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的伊拉克軍隊能和伊朗鏖戰八年,為何在海灣戰爭中兩個月都堅持不了?

大東北的小豆包

對手不一樣啊。伊拉克跟伊朗國力相仿,軍隊的戰術水平也半斤八兩,兩國只是打了一場水平不咋地的消耗戰。而在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完全不是一個段位的選手,先對伊拉克進行了長達38天的空中打擊,又在隨後100個小時的地面戰鬥中乾淨利落的突破了伊拉克苦心經營的“薩達姆防線”。50多萬伊軍既無法組織象樣的反擊,也不能協調撤退,幾乎全軍盡沒。

兩伊戰爭是薩達姆先進攻鄰國伊朗而挑起的,但伊朗利用戰略縱深頂住了40萬伊拉克軍隊的第一輪進攻。伊拉克速戰速決的計劃失敗後,對陷入鏖戰的局面沒有充分的準備。伊朗軍隊開始反攻後,戰火蔓延到了伊拉克境內,接著就出現了“導彈襲城戰”這樣的雙方互抽嘴巴子的打法。戰爭打了8年,兩國的消耗都非常大,除了人力損失外,進口武器還花掉了大量外匯,兩國財政都幾乎破產。值得一提的是,東方某兩鄰國在這場消耗戰賺到了不少外匯。

海灣戰爭爆發時的伊拉克擁有阿拉伯國家中最強大的軍隊,正規軍有95萬,還有48萬預備役部隊。伊拉克軍隊的裝備水平在當時的非北約國家中算是很先進的,重武器主要有5600輛坦克、7500輛裝甲車和3800門火炮。伊拉克空軍有作戰飛機770架,包括相當數量的米格-29和幻影F1。伊軍部分飛行員接受過法國和蘇聯的訓練,具備大規模空中作戰、空中加油和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

伊拉克還有當時中東地區最為現代化的綜合一體化戰略防空體系,裝備了包括薩姆-2、3、8、9、13和“羅蘭特”、“霍克”等型號的1000多部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基本覆蓋了所有空域。此外,伊拉克軍隊還裝備了10000門高射炮和6788具薩姆-7、14、16等型號的便攜式防空導彈發射裝置。所以,儘管伊拉克已經預計到會有一場猛烈的空中打擊,但對自己的防空力量還是相當有信心。

伊拉克軍方高層雖然沒有奢望主動進攻聯軍,但相信憑藉龐大的軍隊數量、堅固的工事和對長期戰爭的忍耐力,仍可以通過消耗戰來拖垮聯軍,迫使國際社會接受科威特被吞併的既成事實。從實際的作戰部署來看,伊拉克軍隊應該算是中規中矩,但伊軍高層並沒有想到聯軍空中打擊和機動能力遠遠超出他們的認知。

在聯軍隱身戰機、巡航導彈和電子戰飛機的協同攻擊下,伊拉克空防系統迅速被壓垮。隨後,伊軍的各級指揮與控制系統都遭到了嚴重破壞,很多部隊失去了指揮。在聯軍10萬架次的空中打擊下,伊軍一線部隊的戰鬥力平均下降了一半,大量重武器未發一彈就被摧毀。在整整100個小時的地面戰中,面對聯軍空地一體的聯合進攻,伊拉克軍隊甚至沒能給對手造成值得一提的損失。

可以說,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成就了美軍高技術武器的神話,也推動了新一輪軍事革命的浪潮。而對於裝備和作戰思想遠遠落後的一眾國家來說,薩達姆軍隊在兩次海灣戰爭中的犧牲是非常的有意義。


復興軍事

這些因素無疑都非常重要,但不是根本因素。

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因素,是天才將領的戰爭思想!

