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筆記:好產品與“人性原罪需求”理論(下)

產品是什麼?好的產品又是什麼?文章主要是從宏觀的角度,通過“人性原罪需求”理論,來幫你瞭解用戶最底層人性的需求,來完成一個好產品。

产品笔记:好产品与“人性原罪需求”理论(下)

上一篇文章《產品思考:好產品滿足人性的“原罪需求”(上)》為大家講述到關於:產品的定義、普通產品與好產品的區分,以及好產品好在哪裡。

這一篇文章我們從人類人性最底層的需求,為大家剖析需求的類型以及滿足需求的條件。

“人性原罪需求”理論(Human Nature Of Sins)

在不斷學習產品的過程中,我曾不止一次對於“用戶”一詞抱有重重疑問,而最大的疑惑就在於——為什麼研究的稱為“用戶”(User),而不是“人”(Human)呢?

許多的產品思維邏輯,都很好地為大家解釋了產品設計、產品定位、產品需求分析等等內容,都採用了“用戶”這一說法。

在挖掘用戶核心需求的過程中,用戶的基本需求也被我們層層剖析,但是個人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用戶也是個人”,這一點經常被我們所忽略。

可能看到這裡,有讀者要罵我了:用戶不是人,難道是外星人?

其實我要指的是:我們應該把關注點放回到人本身,更深層度地去挖掘人性最原始的需求。

人是所有需求的起始點,而需求的本質是什麼?

需求理論最常用的,當屬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為我們更好地羅列了人的基本需求。

产品笔记:好产品与“人性原罪需求”理论(下)

(圖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從這個需求金字塔可以看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

但是本人卻想從更深層的角度,去剖析這些需求的產生,這裡無關“性本善論“還是“性本惡論”,也無關宗教信條,這裡是來講講人類與生俱來的“原罪”與產品的關係

這裡的“罪”,並不是指犯罪,而是指人性與生俱來的慾望,而驅動我們生活的,便是這樣最底層的慾望

所以這裡我想提出一個關於人性需求的理論,叫“人性原罪需求理論(HUMAN NATURE OF SINS)” ,以下就為大家闡述以下該需求理論。

『人性原罪需求理論』包含六點,分別是:

  1. 私慾(Desire)
  2. 貪慾(Greed)
  3. 色慾(Lust)
  4. 惰欲 (Lazy)
  5. 滿足(Satisfy)
  6. 恐懼(Fear)
产品笔记:好产品与“人性原罪需求”理论(下)

1.私慾(Desire)

這裡的“私慾需求”也是一種人性慾望,大致有兩種:

內欲、外慾。

  1. 內欲指的是:以自己利益為中心,把自身利益凌駕於其他利益之上。
  2. 外慾指的是:為了他人利益及社會發展,降低甚至拋棄自身的利益。

可能很多人會說“無私”的行為也是存在的,其實無私也算“私慾需求”的一種。很多情況下的無私行為,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突顯個人影響,即是——私慾。而絕對無私也是存在的,但歸根結底都是外慾的體現,判斷的標準取決於以什麼做為利益點。

2.貪慾(Greed)

貪婪也是一種慾望之一,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貪念,由於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最好的,所以人性中貪婪的一面總會對更好的東西抱有貪念。

因無貪有、因貴貪廉、因窮貪富等等,貪婪是無止境的,也是人性原罪需求中

最脆弱且最容易被驅動的一環。

簡單來說,營銷方法的成功最核心的點是——成功地勾起人性中貪婪的一面。如:“全場打折”、“簽到送禮”、“支付領紅包”等等方式,都是利用“貪婪”需求驅動用戶行為的。

如果你能很好地掌控用戶的“貪婪需求”,那麼你就能抓住用戶的胃口。

3.色慾(Lust)

為什麼叫色慾,而不叫“性需求”呢?

這裡指的色慾,不僅僅包括“性”,還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的存在吸引力的社交屬性。

為什麼曾經“約炮神器”那麼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滿足了“色慾需求”。

在國內對於“性教育”的推廣力度不大,導致很多青少年都是通過很多其他途徑中,瞭解到“色慾需求”,沒法從正確的觀點來看待“色慾需求”。加之學校禁止談戀愛,父母的宵禁等等(這裡並不是抨擊這樣的做法,只是在闡述事實),一定程度上也壓抑著“色慾需求”。

不過這一塊需求,理應通過正確的觀念和做法來引導,約炮神器固然不可取。但是像許多相親軟件和交友軟件一樣,可以構建起健康的交友平臺,滿足人性的“色慾需求”,這也是社交產品持續火爆並且不斷推陳出新的原因。

4.惰欲(Lazy)

很多人說懶惰是天生的,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還要補充一點,人們不斷地尋求科技創新發展,說好聽點是為了便利,為了提高效率,為了社會發展,但是本質就是——人類為了更好地偷懶。

從古代的騎馬,人們解決了長途跋涉的勞累,到馬車發明,代替了走路,人們更舒服可以去到更遠的地方。到如今汽車的產生和無人駕駛技術,解放了人們的雙手,人們從“走著—坐著—躺著”一路前行,可以說懶惰也是人類的天性。

比如:以前的登錄註冊流程非常之複雜,如今手機端的登錄,很多都採用了第三方登錄,一鍵式登錄,極大的滿足了用戶的“惰欲需求”。而這樣的小細節往往對於用戶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優勢突破口,畢竟因為登錄註冊流程,被我刪除的應用也不下百款。

5.滿足(Satisfy)

什麼時候有滿足感?

