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楊振寧為中國做了哪些貢獻?

Isabellaqin

楊振寧雖然後期加入了美國國籍,但其獲得諾貝獎時是以中國人的身份,因此也算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科學家。其為中國所做的貢獻也是數不勝數。


首先,對國內高校學術建設方面的貢獻。

1、楊振寧為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拉鉅額科研經費,私人推薦1200餘名年輕學者出國培訓。

2、“無償協助建設實驗室幾十座”,以清華名義發表SCI論文幾十篇。

3、“將清華三個物理研究領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楊振寧還個人捐獻600萬美金以上給清華大學,用於引進人才。

4、楊振寧是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創始人,該研究院在理論凝聚態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論計算機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匯聚眾多國際一流學者。他還是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創辦人,該研究室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


其次,助力國內科教建設。


最後,在中外關係建設方面貢獻頗多。

1、他是1971年中美關係鬆動後回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在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人民的互相瞭解、促進中美建交、人オ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2、1971年上半年,楊振寧參與保釣運動,此外他還以公開信的方式直接參加1971-1991年對臺統戰。


決勝網

著名的物理學家,華人中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楊振寧教授。作為一代傳奇,噴子總是喜歡拿楊振寧與翁帆的忘年戀或者與好友的李政道矛盾來噴他。咱們一起看一下。

出身學術世家,父親楊武之是中國第一位數論博士,曾經留學美國,從小受到了父母薰陶的楊振寧卻改學了物理。

1922年出生的楊振寧,他的父親是楊武之,民國時期的著名人物,他的父親是清華大學的數學系主任,教授,這一當就是20年。陳省身,華羅庚都是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深受各位學生的愛戴與擁護。 父親很早的時候在美國留學,8歲的時候,楊武之才回來,之後再清華大學任教,楊振寧的童年是在清華大學度過的。

16歲的楊振寧報考西南聯大物理系,結果進入了西南聯大。當時西南聯大的並沒有限制文理,楊振寧的傳統文學修養也是十分的深厚。他接受了很完整的教育,之後他考上了去美國的留學生。那時候美國留學生都是各自賠款的派出生。

之後再美國,他遇到了杜致禮(以前的學生),1950年去世,2003年杜致禮去世了。


與李政道攜手創造奇蹟

在1956年,他與李政道一起合作,發表了一篇著名的論文。35歲的楊振寧與和31歲的李政道,他們憑藉“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

其他成就

他還獲得了其他的著名成就(太多不一一列舉),例如樣—米爾斯規範場理論和楊—巴克斯特方程式等.... 他為中國在國際上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一顆愛國心

六十年代,他已經進入美國籍,但面對這美國政府阻撓,楊振寧依然毅然決然的回國。這時候楊振寧一心只想為自己的國際做貢獻。 在1971年,回國的楊振寧受到了周總理的接見。他提出的注重理論的建議被周總理記錄下。之後他為世界的學者專家引人入作出很大貢獻,在中國的人才培養上,他也功不可沒。


老照片

楊振寧為中國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作為當世最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家獲得者,在國際學界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是最早回國訪問的華裔科學家,從那時起,楊振寧先生在幫助國內科學和技術發展,在國內基礎科學研究的組織和引領方面為中國做了重要的貢獻。

楊振寧先生在清華大學一手創辦了清華高等研究院,

楊政寧以自己的歸國經歷和發展為例子,吸引了大批的國際優秀的頂級人才歸國加入,

例如引進美國科學院院士,圖領獎姚期智全職加入清華工作,開辦了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也就是常說的姚班,培養了大批的信息人才。

楊振寧在迴歸清華以後,也一直拼搏在科研一線,

以清華大學為單位發表的文章約30篇,其中的理論研究文章,都是楊親力研究和推導。楊政寧對國內的重大科學工程和科學發展提出了很多意見,例如在國內建立了頂級的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項目,也對國內建造超級對撞機提出他的見解,楊振寧認為時機還未成熟。

總之,楊振寧教授對理論物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中國的科學和技術發展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量子實驗室

