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管理办法落地开启独角兽回归序幕——简评CDR对市场影响

2018年6月6日,证监会发布《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稿等9份规章及文件,《管理办法》的发布标志着CDR在A股的发行以及海外科技龙头(BAJN)回归A股进入了加速落地阶段。对市场影响如下:

一、估值重塑

二、流动性影响有限

证监会此次强调将严格掌握试点企业家数和筹资数量,合理安排发行时机和发行节奏,预计对股市流动性的冲击不会太大。从IPO方向来看,1至5月IPO融资规模仅为519亿元,而去年同期该值为1089亿元。去年下半年以来,IPO发行家数和融资规模都处于历史较低水平,IPO当月通过率也从去年平均的80%以上的中枢位置下滑至当前每月不足60%。这表明监管层已提前统筹了发行节奏,为新经济企业发行股票或者存托凭证铺路。同时6家公募战略配售基金顺利获得批文,总共将募资3000亿用于CDR标的投资,该6只基金面向大众募集,认购门槛低,更多吸纳的是非二级市场资金,因此不太会造成剧烈的市场波动。监管充分考虑了本次CDR试点可能对市场资金层面造成的影响,此次海外独角兽回归更多体现了中央深化供给侧改革,从“三去”逐渐转为“一补”的战略思想,保证证券市场稳定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因此不用过分担忧CDR对二级市场流动性造成太大影响。

三、加速创新

《管理办法》的发布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国内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及发展环境,国内大量具备核心技术、研究能力的科技企业可以在A股发行CDR或直接IPO实现快速发展期的资金需求。目前科技企业更倾向于使用VIE架构发行DR进行融资以解决同股不同权问题,未来随着细则的相继补充,A股市场必将在国家实现《中国制造2025》产业升级目标过程中发挥资本支持核心作用。

在《管理办法》发布同一天,6家公募战略配售基金顺利获得批文,距离材料上报日仅用了7个工作日,在提供给广大投资者参与产业升级发展红利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投资该类基金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1、估值、定价风险:由于试点创新企业在发展阶段,传统的市盈率等估值方法可能不适用,估值和定价难度较大,现需要通过充分市场询价发现价格。而刚上市受到情绪因素影响,短期内可能产生较高溢价。

此外,CDR基金主要投资标的推测未来大部分以美股和港股科技股为主,由美股市场定价,而现在美股港股科技股估值目前处于高位。

2、VIE结构对投资人风险:通过CDR回归A股无需拆除VIE结构,境外控股公司和境内外商独资企业(WFOE)是通过协议控制境内运营实体公司,在控制力上相对于直接的全资持股的控制具有更多的不稳定性因素,对投资者造成风险。

3、二级市场流动性风险:基金成立半年后可上市交易,一方面存在着上市后遭遇集中抛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存在着交易价格低于净值的折价风险。

4、政策风险:投资标的可能因为国内政策变动导致相关投资风险。

CDR管理办法落地开启独角兽回归序幕——简评CDR对市场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