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的電動汽車會發展到續航1000公里嗎?

實際上手機的電池是很佔分量的,電動汽車也是如此。

以續航440公里的特斯拉為例,其電池的重量已經達到了900公斤,我想短短几年的時間,電池的技術發展不會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因此能量密度也不可能翻一倍。

今後的電動汽車會發展到續航1000公里嗎?

那麼就拿現在的電池而言,續航1000公里電池的重量就要達到2噸了!

加裝2噸重的電池對於電動車而言就十分划不來了,拖動這麼重的電池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耗能的事情,因此增加電池的重量反而會降低能源的利用效率。

另外,即便真的做出來1000公里的電池,充電也是個難題,假如10個小時充滿,每小時就要充大約20度電,這樣就必須使用專用的充電樁和電網配套了,涉及到的麻煩事可就多了。

當下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始終都是用戶一個無解的痛點

就目前的發展來看,500公里已經是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天花板了。

而這個500公里,還是廠家標識的最大里程。

用戶實際是開不了那麼多的。

這是因為最大里程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實現的,比如要不開空調,還要以勻速行駛。

而對於我們用戶而言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夏天坐在車裡不開空調無異於自殺行為,而城市道路擁堵的狀況也保證讓你無法用最優效率的速度去行駛,因此電動汽車在實際使用時續航里程差不多要按6折估算。

另外天氣的溫度對電池的影響也特別大,就拿北京來說,到了冬天續航里程也是幾乎要打6折的!

再加上電池的衰減效應,一輛標稱續航500公里的電動汽車,在使用3年後的實際里程實在是難以估量,保守估計打兩次7折,續航里程也就不到原來的一半了!

今後的電動汽車會發展到續航1000公里嗎?

電動汽車的痛點無法依靠加大電池來解決

即便能跑1000公里的電動汽車,實際使用起來也逃不過續航減半的規律。

正是因為受制於電池的使用規律,嚴格來講,電動汽車並不能稱之為“汽車”,它也僅具有部分的“汽車屬性”。

諸多的限制條件之下,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卻不低,省下的油錢遠遠抵不上它那點可憐的保值率。

也不是說要全盤否定電動汽車,但是電動汽車朝著取代汽車的方向發展則完全是錯誤的!

電動汽車正確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如下圖:

今後的電動汽車會發展到續航1000公里嗎?

輕載、短途的小型化方向發展才是電動車的唯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