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公会镇被指“以建市场为名行卖地之实”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年发改局批复的文件载明,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市场主体工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实际的情况是,新建成的农贸综合市场占地面积只有10多亩,仅占项目规划用地的十分之一,剩余的绝大部分项目规划用地被用于了建设私人住宅楼。当地群众反映称:“我们都被骗了。当初征地的时候,以为真的要全部用于建设新的农贸市场,结果,在征地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有开发商把征来的土地当作宅基地往外卖的情况。”

项目竣工多年一直闲置

广西贺州公会镇被指“以建市场为名行卖地之实”

闲置至今的公会镇农贸综合市场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会镇政府2006年提出建设公会镇农贸综合市场的立项申请。此后,贺州市政府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申报了《关于贺州市2006年第三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的请示》。同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桂政土批函[2006]276”号批复,同意征收公会镇联合村、双洋村等集体土地共10.3553公项(156亩),作为该市2006年第三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土地征收后,公会镇政府公示,土地用于建设农贸综合市场和汽车客运站两个项目用地。如今,市场和客运站已竣工多年,但均未投入使用。

当初,当地以“经济发展需求”立项,如今,项目建成了,却一直闲置。被征地农民谢某说:“发展经济是假,圈地圈钱是真。有关部门涉嫌以农贸市场立项圈地,用来做房地产赚钱。”

农贸市场变身“公会新城”

广西贺州公会镇被指“以建市场为名行卖地之实”

公会镇农贸综合市场平面分户图

“该镇依托修建八黄二级公路为载体,建设占地面积156亩的公会镇农贸综合市场(即公会新城),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2009年,公会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四期)如此载明。

公会镇官方网站“公会镇简介”显示,2014年,公会镇被贺州市委列为重点镇发展及平桂管理区南部中心城镇的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镇”这一目标,突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两个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公会新城项目建设。

公会镇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载明,2015年,“新城已建或在建商住楼150多幢”。

然而,2006年9月8日,贺州市八步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公会镇农贸综合市场项目立项的批复”明确载明:“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5336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市场主体工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显然,农贸综合市场应是市场主体工程。

但根据“公会镇农贸综合市场平面分户图”,农贸市场四周均为商住建筑,农贸综合市场并非“主体工程”,反而商住部分成了“主体”,农贸市场面积仅占规划总用地总面积的13.8%,商住部分面积占了79%。该平面分户图商住部分还标注了C1、T1等字样。

2011年2月28日,贺州市平桂区乡镇建设局在上述平面分户图上注明“根据平桂管理区第五次规审会议纪要,同意按此规划实施”的字样,并加盖有该局公章。

据悉,在获得自治区政府批复后,贺州市国土局与广西贺州市家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美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国有土地95088.5平方米(142亩),并将该土地划为A、B两块。其中,家美房地产公司将A块分为329宗独立地块土地向贺州市国土资源局申请颁发独立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2014年年底,贺州市商务局对八步区、平桂管理区农贸市场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显示,“农贸市场建设的随意性较大。很多民营市场多以建设市场的名义开发房地产,由于房地产开发业主追求利益最大化”。

征地后遗症至今未了

公会镇农贸市场的征地问题引起了很大的纠纷。2016年,贺州市平桂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登载的“平桂管理区公会镇2015年度自治区绩效考评公众评议意见建议整改成效一览表”中的“整改内容”一栏显示,“政府部门不告知征地的用途,安置补偿等问题尚未和民众达成一致,就强行征地,也没有就安置补偿问题召开听证会,总之,政府在征地拆迁方面的透明力度不够”。

一位被征地农民反映:“我家土地不在征地范围内,也被政府征用了0.7亩地,补偿款不足两万元。后来,我家那块土地被划成宅基地,转手至少卖几十万元。亏死我们农民了,所以补偿款我一直不领。”

目前,有谢某离等6户人家称其“土地不在征地红线图内”,坚决阻挠买宅基地者建房,这6户人家与买受人发生过多次冲突。

而同时,谢某离等6人也向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把贺州市和公会镇政府推上被告席。6人诉称,政府越界征地并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违法,请求法院撤销以上6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今年4月,公会镇联合村6组村民谢某优以征地行政行为违法为由状告贺州市政府,并将贺州市国土局和公会镇政府列为第三人。

上述“平桂管理区公会镇2015年度自治区绩效考评公众评议意见建议整改成效一览表”中的“工作进展及成效”一栏载明:“公会镇农贸市场征地面积156亩,尚有30多亩地群众未领取补偿款。原因有:一是群众认为补偿款过低;二是根据文件要求,回建地纳入项目建设用地,群众对补偿标准不满意。补偿标准已有文件批复,按照地类、青苗补偿、被征用土地附着物等划分好。目前已征的土地成为国有土地,政府正依法依规维护已经办好了相关建房手续的建房户顺利开工建房,争取年底解决完善处理好征地拆迁的遗留问题。”

然而,至今仍有部分被征地农民不断信访、诉讼,并屡次与宅基地新“主人”发生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社会稳定。

中国法学会会员范红波认为,地方政府部门弄虚作假、少批多征、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这是引发诸多纠纷的根本原因。重点工程“挂羊头卖狗肉”,这是农贸市场和客运站项目闲置至今的根本原因。

农贸市场缘何变身“公会新城”?农贸市场和客运站项目为何闲置至今?征地后遗症如何解决?有关“民告官”案件究竟何去何从?对此,獬豸新闻(ID:zgsbfzzk)将继续保持关注并进行跟踪报道。

(法治报道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