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靠炒股到底能不能發財?

有一個理論我覺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二八理論。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遵循這個規律,百分之20的人賺大錢百分之80的人賺小錢或者不賺錢,投資創業打工選美等各行各業都遵循這個規律。馬雲在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第三場論壇“新作為——創客好時代”上發表的言論:“很多人講炒股,記住,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沒有。要靠投資(才能賺錢),投資和炒股是有巨大差異。“對這段話的上半部分我非常的不認同,投資包括了炒股,比如投資地產,投資股票,投資藝術品,投資期貨,投資郵票,投資的領域太多了,炒股只是其中一種。投資和炒股當然有差異了,在這裡不去討論這一點,我主要分析前半部分,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真是如此嗎?首先我是不認同的,而且我還有很多理由和案例反駁這一點。下面我詳情分析一下。

外國人靠炒股賺錢的我就先不舉例了,因為大家都認識,比如索羅斯,巴菲特。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人賺錢有人虧錢。我舉些國內靠炒股賺錢的案例吧

馬化騰

騰訊創始人創業之路是靠炒股掘得的第一桶金,有傳言馬化騰的啟動資金來自炒股,傳說他曾經有過把10萬元炒成70萬元的手筆。對此,馬化騰本人沒有正面回應過,但馬化騰承認自己曾經靠開發股霸卡發過一筆小財,並藉此進入資本市場,獲取資本原始積累。眾所周知,馬化騰的父親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資本市場上馬化騰還是有人可以請教的。

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劉益謙

1990年,上海為股狂。雖然對股票一無所知,但強烈的財富慾望讓劉益謙決定必須要搏一下。他以每股100元的價格買入100股“豫園商城”,到了1992年,這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萬元的價格賣出,淨賺了近100萬元。生命中的第一隻股票成了劉益謙財富之路崛起的轉折點。就這樣,苦日子出身的劉益謙享受著“錢生錢”的快樂。如果說從國債到股票,徹底打開了從小在“小生意”中摸爬滾打的劉益謙的視野。那麼,炒股票認購證則成為他積累億萬身家的關鍵一役。他說過,自己是一個趨勢投資者,所賺的都是來自於趨勢,“在資本市場上,任何一種投資方法,其實質都是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謀取比較大的收益。而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不要為了做股票而做股票。做股票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收益,而不是用來享受過程的。”2015年怒砸10億為國護盤這點值得廣大股民學習

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楊百萬

“楊百萬”絕對是中國股市最醒目的“傳奇”之一。跟很多日後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樣,楊百萬只是因為“窮則思變”,開始了他“從沒想到過的”人生,那時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會廣為流傳。楊百萬原名叫楊懷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鐵合金廠的一個普通職工,幹“第二職業”賺外快積累了兩三萬元餘款。有一次他管的倉庫被盜,他因出手“大方”,常買菸請廠裡的工友們抽而被懷疑是監守自盜,公安局還請他“談話”。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強的楊懷定,他一橫心就辭職了。那是1988年2月。辭職後楊懷定開始從訂閱的幾十份報紙信息中埋頭搜尋致富的機會。4月的一天,一條“上海將開放國債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楊懷定的關注,他在4月21日開市第一天一早,買了10000元三年期國庫券。“銀行利率5.4%,三年期國庫券年利率超過15%,為什麼不買?”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過來開始紛紛買入時,價格一下漲到112元,楊懷定拋掉了。半天時間,他賺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資——800元。很快,楊懷定發現全國8個城市的國債價格差異很大,他開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國庫券異地交易。他帶著全部的積蓄前往全國其他省市,在當地銀行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國債,然後再帶回上海,以較高的價格賣給銀行,賺取差價。為了趕時間,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沒有睡覺。1989年,賺到了“第一桶金”的楊懷定,轉身投入炒股。楊懷定的第一隻股票是“電真空”。半年後,股票大漲,楊懷定在800元以上價位拋掉,淨賺150多萬元,“楊百萬”的外號,就此不脛而走。一年後,“電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買了回來。在股市行情低迷時,楊百萬的“絕招”就是全部賣光,遠離熊市,“2001年開始的國有股減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遠離,直到2005年1月份,雖然四年的時間我每天還要去股市上班。”