楊振寧是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創始人,該研究院在理論凝聚態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論計算機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匯聚眾多國際一流學者。他還是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創辦人,該研究室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據周光召院士:楊振寧為中國至少培養了10個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個大學(副)校長。

楊振寧在南京大學、蘭州大學、中山大學、海南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高校學府個人捐資建立“楊振寧獎學金”,幫助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含研究生)完成學業。

清華大學前校長顧秉林對楊振寧作出了高度評價,“楊先生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的一面旗幟”。顧秉林透露,他任校長時楊振寧推薦了著名計算機專家姚期智來清華任教,為後來清華引進大量高端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還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楊振寧回國後,在短時間內將冷原子、凝聚態、統計物理三個研究領域短時間內提高到世界先進水平,幫助清華物理系從根本上改變了面貌,親自做了很多重要的研究工作,我常收到他發來的電子郵件,發件時間經常是晚上10點多、11點。在清華培養出了多名傑出的青年物理學家,其中好幾位在國際上已經很有名聲。一共發表了近30篇SCI論文,單位都署清華大學,此外還出版了幾本專著。

楊振寧大約有十三項世界級別的成果,是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的,並不是什麼諾貝獲得者而已。

宇恆不守稱放在他的作品是三流的學術。由於建立了標準模型,解釋了宇宙三種力,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以及62鍾組成宇宙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的活動,與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相容,目前最大統一,完美的理論,也就是21世紀多少科學家,建造對撞機想要超越的理論。即楊米爾斯方程。


不哈韓的小韓

科學家楊振寧先生主要為中國做了以下貢獻:

首先,促進改革開放後的公派留學政策實施。培養了包括數十位院士在內的大批使中國科研事業和高等教育事業騰飛的人才!是小平同志科教興國戰略的最堅定支持者和踐行者。

其次,倡導並捐獻400萬美元建設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使清華大學能夠按照國際頂級科研機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的先進模式緊跟國際科研前沿,逐步發展成為國際著名科研機構。

再次,身體力行為清華大學等大學本科生授課。改變了很多國內高校教授和副教授片面重視科研,忽視教育教學的錯誤傾向。使得眾多教授和副教授迴歸課堂,使得中國大學的教育教學水平穩步提高,省級、國家級教學名師不斷湧現!

總之,楊振寧先生在推動中國公派留學、科研事業、高等教育事業方面做出來卓越的貢獻!


地震博士

(A)統計力學
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變理論)。論文序號: 52a,52b, 52c。
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體問題)。 論文序號: 57h, 57i,57q。
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楊-Baxter方程)。論文序號: 67e。
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論文序號: 69a。

(B)凝聚態物理
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論文序號: 61c。
B2. 1962 ODLRO(非對角長程序)。論文序號: 62j。

(C)粒子物理
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受恆)。論文序號: 56h。
C2. 1957 T,C andP (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三種分立對稱性)。論文序號:57e。
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探討)。論文序號: 60d。
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論文序號: 64f。

(D)場論

D1. 1954 Gauge Theory(楊-Mills規範場論)。論文序號: 54b, 54c。
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論文序號: 74c。
D3. 1975 Fiber Bundle(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論文序號:75c。

以上引用自:Beauty and Physics: 13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of Chen Ning Yang, Int. J. Mod. Phys. A 29, No. 17,

1475001

(2014)


事已至此,連上述論文題目都看不懂的噴子們,也只好拿鄧稼先和翁帆說事兒了。

低維生物永遠無法理解高維世界的多樣性。即使物理學家的偉大,也可以是豐富多彩的:葉企孫因為桃李滿天下而偉大,鄧稼先因為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而偉大,楊振寧則因為一次次刷新了全人類的認知極限而偉大! 曾經有人問:霍金是不是被過譽了?正確答案是:不是霍金被過譽,而是比他更牛的科學家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楊振寧就是其中之一。最令我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在自己單身的情況下,愛上年輕漂亮的姑娘會成為一個人的汙點?

