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本名是什麼,于謙姓名中為何沒有輩字?

飛誮絕戀

現在人們有一個誤區,好像藝人們都要取藝名,成名後用的也必須是藝名似的,或者說有了藝名,本名也要改。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有這個想法的估計多多少少受了德雲社的徒弟們的影響。

首先我再來普及一下郭德綱徒弟藝名的由來,德雲社給徒弟們排字是已故的德雲社元老張文順先生根據舊時候的戲班排字,按照"雲鶴九霄,龍騰四海"來排的,這裡論科而不論輩,所以說這幾科的學員或者說徒弟都是師兄弟的關係,並不存在輩分的關係,當然一開始張文順先生是這麼安排的,以後會不會改這就看人家郭德綱怎麼安排了。每一科都有名額限制。這裡也就不多費口舌了,感興趣的可去我以前發表過的文章和視頻看一下。所以說郭德綱的徒弟們都有藝名也有本名,在舞臺上用的基本都是藝名,而在自己的家裡基本上用的應該是本名了吧。

在一個藝人們取藝名的有很多比如嚴屹寬,本名嚴寬,海清本名黃怡,劉德華本名劉福榮,張國榮本名張發宗,張藝興本名張加帥。例子很多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在娛樂圈混名字起了很大的作用,你想啊一個擁有眾多粉絲的明星,人家一叫名字狗剩子,那會多殺風景啊。所以藝人們有的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取一個能夠讓人聽起來舒服一點的名字,當然也有很多是想工作和生活分開,當然身份證上的名字,改不改那就看人家自己願不願意了。在中國有一個藝人有兩個身份證,那就是孫悟空的扮演者章金萊老師,藝名六小齡童,當初西遊記影響力太大了,不僅僅在國外演出時,在國內很多地方也只是認識六小齡童不認識章金萊,甚至在機場時有人說章老師的身份證是假的。讓人哭笑不得,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公安部特批,以六小齡童的名字給章老師又辦了一張,當然身份證號碼是一樣的。

再回來說說郭德綱和于謙,他們兩個也有藝名,是西河門金文聲老先生在郭德綱,于謙,李菁還有高峰拜師時,按照福祿壽喜中間加上一個增,所以他們四個的藝名郭增福,於增壽,李增祿,高增喜。但這時這四位已經成名了,沒有必要再改了,而且這只是西河門的藝名,在相聲界他們四個的師父分別時侯耀文,石富寬,師勝傑和範振鈺都是文字輩的大師,他們這一輩按照相聲界的是屬於"明"字輩,而他們拜師的時候師父並沒有給取藝名。所以郭德綱和于謙的用的名字就是本名。在相聲界也不是都按照輩分取藝名的。

最後囉嗦一句名字本身就是一個人的代號,像007只是為了方便人們認識記憶而已,人們喜歡你並不是你的名字,喜歡的是你的本事。


吃葡萄不吐葡萄核

郭德綱的本名,就叫郭德綱。

郭德綱有藝名嗎?有。

不過不是相聲界的藝名,而是他拜著名評書藝術家金文聲先生,入了評書的門戶後,被金文聲先生賜藝名「郭增福」。

順便說一句,當時拜師的,還有于謙、李菁、高峰,藝名分別是於增祿、李增壽和高增喜。

所以,于謙老師也是有一個藝名的,不過沒有相聲藝名。

相聲演員取藝名,藝名中排輩字,確實是從舊社會就流傳下來的一種傳統。甚至有人排出來「德壽寶文明」,不過這種傳統並不是牢不可破,必須遵守的,老一輩相聲演員之中,也有很多人沒有起藝名,或者藝名中不體現自己的輩字。

比如「壽」字一輩,除了張壽臣先生以外,其他出名的大師,名字中都沒有「壽」字,比如侯寶林大師的師父朱闊泉,常氏相聲的開創者常連安,捧哏大師郭啟儒,還有相聲泰斗馬三立。

