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年袁大頭

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民國三年袁大頭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

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至少到1929年還在鑄造,但是現在存世量卻非常少,好多在解放時期都被收回,重新融化。也有很多因人為損壞,導致收藏價值丟失。

民國三年袁大頭

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年”字後沒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後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點”,而其他年版民字無“點”。

民國三年袁大頭

近期各大網站都在傳袁大頭市場價大幅升值漲價,最高的市場價格達到了數百萬一枚,這讓很多收藏有袁大頭的朋友們萬分欣喜,許多手頭富有餘錢的朋友也想趁機入手兩枚。袁大頭到底價值幾何,是不是如同網上盛傳的那樣能賣出幾百萬呢?

現在呢我陳述一下個人對藝術品行業的瞭解進行一番陳述:

其實呢據我瞭解答案有兩種:1、平臺交易價值百萬. 2、民間交易價值幾百幾千高則幾萬.

為什麼說平臺交易價值百萬?原因很簡單,平臺呢有平臺的資源。1、是針對的客戶群體的不一樣,平臺交易的客戶群體據瞭解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實力、有背景的大收藏家,所以平臺交易價值百萬的原因所在就在這裡,但是呢前提條件是你的藏品本身要有一定的價值。

民間交易價值不高的原因很簡單,1、民間業餘收藏的藏家自身實力、財力有關.2、民間的交易市場均價不高 . 3、舉例:身家億萬級別的藏家也不可能降低身份在鄉下進行交易,就比如你自己身家億萬也不可能吃大排檔(排除個別,大多數都不會)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廣、影響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由於它是實物貨幣,介於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以及對歷史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數。“袁大頭”的變現能力比較強,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錢”景一片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