只有先進的戰爭思想,才能謀劃出先進的戰爭戰略和戰術,才能充分發揮手中武器的威力,而這一切,都是天才將領所謀劃的。

伊拉克軍隊在沙漠裡和伊朗鏖戰八年,基本上還是二戰的戰爭模式,只是武器裝備稍微先進一些,但是戰爭思想未變,所以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排兵佈陣都是傳統戰法。

到第一次海灣戰爭,伊拉克軍隊遭遇美軍時,美國剛剛完成新軍事變革,空地一體戰的戰法已經演練成熟,正缺乏一場實戰來檢驗。

美軍投入大量高科技武器裝備,向伊拉克軍隊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權和制電磁權,首先撕開伊拉克較為完整的防空系統,接著對伊拉克的防空系統、重兵集團、指揮中心等關鍵目標進行大規模不間斷地空中轟炸,重創呆在陣地上的伊拉克軍隊。

經過42天的空襲之後,地面戰鬥僅僅100小時,就將幾十萬伊拉克軍隊完全擊潰,徹底逐出科威特。

這就是戰爭思想的差距,導致驚人的戰爭結果。

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二戰時的法國戰役,戰前法軍無論是人數還是坦克等重裝備數量都超過德軍,但是,法軍的戰爭思想依然停留在一戰時的陣地戰,準備依託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和德軍作戰。

但德軍發明的裝甲集群高速突擊的戰術,一舉撕開法軍防線,僅僅39天就滅亡法國,創造了連德軍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戰爭奇蹟。

關注麻辣戰爭,關注世界軍事!


麻辣戰爭

這是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問題。說它有意思是,問題的本身就有包含一部分答案。正是薩達姆時期伊拉克軍隊和伊朗鏖戰了八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好比強弩之末,在海灣戰爭才兩個月都堅持不了。

另外,如果對手是伊朗或者其他地區大國,薩達姆的伊拉克軍隊或許可以堅持更長時間,但是對手卻是美國。美國在兩伊戰爭中曾經給伊拉克提供大量援助,並將伊拉克從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中撤除,並銷售武器給伊拉克,美國中情局還向伊拉克軍隊提供情報和指導。伊拉克能夠在兩伊戰爭中支持八年和美國背後的支持關係密切。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應對的還是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據戰後統計,多國部隊共出動分級近10萬次,投彈9萬噸,發射288美戰斧巡航導彈和35枚空射巡航導彈,並使用了一系列最新式的飛機和各種精準知道武器,對選定目標進行了多方向、多波次、高強度的持續空襲,伊拉克的指揮、控制和通信能力被極大削弱。

伊拉克在後期選擇了消極抵抗,對以色列、薩特和巴林等國發射飛毛腿導彈。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多國部隊的注意力。事實上,戰爭從開始就註定了“一邊倒”的結果。伊拉克向其他目標發射導彈的戰術一定程度上給多國部隊的行動造成了一定干擾,使其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殲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

再對比一下多國部隊和伊拉克軍隊的綜合實力:多國部隊人數為69萬人;坦克3700輛,其中美國2000輛;裝甲車5600輛;作戰飛機1740架,包括了美國F-117A隱形戰鬥機59架,B-52轟炸機40架;戰艦247艘,航空母艦9艘;伊拉克在科威特按三道防線共部署42個師, 約54萬人,坦克4280輛、火炮2800門、裝甲輸送車2800輛。

在以上綜合力量對比上看,伊拉克除了在軍隊總人數上和多國部隊相當外,其他方面基本可以忽略。海灣戰爭也是美國領導多國聯盟進行的一場高科技戰爭。在戰爭之初,伊拉克的指揮系統陷入癱瘓,因此,堅持兩個月是後面發動的擾亂性的飛毛腿導彈進攻拖延了一定的時間,發揮了一定作用,否則,持續時間會更短。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先說為啥兩伊戰爭會曠日持久打了8年之久——首先是兩國總體實力相差不大,誰也吃不掉誰。伊朗雖然領土為伊拉克3.7倍、人口是後者3倍,但戰前伊朗軍隊受清洗損耗嚴重,而且是在缺乏準備的情況下遭到對手突襲,因此初期比較吃虧