再有比如侯寶林大師的弟子們,按備份來排,應該排在「文」字輩,不過大多用的是本名,像黃鐵良、唐傑忠、郝愛民、師勝傑。

「馬季」其實是個藝名,馬季先生本名叫做馬樹槐,不過起藝名馬季,是因為當時國內有個著名的匈牙利電影叫《牧鵝少年馬季》,所以這是個當時很時髦的藝名。

說句那什麼的話,就好比今天有個相聲演員起藝名叫「鋼鐵俠」……

所以即使是從舊社會走來的老一輩相聲演員,對於藝名和排字這件事,態度也是不同的。

再說一個有趣的故事,「文」字一輩,傑出的相聲演員很多,這一輩的門長,就是以文哏見長的蘇文茂先生。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蘇文茂不是藝名,就是他的本名。蘇文茂先生出生在北京,家中清貧,曾經在糧店做過學徒。

因為酷愛相聲,尤其崇拜「小蘑菇」常寶堃,蘇文茂從北京跑到天津,拜常寶堃為師。

一開始,常寶堃為他起了藝名,叫「蘇伯光」,排的是「伯」字輩。

可是蘇文茂說,他在北京還有母親,他怕改名之後,母親找不到他,所以希望用本名。

結果本名就一直延續下來,因為常寶堃先生在同輩人中的地位,其他師兄弟在收徒時,反而就以「文」字作為輩字了。

所以大批相聲演員取了帶「文」字的藝名,反而這件事的最初的影響者,蘇文茂先生,用的是本名,而不是藝名。

郭德綱也是如此,因為他的原因,張文順先生給弟子去藝名時,會帶一個「德」字,比如徐德亮,張德武,而郭德綱,反而不是藝名。

這兩個故事一起看,這是特有趣的。


陳章魚

郭德綱和于謙一樣,在演出時都用本名。相聲這個行當,注重師承,講究輩分,而且一般都會取個藝名。不過,這是過去的老傳統,近幾十年來執行的也不是那麼嚴格了。

如今大家一提到相聲,有八成的朋友會立馬想到郭德綱、于謙以及他們所在的德雲社。按照一些人的說法,郭德綱這批人,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雖然口氣有些略大,卻也反映出了德雲社的火爆。

郭德綱本是天津人,坊間傳言,其早年曾擺在楊志剛門下。後來郭德綱多次進京闖蕩,幾經輾轉,投在了相聲名家侯耀文先生門下。而郭德綱的搭檔,于謙,則是石富寬的徒弟。侯耀文、石富寬,是一對黃金搭檔,而他們的徒弟,再次實現了親密無間的合作,也算是一段佳話。

郭德綱、于謙在演出時都用本名,也與他們的師父有關。相聲改良運動以後,新中國的相聲有了很大變化。雖然還保留著拜師學藝的傳統,但畢竟還是適應了新的時代。侯耀文、石富寬,也是在這種形勢下鍛鍊和成長起來的,自己本身也沒有起藝名。

在收徒時,郭德綱、于謙也同樣沒專門再取藝名。不過,講究師承,還是一個未能改變的傳統。時至今日,郭德綱和于謙在表演時,也常提自己的師父們,並且強調彼此之間的關係都很密切。只可惜,侯耀文去世的太早,確實是相聲界一個不小的損失。


碣石樵子

郭德綱就是老郭的本名。

在老郭的師父侯耀文先生接受老郭拜師時,只是請了引師常貴田、保師石富寬、代師師勝傑,並當場送給老郭幾本書,老郭給師父行拜師禮,師父侯耀文並沒有給老郭另起藝名。

謙哥姓名中沒有字輩的原因跟老郭的一樣,師父石富寬也是按著現代的形式收的謙哥這個徒弟,並沒有給他起藝名。

現代人再次知道字輩,應該就是老郭的德雲社時興起來的。當時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的張文順老先生建議老郭招收徒弟就按這“雲鶴九霄 龍騰四海”這個字輩來招收學員,每四年一科。於是現代人才知道了相聲界的字輩一說。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曲藝雜壇!