在我的認知範圍內,只有文革這樣暗無天日的大環境下,知識和美麗才會等同於罪惡。



最後以古人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行藏以道,出處因時,使無三顧頻煩,亦以水鏡鹿門,甘心肥遁;
成敗論人,古今同慨,似此全才難得,尚有子由承祚,刻意譏評。
這是張曜孫題武侯祠,也就是寫諸葛亮的一副楹聯。什麼意思呢?上聯說,如果不是政治環境絕對可靠(三顧茅廬),就算你偉大如諸葛亮,還不如像水鏡先生司馬徽、鹿門隱士龐德公一樣,躲得遠遠的。下聯說,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來黑你,就算你偉大如諸葛亮,也還有蘇轍、陳壽之流,站著說話不腰疼。試想把這副聯挪到楊振寧的身上,毫無 PS 痕跡。客觀地說,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類,都沒有資格評價楊振寧。你連人家在半個世紀前發表的論文都看不懂,還好意思出來指點判決?不過楊振寧也不會在乎。他瞄了一眼網上的各種亂黑,想:怎麼這麼多蟲子?

孔維氪

那就是楊振寧不是一個簡單的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大約有十三項世界級別的成果,是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的,並不是什麼諾貝獲得者而已。

宇恆不守稱放在他的作品是三流的學術。由於建立了標準模型,解釋了宇宙三種力,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以及62鍾組成宇宙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的活動,與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相容,目前最大統一,完美的理論,也就是21世紀多少科學家,建造對撞機想要超越的理論。即楊米爾斯方程。

你要問楊振寧賣國沒有,理論物理學家,論文公開,怎麼賣國?下面論文序號:

A)統計力學
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變理論)。論文序號: 52a,52b, 52c。
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體問題)。 論文序號: 57h, 57i,57q。
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楊-Baxter方程)。論文序號: 67e。
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論文序號: 69a。

(B)凝聚態物理
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論文序號: 61c。
B2. 1962 ODLRO(非對角長程序)。論文序號: 62j。

(C)粒子物理
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受恆)。論文序號: 56h。

C2. 1957 T,C andP (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三種分立對稱性)。論文序號:57e。
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探討)。論文序號: 60d。
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論文序號: 64f。

(D)場論
D1. 1954 Gauge Theory(楊-Mills規範場論)。論文序號: 54b, 54c。
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論文序號: 74c。
D3. 1975 Fiber Bundle(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論文序號:75c。

因為楊振寧是中美俄三大科學院(在籍)院士,本質上他去哪裡都可以,回國並不是貪什麼好處。

對中國直接的貢獻就是指導,提出意見和戰略使清華凝聚態,冷原子,理論計算機進入了世界前列。

楊振寧與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時,還是中國籍身份,大約7年之後,才加入外籍身份。所以說楊振寧,李政道是(並列)一位的華人。對華人,研究科學方面自信心提振很大。

對於人品。楊振寧得了諾貝爾獎後,鼓勵在臺灣的岳母曹秀清設法取道美國轉往祖國大陸。[18]在他的安排下,曹秀清從美國飛往日內瓦,由中國外交部的同志親自接機,安排休息數日後,轉機飛往北京定居。

1971年回國訪問是華人訪問第一人。他在保釣學生中發表題為《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印象》的演講,轟動異常。他和歷史學家何炳棣、數學家陳省身都堅決支持保釣運動,被稱之為運動的精神導師。當年臺灣赴美留學生寫的回憶錄,談到楊振寧在保釣運動中的影響力,征服了許多臺灣學生。統計數字表明,當時的臺灣留美學生竟然多數表示自己學成後要到中國大陸工作定居

1971年10月29日,楊振寧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行的“歸還衝繩協定”聽證會上作證。他從歷史、地理和現實的角度全面講述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貢獻

其次的貢獻是在於學術交流,由於學術地位,在美國,歐洲,東南亞,日本講學。從楊振寧那裡得到中國的信息,對當地華僑華裔,華人學者回流中國,以及外國人結成與中國友好關係功勞都很大。

其次也是學術,教學活動。

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榮譽講座教授。

1983年,楊振寧在香港發起創立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基金會從成立到2007年結束的24年中,資助金額累計達2000多萬元港幣,資助基礎研究項目數百個,使一批中青年學者脫穎而出,同時還為中山大學建成一座研究大樓。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是在香港立法註冊的非謀利性機構,它的發起人是楊振寧。