軍力方面伊拉克陸軍較強,而伊朗空軍更勝一籌但也遠沒到能靠空襲就把敵人打趴下的地步。儘管伊拉克佔了先發優勢,但伊朗地盤大、縱深廣且佔據相對有利地形,並且軍民士氣高昂,因此只要戰事稍一拖長,伊拉克的優勢就會被消耗殆盡

但問題在於,兩伊都盛產石油,特別是伊拉克背後還有海灣國家乃至西方的支持,通過石油出口、獲取外援等方式,雙方都能不斷獲得外匯來購買軍火進行補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兩伊戰爭多數時候都是遠程炮火對轟、導彈襲城戰這樣的“非接觸戰爭”,短兵相接的戰鬥較少,這與一戰時協約國、同盟國的打法何其相似

兩伊戰爭背後的冷戰因素不可忽視,當時美蘇為首的東西方2大陣營無不利用這個機會在海灣展開激烈爭奪以謀求各自戰略優勢

比如蘇聯藉助利比亞、敘利亞向伊朗間接提供大量武器裝備,而美國則帶著一干西方小弟兩邊賣軍火——

為解決人質問題默許以色列向伊朗出售軍火,自己更是向伊朗提供了超過2000枚陶氏反坦克導彈和一批飛機、坦克、雷達等裝備,淨賺1200萬美元

與此同時,大批美製武器以及法國的幻影戰機、防空雷達和導彈,還有來自英國、意大利、西班牙也都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伊拉克。海灣國家更是給了伊拉克140億美元(這可是上世紀80年代的美元)鉅額貸款。


可見,兩伊戰爭並非伊朗、伊拉克2個國家的孤立戰爭,而是類似於今天敘利亞這樣有多股外部勢力干涉、介入的國際戰爭。而其“難以平息”除了雙方實力基本相當外,更與當時的外部因素有很大關係——試想,假如當時東西方2大陣營都嚴格執行武器禁運,軍工業薄弱的伊朗和伊拉克估計也就打上幾個月,各自軍火庫存就會“見底”,這仗還怎麼可能持續那麼久?

再說海灣戰爭“一邊倒”的問題。近年來坊間談論海灣戰爭時有個很不好的現象就是一味貶低伊拉克軍隊,認為後者“裝備落後”云云,但實際上薩達姆政權當年號稱自己是“世界級軍事強國”並非完全吹牛,起碼在常規軍力上居於世界前列,否則的話這場戰爭也不會給當時的我們那麼大的震撼。

既然武器裝備並不落後,那麼薩達姆軍隊的缺點和軟肋到底在哪裡呢?

薩達姆軍隊有強大的陸軍和防空體系,如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給對手以重創,但其大大低估了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的空中優勢。薩達姆對於空中打擊的認識還停留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出動幾十(最多上百)架次戰機空襲伊拉克境內目標的層次,卻不曉得西方對手為他準備的是一個波次就多達400架戰機(還有300架支援飛機)的毀滅性打擊。

有數據顯示,海灣戰爭大規模空襲首日(1991年1月17日),多國部隊就出動戰機達3000架次!這個出動規模和打擊力度是兩伊戰爭後期伊朗空軍的50至100倍!不要說小小的伊拉克,就是換成別的軍事強國估計也沒幾個都能頂得住。

而且,薩達姆沒有意識到西方軍隊已普遍裝備精確制導武器,還在幻想用兩伊戰爭期間的強大地面火力和裝甲突擊集群抵禦對手進攻,結果是對方在完全摧毀伊拉克軍隊防空體系前,壓根就不給薩達姆地面決戰的機會。今天的人們對於美軍動輒從海上或空中遠程發射“戰斧”巡航導彈、戰區外精確制導武器打擊數千公里外的敵方目標司空見慣,而這種打法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講也是聞所聞問

