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古代相當於什麼學歷水平?

狂笑江湖1

這個沒有對比性。

勉強說的話,小學初中之類的基礎教育是在私塾中學習。小學一般是在自己家族裡的私塾,也被稱為村塾、族塾。

而族塾中成績優秀者,或者有條件者被推薦到當地的官辦私塾中學習,這也被稱之為教館、門館、學館,這算是初中了。

因為自己家族的私塾老師一般為家族落第的親戚或請來的落第先生,而官辦私塾中則為官場中致仕回家鄉辦學之人。其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那麼在考秀才之前,無論耄耋或是總角,老少讀書人都被稱為童生,即使是鬢髮蒼白的老人也不例外。

一個童生要成為秀才,必須經過三次考試,即縣試、府試、院試,統稱為童試,亦稱小考。只有通過了府試,才算真正有了考秀才的資格,這也就是正式的童生資格,是為官方認證的“文童”。從此,訴訟時有權自稱“童生”,不用跪拜,且有座位可坐;婚喪典禮時,有權和官員同桌而食,農商則無權。不少人考縣試,就是為了要個文童資格。這可以說就是現在的大學生了。

而秀才之上就是考舉人了。秀才參加省一級(或者其他行政單位名稱,各個朝代不一樣)考試通過的,才是舉人。那麼,舉人勉強算研究生水平。

最後,所有舉人參加全國考試,通過之後就是進士。進士考試的殿試第一名,才可以稱為狀元。所以進士就算博士生吧!

那麼最後總結一下:

小學、初中——私塾學習;

大學生——童生、秀才;

研究生——舉人;

博士生——進士。


大道之光

這個應該不能直接對比。就硬拉著對比一下。

沒有上過小學的相當於古代的白丁。

小學、初中、高中相當於讀私塾的學生。

大學生相當於秀才。不過古代的秀才需要考試,而且很多人考不上,考不上的就一直是童生。考上之後才是秀才,秀才是很有學問的人。

研究生相當於舉人。不過舉人直接就可以入仕當官,至少是個七品縣令。不過現在的研究生還在為生計奔波。舉人是生員參加的省級考試,考上之後就是舉人。

博士生相當於貢士。貢士是舉人參加的國家級考試,考上之後就是貢士。

博士後相當於進士。進士是貢士參加的國家級考試,皇帝親自主考,考上之後為進士。

進士前三名就相當於現在的工程院院士,科學院院士。


一師者


薛文傑主編

第一,古代科舉推選的人才主要目的是為了統治者服務的。他們遵從的是“學而優則仕”的教育法則,而現代教育史培養大量的國家需要的各類人才,成為國家工作人員是其中的一個分類項,大多數的人才都走向了社會,大小企業是他們的主要就業地。

第二,古代基礎教育沒有政府官辦的,大多都是私塾教育,人民的識字的人比較少,文花水平普遍都低。而現代社會則是有大量的國家舉辦的學校統一教育,人們的識字率和文花水平都比較的高。

第三,古代教育的內容,基本以儒家學說為主,考試比較單一,都是靠政治策論一類的文章,基本沒有其他的科目,說白了就是考文科類的東西。而現代的教育制度,基本很全面,理科文科都考,學生的學習範圍比較廣,知識儲備液比較豐富。

第四,古代教育考試的時間,招攬人才的數量和現代沒法比。古代教育沒有普及,學知識的人少,現在是所有的人都要學習,學生的學習壓力大,但是還是掌握了很多的知識,這個對現代社會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現代社會的教育和古代沒法比,更不能進行比較。古代社會有古代社會的限制,現代社會現代社會的發展。經濟基礎不一樣,就導致兩個不能進行比較,畢竟比較的條件就是兩個在同一基礎上進行比較的。


三世皈依

古代沒有學歷教育,學習內容、考核標準和要求都不一樣,無法一一對應。這是教育體制不同。但也有些相似點。


1.古代教育機會少。中國夏朝就有針對王公貴族的子弟學校,後來一直都有官學。直到孔子,興辦私學,平民才有機會接受教育。學習是特權,不是普及的,很多統治者希望民愚。


2.分階段教育,但更加靈活。基本上分為啟蒙教育和大學兩種。蒙學,相當於現在的初等教育,學習內容一般是: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大學學習詩書樂禮春秋。古代歷朝一律不論年齡和學習時間,有能力學好,就能參加科舉考試。


3.初中高等教育體制。把學習階段劃分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是從1903年清政府頒了癸卯學制開始的,從那時起才有了現在分階段教育的雛形。

綜上所述,如果要將現在的階段與過去對應的話,只能大概說初中、小學對應蒙學,高中以上對應大學。具體就別比了,沒有可比性。


無限輪迴


個人認為,古代學歷對應關係應該為小學對案首、初中對監生、高中對生員、專科對應為稟生、本科對應為貢生、碩士也就是舉人、博士生對應為解元。另外文盲類古代對應為白丁,幼兒園對應為童生,博士後對應為進士,院士對應二甲。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學歷都是層次分明,階段性很強,謝謝欣賞,謝謝支持,如有不周歡迎探討。


寒門小子

中國古代教育沒有什麼,只有三類:

第一類,小學和初中是私塾。

第二類,高中相當於舉人。

第三類,大學相當於中進士。

第四類,碩,博士研究生相當於皇帝或社會認可的名人,如大臣。

總之,怎麼講都不太準確。因為中國古代重文輕理,再加上大家對經商的看法不一樣,要有所成就你必須先當官,然後才有資金去做你感興趣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