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還有好多我們不認識的隱士在股市賺錢了,我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按二八理論計算的話也有很多了,我始終認為要靠提升自己的能力賺錢,不能埋怨所在的行業,那是無能者找的藉口。


中國股民賺錢越來越難的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股市,是社會財富最為聚集的場所之一。然而,在當前國內資產荒環境下,股市、樓市、黃金等重要場所,也往往成為投資者尋求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

談及中國股市,雖然至今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但縱觀歷年來的股市表現,卻往往離不開“牛短熊長”的特徵,而對於股票投資者而言,也常常離不開“七虧二平一盈”的定律。

從本質上來看,股市不會大規模創造財富,同時也不會大規模蒸發財富,但更多屬於一種財富再度分配或再度轉移的過程。至此,在此環境下,市場運行機制是否成熟,市場的交易環境是否平等,這將會直接影響到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中所處的真實地位。換言之,如果在股票市場中,不能夠構建出一個相對平等以及相對公平的市場環境,則往往意味著普通投資者很難能夠在股票市場中獲得平等的賺錢機會,而與頗具成本優勢、資金優勢、信息優勢以及交易制度優勢的大資金大機構相比,普通散戶卻總處於劣勢的地位之中。

多年來,我們很少能夠聽到屹立不倒的造富神話,而市場中的“股神”也是換了一批又一批。或許,對於中國股市而言,能夠真正實現造富的群體,也往往是極少數的人,而在二級市場上獲取暴利,不僅需要有靈敏的信息嗅覺、經驗嗅覺,而且還得非常熟悉市場的交易環境,並需要一些投資上的運氣。顯然,在中國股市中,最終得以成為股市中的常勝將軍,也是一件難於上青天的事情。

企業急於發行上市、中概股企業急於私有化退市來快速實現迴歸內地市場的目的,從表面上來看,這為了滿足其快速發行上市的目的,進而實現市值擴張,企業影響力的壯大。但是,從普遍情況來看,企業發行上市,卻加速了套現行為的上演,而更有部分企業高管,更是為了提早套現,而採取了提前辭職的策略,試圖擺脫政策上的套現約束,並獲得更便捷的套現渠道。

或許,在股票市場上,真有“一夜暴富”的神話出現。但是,對於所謂的“一夜暴富”,卻往往屬於極少人的權利,而對於這類投資群體,既有持股成本極低的原始股股東,又有消息靈通、善於藉助政策消息牟取利潤最大化的機構投資者。至於那些缺乏成本優勢、資金優勢、信息優勢乃至交易制度優勢的普通投資者,卻很難達到股市中“一夜暴富”的目標,而股市造富神話也甚少能夠在他們身上產生。

由此可見,對於股票市場而言,本身就是財富再度分配或再度轉移的過程,而隨著股市“去槓桿化”“去泡沫化”的過程持續深入,加之國家隊資金對市場採取高度控盤的格局,卻大幅降低了股市的整體波動風險,而面對這種情景,雖然能夠進一步壓縮股市的波動幅度,卻也進一步降低投資者的操作難度,而中國股民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賺錢”目的,也越來越難了。

或許,在當前的大環境下,中國股市要走上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道路,伴隨監管的進一步完善,並加上違規成本的大幅提升,方可實現股市健康成熟運行的目標。但是,退一步來說,即使中國股市得以成熟發展,也未必能夠從本質上改變股市“七虧二平一盈”的定律,而在未來機構投資者佔比逐步提升的預期下,股市“去散戶化”的過程仍將會顯得非常殘酷。