最重要一點則是綜合實力差距——伊拉克以一國之力對抗整個西方世界,怎麼可能打得贏?即便如此,薩達姆還是苦撐了大約40天。對比8年後的科索沃戰爭——南聯盟雖然頑強抵抗,擊落了包括F-117A隱身戰機在內的61架北約飛機,卻也只堅持了78天便被迫服軟認輸,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而且這還是在北約沒有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的情況下。

可見,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乃至後來伊拉克戰爭中的失敗都是必然的,因為這原本就是2場維度、層次都根本不在同一層面的“嚴重不對稱戰爭”。

但話又說回來了,伊拉克就沒有打敗美軍的辦法和機會嗎?當然不是——事實證明,在伊拉克被美軍佔領後,當地軍民重新拾起他們最熟悉的游擊戰時,西方軍隊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網言軍事

能和伊朗鏖戰八年就很牛嗎,小區裡打作一團的野貓,放進老虎籠子裡能堅持幾分鐘?

伊拉克和伊朗的戰爭,一打就是八年,海灣戰爭卻連兩個月都堅持不下來,顯然是因為對手的實力天差地別。

雖然自封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薩達姆也許不知道“世界第三”的迷之詛咒),一場兩伊戰爭就暴露出伊拉克軍隊外強中乾的本質,也正是被兩伊戰爭拖垮了經濟,薩達姆才會鋌而走險,入侵對其毫無威脅的科威特。

兩伊戰爭前的伊拉克,號稱大軍百萬,全套蘇制裝備,面對實力一般的伊朗,八年時間裡居然毫無所得,外界對這場戰爭的評價是“現代化的武器加一戰的戰術”,地上士兵蜂擁衝鋒,天上戰機四處亂飛,說難聽點就是兩隻菜雞互啄,除浪費彈藥、汙染環境外,唯一的收穫就是幾十萬士兵的冤魂。

伊軍的實力,兩伊戰爭已有所暴露,外界卻還有一些將信將疑。

盤點一下伊拉克武裝力量,陸軍員額數十萬,幾千輛蘇制坦克、裝甲車,空軍幾百架米格戰鬥機,外加大量蘇制地空導彈和高射炮,至於海軍,伊拉克海岸線實在太短、不提也罷,這樣一套硬件基礎,甚至比同時期的中國軍隊都更豪華,也難怪薩達姆躊躇滿志,要讓美軍“像在越南那樣可恥的失敗”。

然而戰前張牙舞爪,一旦遭遇空襲,伊拉克防空體系的崩潰之迅速令人大跌眼鏡。

現代戰爭,制空權是關鍵,伊拉克在這方面並非沒有準備,不僅引進法國專家、建立了覆蓋全國的自動化防空指揮體系,還大量部署地空導彈、高炮,再加上米格-23、米格-25、米格-29戰鬥機,這一套系統看似無懈可擊,然而戰前美軍就通過秘密渠道獲得了大量情報,摸清伊拉克雷達的工作頻段,“沙漠風波”行動開始後,一頓電子干擾和反輻射壓制,伊拉克防空網當場耳聾眼瞎,只能被動挨打。

地面防空瀕臨崩潰,伊拉克空軍的戰鬥機也表現糟糕,一方面受聯軍的電子干擾、指揮不暢,另一方面伊拉克飛行員的作戰素養和戰鬥意志也較差,甚至飛到伊朗避戰,多國部隊的空襲簡直如入無人之境。

制空權一旦丟失,伊拉克的失敗就已經註定。

儘管如此,根據以往的戰爭經驗,如果伊拉克軍隊能不怕犧牲、與多國部隊死戰,雖然從戰術層面上講仍不免失敗,也可以令多國部隊有所顧忌、甚至知難而退,爭取一個體面談判的資格。

然而地面戰爆發後,薩達姆寄予厚望的“共和國衛隊”表現糟糕,幾次接戰均告失利。

親兵尚且如此,伊拉克的雜牌部隊更是一盤散沙、沿高速公路向巴格達潰退,結果被聯軍戰機狂轟濫炸,大量武器裝備甚至一槍未放就被摧毀、丟棄,畫面通過媒體傳遍全世界,伊拉克軍隊的顏面蕩然無存。

海灣戰爭的結局,固然是因為多國部隊的實力強悍,伊軍的戰力低下才是根本原因。

評價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不能只看裝備,和孱弱對手的交戰記錄更不靠譜,其實筆者倒認為,從“伊拉克和伊朗鏖戰八年”這一事實,就能看出伊軍實力之差。

不說別的,倘若兩伊戰爭的任何一方換成美軍、蘇軍,戰爭恐將在兩個月內結束!

