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改劇本了,甲方爸爸開始曝光監督媒體了!

最怕春節,最愛315,這是不少媒體大當家的心態!

怕春節,是因為年終獎要花錢,這年頭媒體日子難過,到處求廣告,求得甲方都成爸爸了,可一年一度的春節,沒有孔方兄幫忙,難過呀!

最愛315,因為能賺錢,這是個讓媒體翻身把歌唱的好節日,可以痛痛快快地懟,可以大大方方收甲方爸爸的錢!

但今年,在鄭州樓市,突然不按劇本來了!

這是3月13日流傳地產人朋友圈的一張圖,首發《鄭在說房》自媒體!

315改劇本了,甲方爸爸開始曝光監督媒體了!

由這張圖可以看出,315前夕,甲方爸爸成孫子了,各路神仙都來欺負甲方爸爸了!理直氣壯讓爸爸當金主,更有甚者,效仿第一狗仔懟出軌明星的87,直接喊出“不支持,315見”的狠話!

看了這張截圖,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幅著名的諷刺漫畫:漫畫中,報紙、電視、網絡、自媒體都牛逼成了獅子開口的大蓋帽,費用不夠的甲方,成了一頂可憐的破草帽,手裡拿著皺巴巴的幾張鈔票,在哪個大蓋帽都不敢得罪的惶恐中,淚流滿面!

315改劇本了,甲方爸爸開始曝光監督媒體了!

為神馬不直接拒絕這些明顯不合理要求,正如截圖中和文章所說,再牛逼規範的企業,可能也有做得不到位地方,如果被媒體盯上,就會整出點事來!不少開發商都想“我可以騷,你不能擾”,有影響公司形象、名譽的事情發生時,最好高抬貴手,但現實卻是不少媒體,你不騷,他也來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張吐槽媒體的截圖,據說是出自幾個甲方品牌總的親身感受,但正如登山,你從不同的方向攀登,就會得出不同的感受!如果從乙方媒體角度看,他們也有一肚子苦水!

時間如果倒退回十五年前,總編與甲方老的相處方式會打個顛倒!

某開發商給某報社,一年投了幾百萬廣告費,開大型新聞發佈會時,特意請報社總編出面捧場,事先還特意登門送去了請柬,結果卻等來了總編的代表--地產部主任!

那時的媒體還是吸引力法則時代,最強勢的大河報,發行量號稱百萬,當然這有點忽悠,但不忽悠的是,只有你把地產廣告成功地打到週三、週四的A封底!自然就能有客戶走進售樓部!所以報社總編當然不屑於與開發商觥籌交錯,把酒言歡!也不會主動去要廣告!

一個A封底至少賣掉10套房,這是當時鄭州樓市的常態!

315改劇本了,甲方爸爸開始曝光監督媒體了!

在買樓人必看報紙廣告,賣樓人必須靠廣告的大背景下,媒體只需幹好一件事,把發行量或收視率做大,自然就有甲方上門求合作,自然就有滾滾財源!

但這種英國小報發明的模式,卻有著致命的軟肋,就是對廣告的過度依賴!

對廣告過度依賴下,報紙以低於成本的價格發行售賣,中間的巨大成本,全部由甲方買單!

這種模式,早就被媒體界的有識之士看穿,但也無能為力!

某都市報總編去日本考察後,發現島國就曾立法,規定平面媒體的售價不得低於採編及發行成本。這個總編當即遊說集團高層,要求集團高層統一給報刊提價,以免給廣告商綁架!但在有讀者就有廣告的年代,建議自然是石沉大海!

在廣告就是媒體生命線的商業模式下,媒體賴以生存的公信力,就遭到了破壞!

山哥在媒體工作時,曾親歷一份平面媒體一個只有幾百字的軟文上,出現了偉大的開發商的字眼,後面還跟了三個歎號!最尷尬的是,有關領導還理直氣壯認為,金主出錢了,想登啥登啥!

這種軟文,其實折射出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平面媒體運營的尷尬!

報社為避免麻煩,大多數採用廣告公司代理模式,同時還在內部有業務人員。兩條腿走路的形式,來開拓廣告業務!

某報社一中層過年回家時,老父親哭著說,報紙咋能登假藥的廣告?買了後吃了,病更嚴重了!

報紙登的廣告能信麼?那都是業務員拉的,這位老兄脫口而出,後來又覺得不合適,報紙登的廣告也應該有可信度呀?

在對業務人員的依賴下,媒體只能讓渡公信力,而業務人員在嚴苛的業績壓力下,當然不會放過315這個理直氣壯的節日,為媒體牟利,也為自己牟利!逼投放廣告的場景自然由此而生!

315改劇本了,甲方爸爸開始曝光監督媒體了!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不求共贏!在十幾年以前,就有聰明的甲方品牌總,根據各媒體的調性,來決定投放的頻次與力度!

例如,報紙媒體,我熟悉的是,所以大河報發行量最大,地產廣告一定要投,但如果重點推小戶型,重點要投放今報,因為它的受眾群年輕,如果想賣商鋪,肯定是商報優先,因為商戶們愛看!而商業類廣告,自然是晚報,因為讀者中公務員居多,有相當大的消費力!黨報的投放,重點是老闆個人或公司品牌,特別是“兩會”時刻效果絕佳!

媒體廣告投放,是一個門檻很高的技術活,個別無良媒體的倒逼,其實倒可以練出品牌總們投放時的火眼金睛!這是一位心態很好的地產大佬的話,與各位甲方的品牌總們共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