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脫貧攻堅」隴西:著力打造扶貧民生監察大數據平臺

【護航脫貧攻堅】

隴西:著力打造扶貧民生監察大數據平臺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通訊員張登華 趙曉斌

“2015年12月30日發放農村五保供養金343元;2017年1月18日發放冬春生活困難救助資金360元……”近日,隴西縣渭陽鄉三川村農戶張炳雄通過自己的身份證把自己家自2015年以來享受的各類惠民政策和救助資金看了個清楚。張炳雄忍不住稱讚:“這個‘高科技’好啊,政府給我的每一筆錢都清清楚楚的。”張炳雄口中的“高科技”,就是隴西縣紀委監委著力打造的“隴西縣扶貧民生監察大數據平臺”。

人工核查變數據比對,讓監督精準有力

為確保扶貧惠民民生資金落到實處,堵住資金髮放不規範的漏洞,隴西縣紀委監委運用“大數據+紀檢監察”的模式,開發建設了“隴西縣扶貧民生監察大數據平臺”。平臺以扶貧民生項目數據為基礎,依託互聯網技術,運用信息化手段,採用“統一平臺、分權管理、信息共享、聯動監督”的模式將縣、鄉、村、戶四級扶貧惠民政策實施情況納入平臺監管,構建了“線上精準發現線索,線下精準快查快處”的主動式立體監督執紀體系。

突出“大數據”分析,平臺就扶貧民生資金不符合條件發放、重複發放和黨員幹部優親厚友發放這三類常見問題,設計了互斥資金比對、資金重複發放比對和黨員幹部信息比對三道程序。通過引入公職人員個人信息、村幹部信息、車輛信息、房產信息、法人信息等8個基礎信息模塊,實現平臺數據自動統計、自動比對、自動分析。

通過平臺大數據分析,縣紀委監委已對全縣17個鄉鎮的167條疑似問題進行了入戶核實。截至目前,共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6件,給予紀律處分15人次,扶貧民生監察大數據平臺成效初顯。

大數據平臺利民便民,把監督權交給群眾

以往群眾監督主要通過村務公開公示欄,但是卻存在時效性不強、追溯期短等監督難題。大數據讓群眾被動監督變主動監督成為現實。

針對部分農村群眾文化程度不高、不會使用互聯網的問題,平臺開通了二代身份證刷卡查詢和語音播報功能,群眾只要將身份證放在查詢一體機上一掃,屏幕上就能顯示出自己享受的各種民生項目和惠農資金,群眾可以通過聽系統語音播報,瞭解自己享受的資金情況,解決了農村群眾監督查詢難問題。

目前,隴西縣已在各鄉鎮便民服務大廳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安裝扶貧民生查詢一體機19臺,公示2015年以來民政、林業、教育等惠民政策70餘類,公示民生資金數據410多萬條,公示惠民項目300多個。

全程留痕“曬”清單,平臺撐起陽光網

平臺具有全程留痕功能,所有民生資金和項目從分配、審核、下達、劃撥至主管部門和鄉鎮使用、發放結束的有關信息,通過前臺公示公開數據、群眾一鍵舉報、後臺分析比對的方式“減少存量”。同時,以縣級平臺作為中心主平臺,以17個鄉鎮平臺作為子平臺,通過平臺監督預警模型對“數據中心”存儲的數據進行自動分析比對,實現精準監督,從而確保扶貧民生資金髮放過程中的公平公正。

據悉,從今年5月份開始,隴西縣紀委監委將利用3個月時間,通過採集、整合、比對2015年以來全縣城市低保、農村低保、農村五保、醫療救助、農村危房改造、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含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退耕還林補助、臨時救助等40個扶貧惠民政策落實情況數據信息,督促整改一批突出問題,糾正查處一批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建立完善一批有效管用的制度規定,為扶貧惠民政策在基層落實提供紀律保障、制度支撐,為深化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探索路徑、積累經驗。

截至目前,平臺累計訪問量已超過10萬人次,日最高訪問量達8000人次,通過平臺糾正有關民生違規行為11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