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打造将“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助力特色产业扶贫

一、背景分析

广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盛产生态、健康、长寿各类名优特产,广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实施广西特产行销全国工程,着力培育地方特产品牌,促进农产上行、带动特色产业、助力产业扶贫,推动广西名优特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广西名优特产的知名度和销售量,把广西特产优势变成经济发展优势,成为广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要途径。

二、主要做法

(一)全区统筹,上下联动,纳入政府重点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实施广西特产行销全国工程,推动广西名优特产开拓全国市场,提高广西名优特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广西名优特产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制定《广西特产行销全国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从打造特色产业、助力农产上行、推动精准扶贫三个角度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产品品质品牌,推动名优特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广西商务厅牵头会同广西农业、

旅发委、工信、工商、质监、财政等部门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各地市建立由商务主管部门牵头的部门协作机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格局。政府领导亲自为名优特产代言,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利用外交部全球推介会向全球推介广西名优特产;自治区领导带队出访或参加展会,亲自推介广西名优特产或为广西名优特产代言;各地市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带队组织本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特产赴全国开展专题推广宣传活动,柳州市利用全国两会在全国人大会上推介柳州螺蛳粉。设立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扶持资金,每年组织100多家广西名优特产企业组团到全国核心大城市举办2场巡展;支持各地市组织本地区最具代表性企业开展“走出去”或“请进来”展销对接活动;支持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设立广西特产展销中心;对企业在高铁、地铁、高速、机场、商超、酒店和景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开设统一形象的广西特产形象门店、专区和专柜给予支持。

(二)细分品牌,分类打造,以品牌效应赢得市场。

(三)拓宽渠道,严抓品质,扩渠提质占领市场。

通过政府补贴、市场运转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南宁建立广西特产展示展销中心,作为广西特产展示销售、洽谈对接、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的重要窗口和平台。组织广西名优特产组团到北京、上海、成都、西安、长春、南京等大城市举办广西特产巡展活动,采取统一组团、统一形象、统一宣传方式规模化参展,开设广西特产专馆,开展洽谈对接和产销签约。组织名优特产企业利用北京、上海、南宁建立的广西特产展示展销中心举办30多场特产展销周活动。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支持地市商务主管部门、商协会和大型龙头企业自行走出去在全国核心城市举办70多场专题推介会,召开产品发布会,精准对接销售渠道,促进特产生产经营企业与当地大型商超、采购商、经销商达成供销合作。实施广西特产“七进”工程,在动车站、大型商超、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设立27个行销专区(专柜),在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搭建广西特产精品馆,推动广西精品特产开拓东南亚市场。建立重要产品追溯体系,为核心品牌企业提供产品溯源服务,实现一物一码的来源可溯、过程可查、去向可追,为产品提供真实的产地、品牌和质量信息,为企业增信、品牌增值,满足消费者安全消费和品质消费的需求。

三、取得成效

(一)小特产做成大产业,成为响当当的区域公共品牌。2017年,广西商务厅分别与百色市、柳州市、梧州市联合开展“一市一品”品牌打造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举办各类推介宣传活动50多场,百色芒果、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打造成响当当的区域公共品牌。2017年,柳州螺蛳粉销售额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100%,预包装产品日均销量超过60万包,预包装螺蛳粉生产企业从1家迅速发展到79家,200多个品牌,天猫、淘宝、京东等平台拥有网店8061家,螺蛳粉在全国开设实体门店多达5000多家,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也开有实体门店柳州螺蛳粉远销欧美,一碗柳州“螺蛳粉”做成地方特色经济“大产业”;百色芒果的销售额突破38亿元,同比增长24%,带动百色芒果收购价由3元/斤涨至6元/斤,2017年全市参与种植芒果的农民约9.5万农户45.25万人,果农人均纯收入达3315元,全市经营芒果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1.1万户。百色芒果产业扶贫的成功路径被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首个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精准脱贫范例,已成为百色市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支柱性产业,一颗百色“小芒果”助推老区百姓脱贫致富;广西商务厅与梧州市政府联动,启动梧州六堡茶行销全国和“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在北京、广州、上海以及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斯里兰卡等地举行10余场巡展,梧州市六堡茶2017年销售额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15%,梧州六堡茶成为旺销东南亚的“侨销茶“,一壶梧州“六堡茶”香飘海上丝绸之路。

(二)小特产做出大市场,形成广西特产“批量出桂”。2014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广西特产开展200多场/次各类展销、展示、促销、对接活动,组织近1000 家/次特产企业参加,累计现场销售逾50亿元,签订销售合同200 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列入统计范围的300多种广西特产在全国市场的销售额由2014年的150多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10多亿元,实现成倍增长。通过开展产销对接和签订战略合作,推动广西特产规模进驻家乐福、沃尔玛、华润万家、大润发、世纪联华、冠超市、北京物美、上海城市超市、中石油昆仑好客连锁、中石化易捷连锁、北京超市发、天津海达家乐等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型零售商超、经销网络销售,广西特产进驻一流超市门店数成倍增长,广西特产的销售范围和销售网络辐射全国,销售渠道覆盖全国大型商超和大型经销商,广西优质农特产品呈现出“批量出桂”的蓬勃发展之势。

(三)小特产做成大品牌,“深在闺中”变成“大众热捧”。

广西特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打响“好山好水出好物”的广西特产整体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广西名优特产的整体认知,从“深在闺中”变成“大众热捧”,满足消费者对原生态品质消费的追求。广西特产企业迅速快速成长壮大,打造一批在有产量、有规模、有品质和有品牌的特产企业,成为广西特产开拓全国市场的龙头和骨干,带领广西特产整体行销全国走向世界。特产扶贫成为广西产业扶贫新生力量,把生态“小特产”做成扶贫“大品牌”,将广西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实现快速脱贫致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打好品牌消费推广牌。2018年,广西大力开展“百店大促销”和“百日促消费”活动,约1800家企业(门店)参与促销,举办各类促销700余场(次),超300多项形式丰富百店促消费活动,广西特产“一市一品”、核心品牌、伴手礼和老字号将成为广西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品牌,成为人民群众对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的新生力量,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