當你的需求或者慾望得到實現的時候,你便存在滿足感,而我們對於“滿足感”的追求也是必然存在的。

“滿足需求”不僅僅是滿足感需求,還包含了:他人認同感、社會認同感、個人成就感等等一系列需求。“滿足需求”也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直播產品的發展,短視頻產品的發展。

產品中與遊戲中存在的用戶成長體系、用戶成就係統、徽章標識、等級排位,這些功能的存在,也是為了滿足用戶的“滿足需求”,讓用戶沉浸在滿足感中無法自拔。

正如:最近的爆款短視頻產品“抖音”,全球爆款的遊戲“PUBG”等,牢牢扣住了人性的“滿足需求”從而實現成功。

6.恐懼(Fear)

恐懼一詞十分有趣,恐懼存在是合理的,而正是這些恐懼驅動著我們尋求“安全”的壁壘。

最常見的有:對於電腦信息安全的恐懼,殺毒軟件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樣的恐懼;對於自己顏值不自信的恐懼,所以美顏軟件層出不窮,為你解決這樣的恐懼;對於害怕文件丟失的恐懼,所以雲盤軟件為你提供雲存儲服務,來幫你克服這樣的恐懼。

恐懼是一個強大的驅動力,而這樣的“恐懼需求”理應被我們所重視,切勿逆行而為之,千萬別為了滿足需求而製造惡劣的“恐懼”。

如:兩家公司爭奪利益為了防止其他平臺的發展,在如今的互聯網競爭中十分常見,不顧用戶感受影響用戶體驗,為用戶帶來了損失與恐懼感,這樣的行為是十分不可取的。

小結

分析完以上六大人性原罪需求,相信你對於用戶需求能夠更好地去把控,人性就是如此之矛盾與複雜,卻又合理存在的。

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用戶是個人,而人性的本質是從自身出發。

可能有人會說六個點分析的有點少,但是對於讀者,甚至我個人來說,都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在閱讀他人文章的時候,有效地突出重點,比長串的文(fei)字(hua)更能夠給留下深刻的印象。

問題思考

1.有好產品是否也有不好產品?

對於產品好壞的界定向來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而是由用戶來覺得你產品的產品價值

還是那句被我說爛的老話,用戶才是決定你產品去留的最關鍵因素。無論你的產品是想實現產品價值,還是商業價值,都需要用戶。

市面上很多產品的前期準備階段,都是通過各種不同渠道來獲取新用戶,無論怎樣的途徑和方式,第一步都是獲取用戶,從而才慢慢一步一步地實現什麼體驗優化、功能迭代等等。

設計也是如此,拿到需求的那一刻,你不要急於開始動手設計,而是建議你多接觸用戶與數據,通過這樣來慢慢了解需求的核心內容。

壞產品總會有讓人討厭的理由不是嗎?

我無法把市面上所有失敗的產品,拿出來羅列一番分析,但是最簡單的辨別產品的優劣,只需要一個問題。

產品的創造者們,捫心自問一下,你們自己所創造的產品,你們自己喜歡嗎?

2.失敗的產品應該放棄嗎?

沒有完全失敗的產品,只有完全放棄的產品經理,只能這麼說。

用戶需求每時每刻都在變,但是最深層的需求卻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人性需求

只要明確需求本質,不斷優化產品,貼近用戶本身,是非常有機會翻身的,例子挺多的不是嗎?暫時的失敗不算失敗。

3.為什麼大家都勤於分析好產品,而少分析失敗產品?

之前的文章《旅行青蛙分析》一文中,就有讀者提出疑問:“為什麼大家分析產品總喜歡挑好的產品,而不是選擇分析壞的產品呢?”

然後其實在很多的論壇與文章下,也有看到類似的問題存在。現在就可以為你解答,為什麼分析產品,大部分會挑成功的產品或者好的產品進行分析,而很少去剖析失敗的產品?

好的產品與成功的產品,就像是先人走出來的路,他們必定是對於用戶來說合適的,喜歡的。我們要做的是吸收其精華,當作我們自身產品的墊腳石,因為已經有一套現成的“成功方法論”了。

而失敗的產品,其實也有我們可以借鑑學習的地方,但是卻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探究它為何失敗。而同樣時間條件下,直接學習到好產品的方法論,再套用到自身產品中,和去總結失敗產品原因,再分析如何會成功,哪一個的時間會更長呢?會更有效率呢?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事實論證。

好的產品和成功產品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已經得到社會與用戶的有效認可了。而分析一款失敗的產品,即便你得出很多失敗原因,並總結出該怎麼才能夠成功的時候,這個結果是否充滿不確定性呢?畢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你提的結論可以讓失敗的產品不失敗。

這裡還是那一句話:好的產品滿足需求,“壞”的產品背離用戶。

總結

在經過多次編寫之後,原本初稿命名為《成功產品滿足了用戶的“六原罪”》,在寫完大綱之後才發現,對於產品的定義其實還有很多。

好的產品不一定就是成功的產品,這裡是兩個不同卻又緊密聯繫的點,在之後會有詳細的文章為大家詮釋“成功產品”與“好產品”兩者的定義與聯繫。這裡就先簡單地理解,成功產品與好產品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

謹記用戶需求的分析整理,必定是從人性的角度來看,無論是行為,還是結果,都是人類人性的表現與反映。理解了人類“六大原罪需求”後,相信對於用戶需求你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想法了。

這篇文章是個人對於需求學習與深入分析的結論之談,作學習研究之用分享給大家,歡迎有不同的看法,希望能對大家理解產品、用戶與需求有所幫助。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