請不要把太多包袱壓在中國股市身上

從股市扶貧到鼓勵獨角獸迴歸上市,甚至有建議認為,在當前貿易活動激烈上演的背景下,對於國內“缺芯”的問題,應給予相應的芯片企業開通IPO綠色通道,助其獲得更多的融資需求。對於這系列的舉動,實際上還是把目光瞄準了中國股市,並希望通過股票市場這一個平臺解決一系列的融資難題。

不可否認的是,融資是股市的重要功能,而中國股市長期過於注重融資的定位,實際上也把股市的融資功能發揮到極致。但是,融資功能只是股票市場的一個方面,而在股市投資回報功能不佳、投資吸引力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卻把太多的包袱壓在中國股市的身上,這確實有過快消耗掉股市融資需求的風險。

然而,當股市投資信心重返極度低迷的狀態時,往往意味著股市的融資效果也將會大打折扣。對於此時的股票市場,則需要重新提振股票市場的投資信心,方可重新激活股票市場的融資功能。否則,若繼續加大力度透支掉股票市場的融資需求,那麼將會進一步壓低股市的走勢,甚至因市場的持續低迷而觸發局部性的系統性風險。

實際上,縱觀中國股市的發展過程,因股市低迷而被迫停止IPO的情況並不少見。然而,對於這一現象的發生,更大程度上還是受到了此前股市過度發揮融資擴容需求的影響,而當市場新增流動性或存量流動性遠遠抵禦不住股市的擴容抽血壓力時,市場也將會深陷低迷的格局,甚至加速了股市的非理性下跌走勢。受此影響,停發IPO以穩定市場的投資信心,也將會成為無奈之舉。

過於注重融資的定位,試圖把更多的戰略發展任務都寄託於中國股市身上,這顯然對國內投資者而言,並不公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股市扶貧、獨角獸上市乃至為芯片企業開通IPO綠色通道等,都離不開融資圈錢的需求,而這一舉動卻進一步強化了股市的重融資特徵;另一方面則在於隨著大量企業的成功上市,隨之而至的還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需求、上市公司大股東高管的減持套現需求等。如今,中國股市的潛在問題已經從IPO堰塞湖逐漸演變為限售股堰塞湖的問題,即使有減持新規的約束限制,但始終延緩了集中拋售的時間,卻並未從本質上解決掉這一個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本來在特殊環境下,通過中國股市這一個平臺為核心企業創造出更好的融資渠道,進而完成系列戰略性發展任務並不為過。或許,這也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要求。但是,在企業上市,乃至獲得IPO綠色通道上市之際,企業的定價與估值卻存在明顯的溢價。例如,原本在海外成熟市場賣10億美元的股票,如今迴歸至國內資本市場卻需要賣到60億美元,溢價空間非常明顯。對此,我們難免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那就是企業迴歸上市,究竟是為國解困,還是為了高價套利?或許,只不過打著核心技術或核心品牌的旗號,讓高溢價迴歸變得更加好聽而已。

面對種種看似不合理的現象,卻需要把包袱一一堆放在中國股市的身上,這確實對國內普通投資者來說,也是顯得不那麼公平。

本來,對於投資者來說,進入股票市場進行股票投資,其直接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盈利。與此同時,對於部分長期投資者,更是熱衷於通過長期持股享受企業高速發展的成果,並通過股息分紅與資產價格增值來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率。但是,若企業上市的定價與估值過高,或透支掉未來數年乃至十餘年的盈利預期,那麼投資者參與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甚至沒有一點參與的價值。與此同時,若股市擴容壓力持續擴大,卻缺乏了優勝劣汰的功能,那麼市場的投資活力也就大大降低了,而對於整個股票市場而言,系列的股票投資行為卻顯得沒有任何誘惑力與吸引力,而不能穩健獲利的股票投資者,也只能多為股票市場的發展與擴容作出貢獻了。

