘地鐵,被安檢人員攔下,男子當場將金魚扔在地上,消息很快在網上廣泛傳播,網友也由此對“金魚是否能被帶上地鐵”這一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地鐵安檢不讓帶金魚, 你會怎麼做?來看看這個男子的做法

  對於金魚可以不可以被帶上地鐵,有人贊同,也有人質疑。質疑的聲音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鄭州雖明文規定“有識別標誌的服務犬除外,畜禽和貓、狗等寵物或者其他可能妨礙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動物,禁止攜帶進站”,但有網友認為必要的人性化管理不可或缺,拒絕金魚進站,屬於“摳字眼”行為,管理“太嚴苛”;二是金魚不同於其他家庭飼養類寵物,即便帶上地鐵也不會對公共安全造成多大影響,對待此類活物,應該有所區別。但真如網友所言嗎?恐怕未必。

地鐵安檢不讓帶金魚, 你會怎麼做?來看看這個男子的做法

  首先來講,規章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嚴格執行。國內大多數地鐵城市制定“禁止攜帶寵物上地鐵”這條規定,初衷都是為讓乘客有良好的搭乘體驗,如果在這上面打折扣,難保不會有其他乘客提出更多類似要求,只會傷及已經形成的良好秩序。而無數實例證明,管理越嚴格、秩序越規範,即便有一些城市靈活制定“寵物上地鐵”的規定,也會有嚴格的管控細則,絕不可能完全滿足乘客在這方面的個人需求。

  此外,攜帶金魚上地鐵也並非大家所想的絕對沒有絲毫影響。倘若金魚在遊動中不慎將水灑落四周,難保不會有乘客因此滑倒,受到傷害。

地鐵安檢不讓帶金魚, 你會怎麼做?來看看這個男子的做法

  所以,公眾應多看到“禁止乘客攜帶金魚上地鐵”的積極一面。但是,面對公眾“攜帶金魚上地鐵”的現實訴求,究竟該“一刀切”的完全禁止,還是適當“放寬”,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和論證。

  群眾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公眾對於“金魚上地鐵”的討論,其實也是改革之問。在大城市的細管理上,究竟如何把握公眾需求與規章制度之間的平衡,讓社會公共秩序更加規範有序的同時,兼顧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這是城市管理者需要不斷思索的問題。

  短時間看,“金魚能否上地鐵”始終會存在爭議,但相信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技術手段和規章制度的不斷升級、完善,公眾終會有一致意見,讓我們拭目以待。

奇怪的事件天天有,生活還是要過的,福洋帶你零成本創業,有興趣關注找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