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著“鄉村振興”的號角聲美起來

村道兩旁的花壇里長滿了青翠欲滴的金葉榆、四季玫瑰、小葉黃楊等植物,映襯著各家各戶整潔靚麗的宅院;村民們聚在門口,手裡幹著雜活,輕鬆地聊著天……如今,當你走進甘肅省蘭州市,很多時候都能看著這樣的情景,一個個美如畫的鄉村裡,古樸靜謐與現代文明、特色產業與田園風光相互交融,構成了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鄉村嶄新畫卷。

“和著‘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聲,我們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目標全力奮進。”蘭州市委農辦主任李明珊說,近年來,蘭州市以“宜居宜業宜遊”為目標,立足優勢,深挖本土資源,結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村制宜開展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等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著力完善農村發展基礎、發展特色支柱產業、提升村容風貌形象,打造了一批集休閒、旅遊、特色產業發展、歷史文化傳承等為一體的美麗宜居鄉村。

強化支撐打造美麗“內核”

日前,在蘭州市紅古區平安鎮仁和村,已擔任副鎮長的仁和村原黨支部書記張兆成說,近年來,仁和村採取“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大力發展精細化設施農業,村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產業做強了,村民富裕了,大家對生活環境有了更高要求,提升村莊“顏值”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村莊美不美關鍵要看村民心裡美不美,村民心裡美不美關鍵看有沒有富民產業、收入好不好。只有產業興旺了,美麗村莊才是由裡到外真正美。”蘭州市委農辦的相關負責人說。

拓展載體打造宜居人家

說起美麗鄉村建設,蘭州市永登縣柳樹鎮柳樹村村民張德義不禁豎起了大拇指。“美麗鄉村建設讓我們的居住條件一下子上了個臺階。以前是旱廁,現在政府幫我們改成水廁,既乾淨又沒有異味。”張德義說,為了方便群眾,村裡花3萬元專門購買了一臺抽汙車,與水廁配套建設的化糞池裝滿後,村民只需要打個電話,抽汙車就會上門服務,抽取出來的汙液經過處理可作為肥料還田……

創新模式破解投入難題

創新發展模式、破解投入難題是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為此,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蘭州市堅持在學習借鑑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積極展開探索。

榆中縣浪街村黨支部書記吳永忠說,村裡由黨支部牽頭成立了榆中浪街鄉村旅遊有限公司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兩家村集體企業,動員群眾以閒置的資金、宅基地、房屋、承包地等資源資產量化入股村集體企業,由企業統一管理經營,按股分紅,盤活了農戶的自然資源、存量資產和人力資本。目前,村裡利用這種模式,已通過入股等方式籌措投入建設資金3000餘萬元,重點建設特色小吃街、農耕博物館、民俗院落等23個項目。

“家裡1.2畝土地入股給了浪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種植核桃,現在我除了能領到60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外,每年還能拿到一筆股金分紅。”浪街村貧困戶王明信說,“不僅如此,妻子目前在核桃園打工,每月還有工資收入2100元,家裡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