(文/曲藝雜壇 圖片來自網絡)


曲藝雜談

相聲的輩分傳承是“德壽寶文明”,郭德綱是“明”字輩,郭德綱就是本名,而且郭德綱拜侯耀文為師時,已經在相聲界闖蕩了,沒必要再改藝名了,況且侯耀文也沒取藝名。于謙一樣(不過嚴格按照師徒關係,于謙他們一系要大一輩,但是忘了前面那一位師父,為了跟同齡的相聲同行交流,自己降了一輩,到于謙這,就跟郭德綱同輩了),于謙師父石富寬跟侯耀文一樣也是新派相聲藝人,他們都沒有取藝名,收徒也沒必要給徒弟取藝名。而在德雲社裡于謙跟郭德綱同輩,不需要按照德雲社的藝名規則給自己改名,同樣德雲社很多跟郭德綱同輩的演員都是用自己的原來的名字或者藝名。德雲社的“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僅限於郭德綱的徒弟。“筱”是徒孫。

以前的相聲藝人,都尊一個祖師爺,但是祖師爺傳的徒弟不止一個,也沒給自己徒弟留下取名輩分的規定,因此,也不是所有的相聲藝人都用“德,壽,寶,文,明”取藝名,不同的相聲師父,對自己徒弟藝名要求不同,有的師父按這個給徒弟取藝名,有的自己用別的,還有的直接就用原名,還有的就用自家本名的輩分。不過因為都是傳統藝人,會告訴自己徒弟,自己在相聲界的師承和輩分,跟哪些相聲人是同輩,哪些人是前輩,這樣徒弟出去賣藝時不至於亂了輩分,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德雲社裡的“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嚴格上說並不是輩分,沒有同一輩用八個字來區分輩分的,這是收徒時,用來區分徒弟的先後順序,取藝名的字號,四年一科。他們這是平輩,所以不能算輩分。而德雲社裡“筱”字與前面八字才能算是輩分。他們是郭德綱徒弟的徒弟。這是德雲社裡自己的規則,跟相聲界的輩分不搭噶,也沒聽說相聲界在“明”字輩後排的是哪個字。這也要看這一代人裡哪些人闖出名堂,如果德雲社這“雲”字科闖出蔓來,可能以後評論相聲藝人,就會用“雲”字作為“德 壽 寶 文 明”後面的輩分來代表這一代的相聲藝人。


Sunnykaka

據說郭德綱原名叫郭剛剛。現在的用名己是第三次改成的,第二次改叫郭德剛。他這個德字與輩分中德字無任何關係。雖然他一再講名分,排輩分。只是對他的徒弟們立的規矩,其實他從不要求自己做的到。如同他進入曲藝行,他從過好多師傅學過藝,但他何時按照他的師從論資排輩呢。他只是按需所取給自己裝裝臉面而己。如對揚志剛的態度,楊教他七,八年學相聲,可以說從藝和德上給予過竭盡全力的授予,只因後來因郭無正型胡作為時,楊志剛老師曾經給出:相聲是有主題思想的,不是……。的教誨,郭卻忘恩負義,多次表現非禮。而他拜師候躍文,候躍文從未在相聲藝術上,技術上,門派上給過他真傳,只是給了名分,因坦護他,替他解圍。他卻感恩不盡。他跟金文聲學評書學的最好的就是罵人的時機,為此他在說相聲時罵同事,罵體制,罵徒弟應對的很流利。金文聲深知那些段子能說,不能說,可郭不管那一套,越是老一輩拋棄,他越認為是好東西。拿出來投其一些人所好而為之。從而姜昆以體制領導人的身份,提出反三俗時,郭德綱以受排擠為由對體制,對姜昆進行攻擊。喧囂多年還不得停息。總之,郭德綱是個庸俗的相聲民間藝人。是個缺德無聊的怪人,不是個好東東。


手機用戶50033158426

郭德綱是本名,不是“德”字輩的,“德”字輩份很高,如“相聲八德”。可笑還有人要收回郭德綱的“德”字,連相聲界的輩分都搞不清,還想清理門戶,簡直是貽笑大方。

至於于謙,石富寬收為徒弟後並沒有按輩分要求于謙改名。侯寶林收馬季,馬季收馮鞏等人為徒也沒有按輩分來。因為他們是體制內的,屬於新相聲的代表,對這些要求不多。而郭德綱是民間藝人,對傳統相聲情有獨鍾,受老規矩比較多,沿襲了傳統文化的規矩。


西閣畫眉太守

關注陌上橫刀,關注更多精彩!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郭德綱相聲界的一個傳奇人物,無論相聲界其他人這麼看待他,都無法否認他為相聲的重新崛起和繁榮所做的突出貢獻。

