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赴港上市,雷軍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2018 年 5 月 3 日,小米集團(以下簡稱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預計將在6月底或者7月正式掛牌

大約6月中招股,市場預計至少募集100億美元(785億港元),有望成為今年集資額最大新股。

小米赴港上市,雷軍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如果真如媒體報道的那樣,小米上市後短期內估值會達到1000億美元,屆時小米的估值將僅次於騰訊控股(4763億美元)、阿里巴巴(4619.72億美元)及“超級獨角獸”螞蟻金服(1500億美元左右),成為全國互聯網公司第四,改變現有的BAT格局。

說好的“五年不上市”雷軍為何食言了?

從2016年開始外界就已經開始傳小米將要上市,每次雷軍都給予了否認,並且公開表態五年內不上市。但是時隔兩年後,雷軍就食言了,正如他說的:站在風口豬都會飛起來。一向推崇“順勢而為”的雷軍看到了小米飛起來的風口,勢必不會錯過,打臉能算個啥。

從數據上看,2015年小米智能手機出貨約7100萬臺,依然保持全國第一的寶座,但從2016年起,小米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36%,市場份額也從15.1%跌至8.9%。與小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競爭對手OPPO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6.9%,vivo增長高達122.2%。好在2017初發布的小米6沒有令市場失望,下半年發佈的小米MIX 2也受到眾多讚譽。數據也印證了小米的逆勢回升,2017年一季度小米手機銷量環比增長21.6%,但這種增長能否持續,小米自己是存疑的。

小米赴港上市,雷軍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不僅如此,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集體呈現下滑趨勢,從IDC近日發佈的報告來看,2018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就下滑了2.4%,中國市場的出貨量跌破1億大關,這也是自2013年以來的首次出貨量下跌。面對已經見頂的智能手機市場,各大廠商勢必會對市場存量開展刀光劍影般的爭奪,這也就意味著會提高營銷成本,拉低利潤率,而對小米而言,雷軍曾公開表示:從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體硬件中業務的綜合淨利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過部分,我們都將回饋給用戶。所以趁著一切都還美好,博一個較高的估值趕緊上市實屬上上之選。

其次,全球科技股從2017年開始便開啟了暴漲模式,國內兩個科技巨頭市值雙雙首次突破了5000億美元,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和微軟市值均超7000億美元,可以說這是一個科技股的黃金時代。

其實說到底就一個字:錢。

小米成立已經8年了,本身也到了需要轉變身份的時候,因為此前已經開展過多輪融資,倘若後續開拓的新業務需要資本輸血,融資的難度和成本都會大大增加,加上小米現在的體量,上市是必然的選擇,

只有上市後,有錢了,小米才能不被供應鏈卡住,才能搞出更多的黑科技,才能開一家又一家的小米之家,才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未來的小米會怎樣?

與其它手機廠商具有明顯區別的是,小米不僅推出了自有的小米、紅米等手機品牌,還在不遺餘力地構建小米生態鏈。雖然生態鏈中的企業多數並不屬於小米,但這些生態鏈企業都憑藉對小米價值觀的認同而聚在一起。

小米赴港上市,雷軍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小米提交的招股書中就說:它是“一家以手機和 lOT 智能硬件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

雷軍也多次強調: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並將小米的商業模式歸納為 “鐵人三項”:硬件+新零售+互聯網服務

小米赴港上市,雷軍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鐵人三項式商業模式

截止目前為止,小米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臺,創造出了500多款智能硬件生態產品,連接超過1億臺智能設備,擁有1.9億月活躍移動互聯網用戶,小米之家門店更是擴大了線下零售直銷市場,打通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

就在小米上市前夕,華米科技在今年2月初正式登陸紐交所,成為小米生態鏈企業中首家赴美上市企業,市場一度認為華米上市是在為小米的上市試水,雷軍也通過微博表示祝賀:“華米科技赴美上市,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的巨大勝利。”可見小米對生態鏈的堅持不會放鬆。

現在,互聯網已經到了一個變革的時期,下一個5年便是萬物聯網,而小米之前打下的基礎已經為未來萬物聯網做好了準備。雷軍在公開信中稱:面向未來,小米建立全球化商業生態有著極具想象力的遠大前景。小米要構建的絕不是一個封閉的商業帝國,小米自身也不僅是一家創新的科技公司,更是數字時代生活方式的創立和推動者。按照這樣的路子發展,小米上市後,有望向真正的國際一線科技龍頭公司挺近,

小米產業鏈和生態鏈公司陸續登陸資本市場,相關公司投資價值值得研究一下。

小米赴港上市,雷軍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對了,根據小米招股書上說,小米上市後,5500名員工分得500億股權,人均近1000萬,上市半年後解禁,嗯~有點羨慕

小米赴港上市,雷軍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