1983年12月28日,楊振寧向鄧小平建議:“國外認為,搞軟件15—18歲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設立了計算機軟件專業。

1985年,楊振寧倡議建立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設立該獎是為了鼓勵中國青少年的創造性思維和培養動手能力,楊振寧促成了“吳健雄物理獎”、“陳省身數學獎”等多個獎項。1986年倡導興辦了“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鼓勵青少年勤于思考,為國家發明有經濟效益的新產品。

1986年,應邀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同年,楊振寧應美籍華裔數學大師陳省身之邀,在南開大學數學所建立理論物理研究室。研究室建立後,本著“立足南開,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開放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同年,楊振寧被聘為東莞理工學院名譽校長。[43]2007年2月在該校捐資獎學金,至2014年共有128人獲獎。

1994年,楊振寧擔任顧問、執行委員的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在香港創立,目的是推動中國的科技研究工作,獎勵在科技領域有成就的學者。

1994年,榮獲美國費城富蘭克林學院頒發之波維爾(Bower)獎。

1994年,與首位華人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創立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

1997年,清華大學為加快理科發展,時任校長王大中與楊振寧教授反覆磋商後,決定根據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經驗,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將它建成一個高水平的純學術性單位(2009年更名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該研究院已在理論凝聚態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論計算機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匯聚了姚期智等國際一流學者。

1997年12月,楊振寧、丁肇中發起的清華北美教育基金會,享有免除美國聯邦所得稅待遇。其成立的目的為:擴大清華大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特別是促進清華與美國教育,實現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

1999年5月,楊振寧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將理論物理研究所命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該校授予一等榮譽博士學位;同年,楊振寧決定將其大量文章、信札、手稿及獎章慷慨捐贈予香港中文大學,當中包括著名的諾貝爾獎章,設於港中大校園的楊振寧學術資料館因而成立。

1999年5月,在楊振寧等人發起和倡議下,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註冊登記。

2000年3月16日,他建議在名校設立美國問題研究所,在美國著名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以增進美國知識界對中國的瞭解。

2000年10月29日,在南京大學進行學術訪問的楊振寧,欣然捐資在該校設立“楊振寧獎學金”,以獎勵具有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尤其是家境貧寒的優秀本科生,獎學金基金總額為50萬元。楊振寧表示以後他還會繼續追加。

同年,楊振寧在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了“楊振寧獎學金”,表揚研究及學術成績優秀的中大同學,直到2012年為止,已有二百零九名本科生及十五名研究生獲得該獎學金

2004年3月25日,楊振寧批評港獨政客李柱銘前不久到美國參議院“作證”的行為既不應該也不明智。

2004年4月21日,清華大學設立“楊振寧講座基金”,用於聘請國際著名教授及傑出年輕學者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潛心從事科學研究。

2004年7月17日,楊振寧在北京大學,向1200多名赴京參加“全國臺聯2004年臺胞青年夏令營”的臺灣學子演講。當

2004年9月13日,81歲的楊振寧在清華大學開始為本科生講授普通物理。他說:“現在很多教授不願意給本科生上課,但我覺得,給本科生上課很重要。我也希望我能夠帶動更多的人。”他說:“每一次課前。我要花兩個小時認真備課。我要了解學生的進度。”

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學特聘教授。

2004年11月12日,楊振寧在山東大學演講時強調,中國只有一個,“合則盛,分則衰”。楊振寧向山大學子們深情回憶了1997年7月1日,當他在港親眼見證香港迴歸那一偉大歷史時刻的激動心情,並稱這是父輩知識分子夢寐以求的一天,因為“中華民族真正站起來了!”他也指出了中國目前存在的諸多巨大問題,但他表示,“這些問題並不比在過去100年間中華民族所經歷的巨大問題更為嚴重,既然100年前我們能夠將問題解決,那麼今天的中國,憑藉內在的韌性,依然可以克服困難。”[63]