很顯然,融資與投資功能本身需要均衡發展,一旦打破這一均衡格局,則難免發生問題。至於特殊環境下,採取特殊的方式引導優質企業迴歸,這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但若企業迴歸的定價與估值過高,或做出一些有違“基於公眾利益”的規則,那麼這無疑會損害了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這些年來,我們經歷了多輪的大熊市行情,期間無論外圍股市運行趨勢的好壞,中國股市似乎都無法擺脫跟跌不跟漲的命運,這說明了什麼?歸根到底,問題還是出在我們股票市場的內因身上。請不要把太多包袱壓在中國股市身上,而股市包袱越多,承擔的使命越大,中國股市的重融資需求就會愈發明顯,國內投資者的投資回報預期也會因此削弱。


提升自己的意識狀態,達到一個更高的立足點

有些問題無法在同樣的層面被解決,因為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會產生其他新的問題,所以問題只能被超越,而不能在問題的層面上被解決。同樣,股票交易中有些問題無法在股市的層面上被解決,這需要一個交易者把自己提升到遠遠超出市場之外的高度,這樣原來的問題將會被超越。

這方面無法依靠理論的學習,知識的積累達成。因為理論知識是外在的,死的東西。智慧是活的,是去知道的能力,是悟性、洞察力、敏感度、大局觀這些微妙和無法量化的層面。這些內在綜合素質的提升需要藉助藝術,音樂,哲學,宗教。

哲學的任務是認識你自己,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係。哲學素質的培養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理性意識,大局觀,整體感。

交易者不僅要有能力觀察市場盤面的動向,同時還要洞察自己在交易過程中的心理動態,因為交易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當主體和客體的動態都能夠反映在你的意識中,這種察覺力才是真正的智慧。

藝術和音樂是超越理性的,而無意識和慾望低於理性。頭腦理智能夠理解比它低的東西,卻無法領悟藝術和音樂,因為藝術和音樂遠在頭腦之上。只有提升我們的悟性,才能夠讓我們有能力去領略藝術世界的無限風光。

反過來如果我們適當地接觸藝術和音樂,那將會提高我們的智慧、柔韌性、敏感度、協調性,尤其有助於提升我們的悟性,這對我們在股票市場上的運作非常有幫助。音樂是所有藝術中對心靈最有滋養作用的,因為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和諧,而我們本身就目前而言是一種混亂的存在,經常欣賞音樂有助於達成我們內在的和諧。

我們的心已經在慾望的粗濁中變得過於遲鈍和堅硬,我們的本性中細膩、敏感和靈悟的那部分已經被埋沒。我們幾乎失去了所有的悟性和洞察力,因為我們過分依賴理性和頭腦。但理性永遠是局部的、片段的,它永遠是間接的,它只能一步一步推理,如盲人用手杖在黑暗中摸索。而悟性超越頭腦,來自你的整體,它是突然的、直接的。一下子你就對很多事情開竅了,這就像禪宗的開悟。

宗教是直接在我們的慾望上下功夫,當一個人有了宗教意識,他的慾望自然就會淡化,我們內在那頭野豬就不再那麼狂暴。當我們的內在不再那麼狂亂焦慮,當我們不再那麼急功近利,我們的智力就會更加清晰,我們將會更加客觀冷靜,從而少犯錯誤。

內在的提升是長期漸進的過程。當我們提高我們的立足點,我們將會有一個全體的視角,就會以一種超然的心境看待整個事情。正如歌德所說‘當我們提升了我們的立足點,我們就提升了一切。如果我們降低我們的立足點,那麼就會補足我們所有的悲慘’。


短線選股操作常用技巧

1、首選短期熱點龍頭股

短線操作的對象就是要選擇被市場廣泛關注,而大部分人還在猶豫而不敢介入的個股。在熱門板塊中挑選個股的時候,最好參與走勢最強的龍頭股,而不參與補漲或跟風的個股。

2、重視新高放量回抽無量的個股

超短線候選股須是5日線向上且有一定斜率,在中長陽線放量創新高後,無量回抽5日線企穩時買入。但有時遇到連續放量暴漲的個股,尤其是低位放量,次日量比又放大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可追漲進場。