郭德綱在上初中以前有個“曾用名”叫郭大剛,是不是很霸氣,身邊的大人或熟人都稱呼他“剛子”。他是上中學後改的名,據說先改的郭德剛,沒多久又改成現在的名字郭德綱——郭德綱就是他的本名。他名字中的這個“德”字,和相聲界的輩分沒有任何關係,可能就是對“德”的一種追求,或是對“德字輩”老藝人的一種崇拜,僅此而已。

郭德綱正式(擺知))拜的師父有兩人,一個是評書(西河)門的師父金文聲老先生,當時一起收的徒弟還有于謙、李菁、高峰,四人都是“增”字輩,賜藝名各得一個福、祿、壽、喜,郭德綱的評書門藝名就叫郭增福。一個師父是侯氏相聲的傳人侯耀文先生,侯先生收的徒弟都沒有賜藝名,所以郭德綱在相聲門是沒有藝名的。

郭德綱還有十來位曾授業、說活兒的恩師,如常寶豐老先生、高英培老先生、範振鈺老先生、楊志剛老先生、靳金來老先生等等,和楊志剛先生雖有恩怨、互不認師徒,但那段求學的經歷卻是實實在在的。這些都是老師,自然也就沒有給郭德綱起個藝名啦!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相聲藝人起個藝名,由來已久,但也不是必須的,很多知名老前輩都沒有藝名,或者有藝名但還沒有本名、或者外號叫得響亮。新中國成立後,曲藝界也講究新事新辦,打破門派區分、取消師徒教學、開辦相聲培訓班統一教授,這樣一來自然也就沒有批量取藝名了。

改革開放後,由於認識到相聲行業教學的特點,名師收徒又逐漸有所恢復,于謙的師父就是著名相聲演員石富寬先生,也是新中國培養的新一代相聲演員,徒弟可以收,但沒有賜藝名、沒有行跪拜禮等繁文縟節,也算

講究新事新辦。

因此,于謙的名字中間沒有帶個“輩分字”。如果按相聲界“德壽寶文明”的說法排輩分,于謙和郭德綱的師父分別是先生、先生,他們都是“文字輩”,于謙和郭德綱都算是“明字輩”。

其實名字裡面有沒有“字輩”並不重要,重要的作為一個演員,他有沒有把觀眾當做衣食父母,他所表演的節目能不能被觀眾喜愛,這才是衡量一個演員是否稱職的唯一標準。


陌上橫刀

您好,我是娛樂號博主:大風倉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碼字不易,大家記得給個贊,耶!

您了這是…聽《五十年》裡郭德綱把自己放相聲八德(05年的新款 包括徐德亮 張德武 劉德華…寶字輩還帶李寶庫…文字輩滿帶劉文正),您就信了?說于謙降輩的話…除非說的是高德亮降輩這事?

下面貼上我在評論裡的回覆回覆 匿名用戶(提問者):好吧,看來您也不是胡鬧,只是真心不懂這事,我給您解釋解釋。主要是:第一,謙哥八幾年十了歲的時候就拜了石富寬,本功就是相聲,其他的就是玩玩。也不能說郭德綱現在開飯店,做主持人,他就得降兩輩啊。第二,郭德綱按理說是明字輩,真正的德字輩是八德那輩…那個下一輩才是壽字輩…這一下給郭德綱長了四輩,侯寶林都得叫爺爺。再有:于謙降輩這事應該是來自於高德亮先生自降一輩這事,具體原因不好說。總之後面高鳳山 石富寬 于謙這一脈都比實際上低一輩,所以侯石 郭于都同輩。

大風倉

郭德綱就是本名,他沒有用藝名,只是剛好他的名字裡有個德字,以前的排輩是“德壽寶文明”,郭德綱是明字輩。

郭德綱是侯耀文的弟子,于謙是石富寬的弟子,也沒有藝名,郭和於同輩,但于謙年齡比老郭大,老郭稱于謙為謙哥。

現在的相聲演員除了德雲社大多沒有藝名,當初張文順先生定下“雲鶴九霄,龍騰萬里”的排輩,所以德雲社弟子有收回名字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