2005年4月2日,楊振寧在海南大學捐資設立“楊振寧特困優秀生獎學金”,用於資助海南大學每年20名品學兼優特困生順利完成學業。楊振寧2004年11月來海南參加中國科協學術年會開幕式時,表示自己有幫扶海南省高校貧困生的願望。以楊振寧名字命名的獎學金為每人1000元人民幣。

2005年5月,楊振寧奔赴香港為清華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籌款。據悉,近一年來,楊教授已經完成籌款1000萬美元。

2007年5月20日,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將其所屬的一切資產無償贈送給中山大學。該基金會的發起人楊振寧教授出席了資產贈送移交儀式,其主要內容為:現金人民幣1100多萬元,港幣約36萬元,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研究大樓及其中的所有設備等。

1986年,楊振寧創建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室,本著“立足南開,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開放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80]楊振寧創建後親自指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應用,包括量子可積系統,楊—Mills場,楊—Baxter系統,量子群,關聯體系的代數結構,Yangian,紐結理論等。

楊振寧創建的理論物理研究室,已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培養的博士中,有人當選院士,有人成為大學副校長,有人拿到海外名校終身教職。用研究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墨林的話形容,研究室如今算略有成就。


管悅2

歷史在需要某個人扮演某個角色的時候,總會有人站出來,而且每個角色都會有人願意站出來。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現在看來最正確的史觀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現在看來最正確的觀點。歷史不是英雄所譜寫的,只是那些英雄在人民和歷史需要的時候扮演了那個角色。

沒有秦始皇也會有魏始皇趙始皇,總之歷史和人民需要角色總會有人演。此為前言。

說到楊振寧總有人喜歡提到鄧稼先先生,兩人是同學兼好友。大家以鄧批楊的點無非是當祖國需要一個在高精尖科學領域為國效命的人的時候,回來的是鄧稼先而非楊振寧。於是鄧老成了苟利國家生死的英雄,楊理所應當成了因禍福避趨之懦夫。可這真的對麼?



一個選對了一個選錯了才會通過選擇立判高下,可是他二人選擇哪來的對錯。當初一窮二白需要人帶他站立起來鄧老回來了國士用命,現在國家富強發展需要一個人幫他走得更快楊也回來了。

錦上添花忽然不去雪中送炭,可同樣是恩義人不能只記得雪中送炭,國家更不能。



孫臏和龐涓能比較出個好壞人來,孟子和荀子難道還有個善惡之分?孟子仁義教化正人心,荀子禮法強制正人行。都是有用的好東西當然分不出善惡。

面對一個一窮二白的祖國選擇堅守和選擇等待最多是更高尚和高尚的區別,絕對不是高尚和卑鄙的區別。

鄧公選擇在祖國生死關頭回來用命,他放棄的不只是優越的生活,還有在學術上更進一步的機會。楊振寧自己都說,鄧稼先不走成就比自己只高不低。可是他回來了,成就也舉世矚目,卻沒能再進一步。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矛盾,沒有生存談何發展,可是不為了發展我們又為何爭取生存呢

鄧公用自己的未來和命換取了我們生存和發展的機會,楊振寧用珍惜自己科研機會而換來的知識為世界科學的發展做了貢獻。他回來了現在為國家的發現提供了科學知識,他沒有浪費老同學用命為留下的讓他仍然有機會報效國家的機會,這就夠了。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 住他們的光耀,這都是中國的脊樑.

角色在那裡總會有人挺身而出去演,鄧公選擇那是去,楊振寧選擇了此時,僅此而已。更高尚的鄧公值得我們長揖及地,那相比於鄧公只算是高尚的楊振寧至少也值得我們拱手一禮。


虎賁安全


我噴的都是智障人士


楊振寧(英語: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一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57年,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該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1966年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愛因斯坦物理學講座教授,並任新創辦的該校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其於1954年提出的規範場理論,於70年代發展為統合與瞭解基本粒子強、弱、電磁等三種相互作用力的基礎。此外楊振寧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領域做出多項貢獻。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湧現出的一代物理學家重在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都有重要影響的物理學家之一。2015年9月3日,楊振寧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