3、跟蹤進入上升通道不放量的個股

一些大幅上漲股票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穩健碎步爬升,緩慢地走出漂亮的上升通道。投資者可以在大漲和大跌沒有到來之前,做一些短線投機持股。

4、利用分時圖操作

分時圖能看到主力意圖的動態表現,可用現有資金和股票籌碼進行“動態轉換”,完成日內T+0併為次日操作做好準備。可參考15分鐘、30分鐘、60分鐘圖,利用圖形的波谷與波峰加以操作。

5、尾市操作法好處多

根據尾市理論決策,如果尾市有消息,效應會延續到第二日一早。在尾市好消息之下買入,第二天在利好消息仍然發生效應之下,趁高開之機平倉。不過,如果尾市看錯,就要在第二天開盤後及時止損。

選股實戰技巧

K線選股

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技巧:

1) 該股在133日均價線一帶止跌企穩,向上攻擊,說明該股前期走勢比較弱,這主要是因為三條均價距較遠,並且成交量始終沒有有效放大的緣故。20日均價線重返62日均價線之上後,伴隨股價上漲,成交量隨之增加。因此,量價能否配合的好,是股價能否持續上漲的關鍵。

2) 20日均價線上叉62日均價線的交叉點,通常對股價都有較強的支撐,在該交叉點一帶買入股票,獲利的概率較大,被套的概率較小,是一個比較不錯的短線出擊點。

金蜘蛛選股

金蜘蛛的基本架構

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圖形特徵:由三條價格平均線扭轉向上所形成的結點,該結點朝未來水平方向形成輻射帶,對未來股價有支撐作用。該結點朝未來水平方有輻射帶,表示為一串方向向上的小箭頭,對未來股價有推動作用。

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金蜘蛛特點:

當三條平均線自下而上探底啟穩並扭轉向上時,如果同時交叉在某一個價位或某一個價位附近,說明這個價位是最近三條平均線共同的買入成本。

當最新成交價格在最近三條平均線共同的買入成本之上時,說明近期內買入的人都有盈利。

當這種盈利示範被傳播後,會吸引更多的人入市,並將股價繼續推高。

操作方法:

(1)在金蜘蛛出現後應逢低買入。

(2)如果在金蜘蛛圖形下能出現量託,則更應積極買入。

實戰案例:

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價上破股價上破阻力線選股

突破買入形態:價上破股價上破阻力線,事最佳買點。

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起漲買入形態:上3030日均線,事主力重要控盤線,凡是30日均線向下一走平一上拐的股票,只要股價上線後,一般都會有15%以上漲幅。短線操作以5/10日線跟蹤,也可以參照此法。

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接力小雙陽抓漲停

“接力小雙陽”的典型特徵 所謂“接力小雙陽”,顧名思義,就是由一左一右兩個小陽柱,通過一條精準線將二者銜接起來,形成接力拉昇態勢,由於它往往處於股價的階段性底部,其全稱應該是“底部接力小雙陽”。

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對比A股歷史5次底部後,悟出的買賣鐵律

從價柱上看,“小雙陽”由左右對稱的兩個價柱(AB)組成,它們活像兩隻眼睛,夾著一條精準線(C),一旦機會成熟(3-5-8天左右),它就撥地而起,直衝漲停。


論技術分析和執行的關係

投資者能夠抓住正確的買點雖然也算是一種成功,但是依然遠遠不夠,因為抓住買點只能說明其在技術分析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可是除此之外,還需要給自己一些操作紀律,然後在實戰中嚴格遵守和執行。

股市中有很多相當重視技術分析的投資者,並且 他們能夠在進行技術分析的時候做出很準確的判斷。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卻不能很好地執行技術分析所得出的結果,最終只能宣告投資失敗。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投資者主要犯了以下幾種錯誤:

