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园,园林艺术的典范杰作,你去过吗

中国四大名园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仅有的四座中国古典园林,它们被公认为中国最优秀的园林建筑。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份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 ,这四座园林因此而被称为四大名园,分别为:

拙政园 江苏省苏州市

颐和园 北京市海淀区

避暑山庄 河北省承德市

留园 江苏省苏州市


1.承德避暑山庄

中国四大名园,园林艺术的典范杰作,你去过吗

位置: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园林,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宫墙周长约20华里,比北京颐和园大了近一倍。宏伟美丽的园林和园外汉、蒙、藏等不同民族风格的寺庙使承德市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

中国四大名园,园林艺术的典范杰作,你去过吗

历史建设: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山"。

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座亭子叫"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2.拙政园

小飞虹拙政园名冠江南,胜甲东吴,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作品。

位置:

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娄门内的东北街。园林占地面积约4.1公顷(不包括管理、花圃用地约0.67公顷)。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献臣始建。在以后的四百余年间,沧桑变迁,屡易其主,几度兴废,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

中国四大名园,园林艺术的典范杰作,你去过吗

记载:

早期王氏拙政园,有文征明的拙政园"图"、"记"、"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画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当时,园广袤约13.4公顷,规模比较大。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三十一景。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中国四大名园,园林艺术的典范杰作,你去过吗

历史发展:

经历-百二十余年后,明崇初四年(公元1631年)已荡为丘墟的东部园林。归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并以陶潜"归田园居"诗,命名此园。该园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可分为四个景区。

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兰雪堂之西,梧桐参差,茂林修竹,溪涧环绕,为流觞曲水之意。北部系紫罗山、漾荡池。东甫为荷花池,面积达四五亩,中有林香楼。家田种秫,皆在望中。


3.颐和园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境内,距天安门20余公里,占地290公顷。

中国四大名园,园林艺术的典范杰作,你去过吗

历史发展:

颐和园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远在金贞元年 (1153年)即在这里修建"西山八院"之一的"金山行宫"。明弘治七年(1494年)修建了园静寺,后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园。1664年清廷定都北京后,又将好山园更名为"瓮山行宫"。清乾隆年间,经过15年的修建工程,将该园改名为"清漪园"。此时的清漪园,北自文昌阁至西宫门筑有围墙,东、南、西三面以昆明湖水为屏障,园内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桥廊斋榭,山清水秀,富丽堂皇。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并焚烧了园内大部分建筑,除宝云阁(俗称"铜亭")智慧海、多宝 琉璃塔幸存外,珍宝被洗劫一空,建筑夷为一片废墟。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在清漪园的废墟上兴建起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野蛮破坏,后慈禧又动用巨款重新修复。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封建帝王、皇室的享乐之地,解放后辟为公园。1961年国务院公布颐和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四大名园,园林艺术的典范杰作,你去过吗


4.留园

留园(The Lingering Garden)在苏州阊门外,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

留园中部秋景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清末状元俞樾作《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1961年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静之趣,中部布局基本未变,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园林内更显得富丽堂皇。

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廊壁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为明代嘉靖年间吴江松陵人董汉策所刻,历时二十五年,至万历十三年方始刻成。

留园三绝

1.冠云峰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其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

中国四大名园,园林艺术的典范杰作,你去过吗

留园冠云峰纲中的遗物。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时为了搬树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围墙甚至房子,当时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当时方腊起义军的一个口号就是杀"朱缅",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微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蜂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2.鱼化石

留园冠云楼下有一匾,上书"仙苑停云",为当代大家沈尹默所书,意思是

中国四大名园,园林艺术的典范杰作,你去过吗

留园鱼化石 冠云楼一层居中说这座冠云峰停留在此,宛如蓬莱仙苑与天堂胜景。正中粉墙上嵌有一大块灰黑色的古代鱼化石,据专家考证,此石可能采自浙江建德地区。化石上20多条长约15厘米左右的小鱼,学名"中鲚鱼",仔细观察,它们的头骨、脊骨、椎骨、肋骨和尾、鳍都历历在目,犹如刻画在石上。这些小鱼形态生动,有的在单个寻食闲游,有的聚焦在一起争食嬉戏,情景栩栩如生。此石系火山灰沉积于湖泊中形成,为侏罗纪鱼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人",距今已有1亿4千万年。游客至此,千万不要因为此石貌不惊人而失之交臂,错过欣赏这一件大自然赠送的瑰宝。石旁有联:"鹤发初生千万寿,庭松应长子孙枝"。联旁壁上挂有四块大理石山水挂屏,为园内旧物,石上词句,俱合画意。

3.幽谷明月图(大理石屏风)

中国四大名园,园林艺术的典范杰作,你去过吗

幽谷明月图(大理石屏风)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幽谷明月图"。这块直径1.4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毫米。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峦起伏,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如帘,而天空中雨止风行,月儿在云中朦朦胧胧,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正如石屏上的题字:"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