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连杀三女20年后今被抓:犯罪心理学如何解读?

文/马进彪

6月10日,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区分局获悉,一桩发生在1998年的命案,在案发20年后告破,犯罪嫌疑人李某某被抓获。据警方透露,1998年9月2日,东胜区三台基3号街坊一家属楼内发生一起命案,案犯入室凶残地杀害了杨某等三人,包括一名8岁女童。该起命案被害的三人为亲属关系,被害人杨某为鄂尔多斯一所中学的老师,另外两名被害人系杨某的女儿和丈夫的妹妹。6月7日,东胜公安刑警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将犯罪。(上游新闻6月10日)

男子连杀三女20年后今被抓:犯罪心理学如何解读?

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丧心病狂,令人发指,连8岁女童都没放过,可见其心里已没有一丝人性。而这样的案件,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其它国家也同样有,但根据这些国家警方提供的细节,以及犯罪心理学家多年分析表明,这类案件的本质,并非仅仅是犯罪本身就能完全包容的,因为它在很多情况下都可能指向没有任何关联的人。

美国及英国的多起同类无头案件,也是多年后才破案,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无法从死者周边找到可疑的人,因而它对社会的警示最深之处,其实并不是犯罪手段之残忍,而是心理最深处的配合动机,在这种无形的动机中,在他眼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猎杀对象,从而可能使案发地附近的所有人都感到生命危机就在身边潜伏着,而这对社会心理是最大的伤害,让人无法摆脱心里的阴影。

男子连杀三女20年后今被抓:犯罪心理学如何解读?

而根据美国英国犯罪心理学家的联合调查,专家们经过多年的案后逆向溯源表明,这类的罪犯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在其家族的近三代人之内,都发生过类似的无逻辑行为,或者出现过莫名其妙的攻击他人的违法行为。而这一最新研究结果,已被很多国家的预防犯罪组织给予了重视,并运用到了际实防范中,美国在针对中东方面,已经植入并开启了这种逆向预防犯罪的模式及维度,并且,取得到一定的效果,如果查一下美国心理与反恐网站,就会发现,挫败的多起未遂案件都是其于这个研究成结的运用。

而从犯罪心理方面,法国专家的研究更为深入,他们将这类犯罪者的基因与常人的基因做了大量的对比,并与人体工程学专家和生物进化专家共同跨领域研究,其研究结果更令人惊愕,那就是这类犯罪者的基因有着某种完全一样或基本一样的链段。换言之,在这种基因之下,一切都很难更改,犯罪行为是一定会发生的,只是时间地点和实施对象无法预测而已。

男子连杀三女20年后今被抓:犯罪心理学如何解读?

对此,一些国外专家呼吁将这个研究成果光明正大地纳入犯罪心理教科书,但是,一些教会却反动这样的国家行为,因为一旦被国家认可,则意味着人性论和人种论的固化,其必定引发社会更大的矛盾,而且,教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教化社会的哲学依据,因此,到为止,也没能将这样的研究成果纳入到国家教科书体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国外警方的巧妙运用,而且,从趋势来看,这样的运用会越来越多。

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对这样的犯罪心理研究结果,其实一直都处于明暗两条线的存在状态,该运用的方面不会停歇,如警方和社会预防犯罪机构等,而该阻止的方面也不会甘休,如教会和唯心哲学家等。但无论如何,科学都将会被社会广泛承认,而在这之前,必须要经历一场漫长的社会伦理演进,因为只有社会伦理的演进,才有可能使科学的研究成果,完整而全面地正向作用于人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