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跨境圈最大的坑是功利心强,给小白的一点建议

观点:跨境圈最大的坑是功利心强,给小白的一点建议

关于现在跨境圈最大的坑

我认为还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很多人以为是税务、贸易壁垒问题,导致国内跨境电商与国外对接出现困难,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

我从去年9月份回到深圳,就觉得国内跨境电商圈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不是说文化水平的问题,而是没有经过历练的人员,及其快速迭代进入对外贸易领域。对外贸易是一个很复杂行业,以前从事外贸的人员都经历了千锤百炼,现在大学生创业也能做。可能他连淘宝都做不明白,就去做亚马逊?这一行的门槛越来越低,这不是个好现象。

拿深圳来说,70%的人还停留在亚马逊平台的学习、规则和操作层面,非常少的人能够去研究产品和销售当地的供需关系,更别提当地的税法和政策。很多人认为报一个培训班,上传产品,就等着赚钱了,很多人功利心太强。

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个软肋也是未来的希望。以前进外贸公司是要走后门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现在由于有亚马逊平台,将许许多多的从业者摆到外国客户面前,让他们直接面对海外市场卖产品,这是一种很好的历练方式。若干年后,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身经百战,即使被淘汰的人,也会把相关经验和知识带到二、三线城市——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这对于整个跨境电商圈是良性发展趋势。

这个行业,需要一些能够总结经验、能够坚持下来的人,而不是专门依靠爆单的投机分子。不只电商行业,任何行业都需要一批沉下心来做事业的人,而不是小赚一笔就撤退的人。

关于英国海外仓未来三年的形势

2018年4月1日,英国的海外仓都登记了,然后税局会审批资格。深圳与英国密切联系的海外仓登记的大概2500家,如果完成税务登记,我估计能剩一半,就非常乐观了。

跟以前不一样,现在海外仓的数据要和税局对接,税局会随时查海外仓数据。所以,在2018、2019年,海外仓主要的发展形势是沉淀,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趋势会很明显,因为要求2018年以前的建立的海外仓,必须在2018年6月以前完成税务登记。

关于给小白的一点建议

对于新人来说,很多人一开始就会给他们灌输“VAT很难、很可怕”的思想。但其实,新人对于税务问题的态度,首先应该是“准备变得伟大”。当你的公司有一天做大了,需要跟资本聊一聊的时候,你需要回忆一下你曾经的污点,那会成为你的致命弱点。

新人刚入行的时候,可能没有想那么多。但是套用马云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真的实现了呢?”为自己的未来留一条路,是很必要的。

那么,新人要考虑清楚:你是要赚一笔钱,还是把跨境电商当事业做。如果你想做事业,先不要着急创业,先去大公司去学习流程和规范,学习商务礼仪和生态。

举个例子,从税局查税的邮件上,就可以区分出卖家,从专业性上区分。大公司的财务总监跟税局沟通的时候一路顺风,小卖家就抓耳挠腮,连邮件都不会发,为什么?不是公司大小之分,而是专业度之分。这些小卖一看就没有经历过正式的商务场合。

首先,小卖不会在原邮件上面回复。这是一项基本的办公习惯,税局跟你的沟通邮件要能回溯到这件事情的最开始。小卖都是随便开个新邮件,税局根本查不到事件起因?再就是,跟老外的交流习惯。有一些号称英语专八的人,写邮件连敬语都没有!

我跟很多卖家说过,做跨境电商怎么样算是最牛X?不是你卖了多少货,卖了多少钱,而是买家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你是中国卖家。

德国站因VAT大面积封号,如何应对?

最近陆陆续续有卖家相继爆料,亚马逊德国站账号收到邮件,因没有提交德国VAT税号,已经被移除了其在德国站的销售权限!与此同时,还有卖家账户中的数十万欧元资金和库存也一并被冻结了。

除此之外,该卖家还被通知,在冻结期间无法再从其他欧洲站点运送货物至德国!

结果可谓钱货两空.....

税务规范是早晚的事情,全额纳税时代的趋势不可逆,尚未缴纳VAT的卖家还是早做打算吧。

1. 如果处理库存,Amazon如果没有封你的货,可以移动到第三方海外仓,然后重新处理这些货物。

2. 如果救账号,首先要核算你以前销售的金额哪些是要缴纳VAT,哪些可以不用交,然后核算自己需要交多少的税金(有可能会有处罚金),很多人在核算完之后,就发现不想交了。

3. 如果以前没有VAT税号,可能放弃了,影响不会特别的打,但是如果以前有VAT税号,那么直接放弃,对于VAT注册人就有逃税的案底了。而如果要注销VAT,也要先把以前的补缴之后,才能注销。


作者档案

Michael老狼,本名韩明刚,英国E2EURO财务咨询公司创始人,税务规划师,业务涵盖英国及电商相关得欧洲税法,融资并购等服务。长居英国,专业为跨境电商人保驾护航扫雷引路。担任国内多家大型电商得欧洲顾问和英国本地电商团体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