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鐵線——哥窯瓷器鑑賞


 當你剝開一個茶葉蛋,是否會被褐色蛋殼上破碎的紋路所吸引?有誰會認為這是一種美的紋飾?恐怕沒人會這麼想。可是,中國古代瓷器燒造史上出現過這樣一種瓷器,它的表面佈滿了像碎蛋殼一樣的裂紋,一道道縱橫交錯,彷彿乍暖還寒時節河湖之上開裂的冰面,裂紋的開合,天然取之,讓人產生無盡的遐想。

因為這樣的裂紋,這種瓷器成為中國陶瓷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這就是宋代的哥窯瓷器。前人論宋代五大名窯:“雨過天青話汝窯,如冰似玉品官窯,金絲鐵線論哥窯,夕陽紫翠賞鈞窯,潔白無瑕鑑定窯。”

“金絲鐵線”正是哥窯器物獨一無二的特徵。此特徵首先源自瓷器表面的開片。走進故宮延禧宮正在舉辦的“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迎面牆上是一塊大展板,淺藍色的底上,四分五裂片狀圖案點明瞭哥窯瓷器最為顯著的特徵——開片。

傳世哥窯瓷器釉面所產生的開片紋本屬於燒造工藝上的一種缺陷,是瓷胎與釉膨脹係數不一致所導致的後果。釉面被分割成塊面,疏密天成,窯工發現後認為是廢品,上報督陶官,請求報廢處理。

管理者看問題的眼光畢竟與窯工不同,他們在破碎的釉面上發現了一種天然的韻律美,能帶給人一種嶄新的藝術享受,於是將本欲丟棄的器物保留下來,並且由此開始刻意追求這樣一種獨特的美。經過窯工反覆試驗,終於掌握了瓷器釉面開裂的規律,哥窯瓷器就此誕生。

哥窯,哥哥的窯,這種直白的望文生義居然與歷史記載頗為相符。與哥窯相關的最早文字見於元代至正二十三年孔克齊《靜齋至正直記》:“乙未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會荊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一般認為,這裡指的哥哥洞窯和哥哥窯即為哥窯。

此後明代嘉靖年間的文獻更給予了明確的佐證。陸深撰《春風堂隨筆》中記載:“哥窯,淺白斷紋,號百圾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龍泉之琉田窯。生二所陶青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

這裡將哥哥開的窯場稱為哥窯,而嘉靖四十年《浙江通志》中記載了關於“哥窯”與“弟窯”的傳說,說明應該還有一個弟窯。時光流傳,瓷器史上哥窯大光異彩,弟窯早已被忘卻,究其原因,正在於哥窯瓷器開片的突出特點,令其與眾不同。它一經問世,便備受追捧,歷代仿燒不斷。


關於哥窯身世,連篇累牘的專業論文極多,本文不再記述,何不抽身細品哥窯瓷器之美呢?“哥窯百圾破,鐵足獨稱珍。”這是乾隆皇帝作於1781年的《詠哥窯葵花碗》中的詩句,道出了哥窯之美。“百圾破”亦稱“金絲鐵線”,即較粗疏的黑色裂紋與細密的紅、黃色裂紋交織在一起。

另外,由於燒造哥窯瓷器的土質含鐵量較高,胎體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黃色,燒成的瓷器由於口部邊緣釉薄,隱露胎色而呈紫色,底部未掛釉處顯現出鐵黑色,故又有“紫口鐵足”之稱,對此,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中早有提及:“舊哥窯,色青,濃淡不一,亦有紫口鐵足”。乾隆對哥窯瓷器甚為喜愛,題詠詩詞共有21首,涉及盤、碗、洗、瓶、尊、爐、枕、硯等造型。宮廷工匠遵旨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今人瞭解乾隆朝對哥窯

其實不只是清朝皇帝喜愛哥窯,明朝皇帝早已樹立了榜樣,尤以宣德與成化時期為盛。如成化時期創燒的一種仿哥窯八方高足杯,繼承前制,並形成了自己的時代風尚。高足杯形制玲瓏俊秀,裝飾典雅精美,其釉質肥潤,平整光亮,光澤度較強,但沒有宋代哥窯“酥潤含蓄”之感。


口、足釉色及“金絲鐵線”紋也較宋代哥窯片紋規整,少天成之趣。明、清至今,哥窯一直被視作名窯而進行仿燒。從傳世和考古發掘獲得的實物看,景德鎮御窯廠在明代宣德年間已成功仿燒哥窯瓷器,清代雍正、乾隆時期達到興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