伊朗孱弱,多國部隊超強,伊拉克的虎頭蛇尾便在所難免。

——


炎黃軍武

伊拉克和伊朗打仗是小孩和小孩打仗,雖然用的是槍炮子彈,但規摸相當於冷兵器時代,誰也佔不了上風,拉鋸了八年時間。

海灣戰爭不是同一級別,那是重量級金腰帶選手和一個六歲孩子的拳級比賽,重量級選無論是年齡體重力量技術都佔絕對優勢,不必用拳頭,只須用指頭輕輕一點,小孩就倒地了。

常規戰爭軍事思想立足於短兵相接,依靠人力、意志和普通武器。現代戰爭軍事理念依靠遠程控制和精準打擊,拼的是金錢和科術。雙方的軍事思想和理念、科技、經濟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誰在實力上佔優勢就毫無懸念。


長征154442478

兩伊戰爭就是一個笑話,兩個擁有現代化軍事裝備的國家打起來就像兩個街頭混混打架一樣,什麼用一群人去踩雷區,渾身綁炸藥開摩托車去撞坦克都搞出來了。一點技術含量都木有,伊朗的青壯年幾乎死光,成了名副其實的寡婦國,伊拉克也是山窮水盡,從而打上了一直幫助自己的科威特的主意。海灣戰爭最大的得益者當然是美帝,科威特和伊拉克都被美帝欺騙了,這兩個笨蛋


靜夜思160519196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水平,而且水平很爛,明知故問的目的性太強。

兩伊戰爭能打八年,是邊境衝突式的糾紛,任何一方不存在被滅國的風險,而且那時候背後都是有大佬站臺撐腰的。

海灣戰爭就完全不一樣了,是歐美大國對一個土豪小霸王的碾壓。如同幾個成年人暴打一個發育期的少年,或者是幾個重量級的拳擊手對付一個羽量級的選手,根本就是群毆而不是對打。

還有一個前提是,伊拉克國內矛盾重重,國家凝聚力很差。

有人說那是一場經典的現代化戰爭,事實上只是一場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戰鬥力顯示,因為伊拉克的國防力量只是龐大,現代化程度不高。


月滿西樓163137023

我個人認為,伊拉克和伊朗兩國打八年,是因為兩個國家當時的國防力量是差不多的。而海灣戰爭都不一樣了,伊拉克剛經歷過了八年兩伊戰爭,沒有歇息休養。隨機攻擊了科威特。美英多國部隊又是世界一流水平的軍隊。先是從空中不斷的打擊伊拉克的部對和主要目標38天。在說兩伊戰爭時,都是打的地面戰爭,也沒有幾次的大規模的戰鬥,而美英多國部分的打法以然是打蒙了伊拉克軍人。軍事力量的也消化怠盡了,當地面戰鬥開始的時候,伊拉克軍隊只能是全面潰敗了!


隨緣jy51328

不請自來了。

伊拉克和伊郎當初算是拳擊場上的中量級選手無論是國力和財力都旗鼓相當,如果一年算一個回合的話,打八個回合很正常!——關鍵問題是單挑!

海灣戰爭的時候呢,實際上變成了群架——北約多國部隊揍伊拉克一個,而且相對來說還是一群重量級選手揍伊拉克一箇中量級選手,同時,因為是伊拉克先動手打科威特的,像徵裁判團的聯合國也站在北約一邊——群毆伊拉克不犯規。。。。。。

不知這麼解釋靠不靠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