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提高免疫力?告訴你——補氣!

人體只有五臟六腑,激發這些臟腑的功能就是氣和血。

中醫如何提高免疫力?告訴你——補氣!


血的概念比較好理解,主要是指在血管中運行不息,流動不止的血液。血主要的作用在於為全身提供營養。

中醫如何看待氣?

1、肺臟有氣,肺才可以主持呼吸運動;

2、心臟有氣,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亂;

3、肝臟有氣,肝才可以疏理氣機讓氣的運行暢通;

4、腎臟有氣,腎才可以主持水液的正常代謝。

中醫認為有氣,人體才可以維持正常的生長髮育,新陳代謝;有氣,人體才會保持溫暖的體溫;有氣,人體才可以保衛自己不受病邪的侵襲;有氣,人體才守護住津液、血液、精液等精微物質不致任意流失。

中醫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對氣血關係做了很好的概括,叫做“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1、補元氣——黨參、人參、黃芪、山藥、白朮(共同的功效,就是補氣)

通常我們用人參補身體的時候,一旦出現嘴裡長潰瘍、大便乾燥、小便灼熱,或者是生扁桃體炎,甚至是鼻出血,這是補得太過,一定要停藥。

2、補脾氣——白朮、山藥、白扁豆

脾氣虛以脘腹虛脹,神疲倦怠,食慾不振,大便洩瀉為主症。可用玉屏風散補衛氣,固表斂汗;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中氣(昇陽)。

補脾氣的中藥有白朮和山藥,用這些藥對脾氣有一個提升的作用,如果舌苔厚,也可以著重加一些白扁豆,這樣既補脾氣又能祛溼。

3、補肺氣——甘草

肺氣虛以少氣懶言,動輒喘促,怕風自汗為主症;累了、說話沒力氣、盜汗、失眠、心慌氣短、婦科病、月經提前、量多、量少,產後、乳房腫塊等,都可以補氣。

咳嗽喘是現在最常見的病症,毫無疑問這樣會傷肺氣,導致肺氣虛,患了咳嗽喘的人對甘草片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甘草可以止咳,其實我們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甘草在止咳的同時,最主要的一項功效就是補肺氣,而且還是專門補肺氣,單味甘草遠不像煎好的中藥湯那麼難以下嚥,我們可以用單味甘草泡茶喝,在止咳平喘的同時,補肺氣也是重中之重。

4、補心氣——西洋參、紅參

加班,勞累,剛開始你會覺得心跳加快,嚴重了就會心慌、氣短,這是心臟病前期心氣虛的表現,出現了這種情況西洋參和紅參就是首選,提前服用點補心氣的參類,能避免你過早地步入心臟病一族。

5、補腎氣

腎氣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八方面(只要有其中一個現象,就說明腎氣不足):

1、愛吃味道濃的東西(脾胃功能弱了,需要用味道厚重的東西將元氣調上來幫助運化);

2、老年人小便時頭部打激靈(腎氣不足了,氣血虛,所以下邊一使勁上邊就空了)。所以老年人小便時一定要咬住後槽牙,以收斂住自己的腎氣;

3、17~19點發低燒(氣血水平很低,表示腎氣已經大傷了);

4、成年人胸無大志,容易滿足現狀(腎精不足的表現。小孩子腎精充足,所以他們的志氣就特別高遠);

5、坐著時總是不自覺地抖腿,說明了這個人的腎精不足;

6、年紀輕輕頭髮就白了好多(發為腎之華,頭髮的根在腎);

7、春天手腳冰涼;

8、盜汗(睡覺愛出汗。汗為心液,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引起)。

補腎中成藥,六味地黃丸是最常見的以補腎陰為主的中成藥,其他常見補腎中成藥也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加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