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变,对手在变,企业到底是转还是不转?

市场在变,对手在变,企业到底是转还是不转?

除了考虑退出,企业主任何一个时期也应认真考虑一下转型的问题。

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在一个既定的轨道上永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市场在变,技术在变,对手在变,因此企业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节点考虑转型的问题。

柯达公司

柯达公司曾经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和霸主。它创造的胶卷、盒式相机、电影彩色胶片、彩色胶卷等,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美好瞬间。

1975年,当全球第一台数码相机在柯达实验室里诞生的时候,柯达公司却没有认真思考一下企业未来的转型之路,依然迷恋传统胶片市场带来的丰厚利润,丝毫没有动力去革自己的命,去考虑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市场在变,对手在变,企业到底是转还是不转?

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柯达也没有着急转型。因为当时的柯达“投入1美元在胶片上,就能产生70美分的利润,而投到数码影像上,则最多产生5美分”,柯达的前高管拉里·马森特如是说。

与此同时,日本富士却大力发展数码相机业务,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如今,在全球摄影器材市场上,柯达的地位已经微不足道。

很多人为柯达惋惜。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却没有能够抓住这一潮流,而最终被自己的发明打垮。

当数码相机在柯达的实验室里诞生后,柯达的领导者为什么不考虑转型?原因就是现有产品的利润实在太丰厚了,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好日子会继续。

市场在变,对手在变,企业到底是转还是不转?

选择题:

A:企业发展势头很好,行业也处于上升期,企业生意很好,甚至有忙不过来的感觉。

B:经过若干年发展,企业在业内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经营和利润都趋于稳定。

C:尽管这两年生意还不错,但是预计随着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企业在未来三五年会遭遇发展瓶颈。

D:企业经营已经遭遇了一些困难,盈利能力趋于下降。

E:企业濒于破产,但品牌价值仍然存在,客户较多。

沿用上次中的选择题,

你认为柯达该在哪一个选项中转?

很多企业家会选择C阶段。他们认为,预见到即将到来的危机,并为此有所准备,这看起来已经是相当有“提前量”和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考虑。

其实从柯达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家在B阶段就应该考虑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到了C阶段已经有些被动。

不幸的是,很多企业家到了D阶段才不淡定起来,开始谋创新,求转型,四处寻找战略伙伴,或者聘请顾问以求一剂良方。其实,对企业而言,多快好省、快速见效的速效药从来不存在。

市场在变,对手在变,企业到底是转还是不转?

企业在战略发展中一定要未雨绸缪,从宏观经济背景、行业发展趋势、产业升级换代等角度,来考虑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战略。

从企业的发展周期而言,任何一个企业都会经历如下四个发展阶段: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A阶段,企业处于成长期;B阶段,企业处于成熟期的前期;而C阶段,应该是处于成熟期的后期。

在企业刚刚进入成熟期的时候,企业家就应该开始思考并且实施企业下一步发展战略。只有这个时候,企业家才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充分有效地运用企业资源来进行战略布局。

而在C阶段,留给企业家战略腾挪的时间已不充裕了,很多战略布局会因受限于时间而无法实施。

市场在变,对手在变,企业到底是转还是不转?

到了2010年前后,柯达希望通过全面向数码产品转型而奋起直追竞争对手,但为时已晚。2012年,柯达不得不提交了破产申请。

企业的转型,不仅需要有充裕的时间维度,更需要在思路上拓展,甚至要跳出本企业、本行业的条条框框和传统观念,从更广、更宽、更深的视角来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

思路上拓展,指的是企业家不应仅仅考虑如何把现有生意做大,如何扩展客户群,还需要高瞻远瞩地思考企业未来发展的途径。

有时候,需要企业家超越本行业、本区域的局限来厘清企业未来的发展途径。这时候企业家面临的一大选择是:未来发展依据内生性增长还是外生性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