第一, 不會在浮動盈利減少時平倉獲利落袋為安。有的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從被買入開始就一直在上漲,產生了浮動盈利。如果股價上漲一段時間反轉下跌,當浮動盈利逐漸減少到獲利止損點且趨勢向下依舊,投資者就應該馬上平倉獲利出局。如果投資者過分貪婪等待回升則有可能會痛失殘存的利潤甚至發生虧損。很多時候,投資者都會不依據現實以及自己事先做出的技術分析結果,繼續幻想股價會再漲上來,這樣就難免會遭遇失敗了。

第二, 擅自改變自己入市時定好的交 易操作策略。比如,在踏入股市之前,不少投資者都會為自己接下來的投資進行細緻的規劃,他們信心滿滿,大都抱著短期獲利的心態,因此,操作操作盛行。可以,一旦看錯行情,買入股票不漲反跌,許多投資者就會擅自改變自己入市時設定的交 易計劃,捂住套牢股票不放,將短線操作被迫轉為長線操作。最終導致自己手中的股票越套越深,資金利用率下降趨近為零。這樣投資者不僅資金受損,還得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第三, 在趨勢判斷上犯致命錯誤且不及時糾正。有些投資者買賣股票水平比較低,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一定的股票專業知識,所以他們經常會在判斷趨勢上犯一些錯誤,不是將下跌中的反彈誤認為行情反轉,就是在反彈行情的頂部吃進股票,這樣的行為往往會使他們慘遭套牢。如果不及時反向操作,賣出持有股票,那就會遭受更大的損失。還有一些投資者會將上升中的回檔誤認為主力出貨,在主力拉昇階段前夕就被洗盤出局,最後痛失黑馬牛股。


技巧為輔,心態為主

新進散戶的經歷和感受我個人也全部體會過,從這些年的炒股體驗來看,要想長期在股市生存和賺錢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技術,二是心態。

股票技術分析是以過去價格變動特徵來預測未來市場價格變化趨勢為目的,主要通過分析歷史圖表對市場價格的運行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技術方面大致分為基本面分析,K線技術分析,事件消息面分析等,但一般會融合幾種方法進行綜合技術分析,這樣在具體投資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判斷上,可以大幅提高投資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散戶要在股票市場裡生存下來,就必須掌握比較過硬的技術分析方法,逐步制定,總結並完善適合自己的交易決策系統,讓股票買賣有根有據,能夠幫助大家客觀地面對市場。

第二就是心態,心態在股市中的重要性有時候甚至會超越技術層面,國外大師級作手說過,“一盎司的情緒,足以抵過一磅的事實”。為什麼股市一直是7虧2平1勝,就是因為絕大部分散戶的交易是受個人情緒支配的,只看到眼前發生的事情,而不能根據理性判斷來看到未來的走勢。大部分人喜歡道聽途說,今天買這個明天買那個,來來回回不停交易,除了繳納手續費,卻始終不見收益增長,反而還逐漸虧損,市場裡的交易主要就是靠散戶們憑感覺和情緒來進行的,而經驗老道者則在一旁冷靜觀察。

一個心態不好的交易者一旦在市場上投入資金,從買入的那一瞬間起,情緒和小腦便立即佔據了判斷列車的司機寶座,而理性和客觀以及紀律原則則退避三舍,淪為列車上的乘客。大部分的股市小鮮肉在最近的行情中就能深刻體驗到緊張、期待和焦慮等負面因素對判斷力的影響是何等的深切,實際上這些負面情緒因素已經扭曲了他們的交易方式,也打破了他們看待市場的理性心態,而且這類負面情緒影響的重要程度也與投入的資金金額成正比。

最後總結,要在股市裡面長久的生存下來,不但要有過硬的操作水平,豐富的炒作經驗,還要有一個理性思維長期佔上風的交易心態,當然要具備這些東西,需要經過長期上上下下的磨練和洗禮,沒有若干年的積累是很難修出正果的,當然一旦你具備了上述能力,那麼股市對你來看就和一個ATM機沒有什麼區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