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薦的五種補氣食療方法

中醫推薦的五種補氣食療方法

中醫推薦的五種補氣食療方法

  方一

  椰子1個。將椰子剝去外皮,去殼,取白色肉瓤,切成小塊食之,每次數塊。

  椰子肉,異名椰子瓤,為棕櫚科植物椰子的胚乳,色白,嚼之似肉質。味甘性平,“益氣,去風,食之不飢,令人面澤”(《本草綱目》)。

椰子果肉含油量為60%一65%,油內大部分脂肪酸為飽和脂肪酸,僅有很少的油酸與亞油酸。這與一般植物油有很大不同。此外椰子肉尚含有一些蛋白質、蔗糖、葡萄糖,對皮膚的健美也有益處。

  老年人、高血脂症、肥胖者慎用。

  方二

  豆漿200克,粳米59克;白糖適量。豆漿加水與米同煮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臨熟時加入豆漿,繼續煮至粥成,以白糖調味,每日2次。

  本方補虛羸,肥健人,適合於體弱多病,形體消瘦者食用。

  方三

  大麥100克,草果6克,羊肉50克。將羊肉洗淨,製成肉末,備用;大麥煮湯,臨熟時,加人羊肉末、草果、黃酒及食鹽,攪拌均勻,小火繼續煮至熟爛,遂停火,佐餐食用。

  本方溫中、養胃、肥健,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消渴、體弱消瘦者食用。

  方四

  生黃芪30--60克,粳米2兩,紅糖少量,陳皮末1克。每次取生黃花濃煎取汁,選用粳米、紅糖少量同煮,等粥將成時,調入陳皮末,稍沸即可。

  本方補益元氣、健睥養胃、利水消腫,適用於勞倦內傷、慢性腹瀉、體虛自汗、老年性浮腫、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瘡瘍久潰不收口等一切氣血不足的病症。

  方五

  芡實、山藥、茯苓、蓮肉、薏苡米、白扁豆、黨參、白朮各6克,大米100克,糖適量。將前8味中藥,加水共煮40分鐘,撈出黨參與白朮之藥渣,再人淘乾淨的大米,繼續煮爛成粥,分頓調糖食用,連吃數日。

文/健康教練傅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