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戒尺還給老師,孩子就能教好了?(你怎麼看)

班主任老師雙手捧著一把戒尺,緩緩走進教室,全班學生見到戒尺後集體起立,自覺向這把戒尺行拱手禮。緊接著,戒尺'入座'講臺,班主任也向這把戒尺鞠躬行禮”,這是發生在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第二小學校五年級一個班級的一幕。

3月13日,達州市大竹縣第二小學校啟動了“戒尺進入課堂”活動,全校36個班級每個班都配備了一把“戒尺”。“戒尺”作為教具,似乎只存在影視劇當中,在現實課堂上,是極少看到戒尺。很多時候,戒尺的存在是教師“懲戒權”的一個物質載體。這一次,在達州大竹縣第二小學,戒尺走進了課堂,再次引發了老師、家長以及廣大網友關於教師懲戒權的討論。

在這個學校,戒尺進入了課堂

把戒尺還給老師,孩子就能教好了?(你怎麼看)

學校:做“良心”教育,是“戒尺進入課堂”的本意和初衷

學校啟動“讓戒尺進入課堂”的本意是啥呢?先和中教君一起看看,“戒尺”是怎麼進課堂的。所謂“戒尺進入課堂”,就是由學校給各年級各班分別配備一把標準戒尺,如果學生的行為和表現違反了校紀班規或老師所作的其他規定,如上課不認真聽講、不遵守課堂紀律、品行不端等等,老師就可以動用戒尺對學生實施輕微懲戒,以達到讓學生認識錯誤、改良習慣、心存敬畏、勤學上進的目的。

在談到“戒尺進入課堂”的初衷和想法,沈逢春校長說,讓戒尺進入課堂,通過發揮戒尺的懲戒作用和威懾作用,幫助學生糾正或改正學習和行為上的不良習慣,引領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陽光做人、健康成長,正是學校頂著壓力開展這項活動的本意和初衷。

老師:尺在手中、度在心中

對於使用戒尺的一線老師們,他們又有怎樣的看法呢?

吳丹是大竹縣第二小學四年級3班班主任老師,有著30年教齡。對於戒尺進課堂,她表示贊成。吳丹老師表示,對什麼時候、如何使用戒尺學校和班級都有相關規定。“學校對數量、力度和懲戒部位都做了相關規定。例如,數量不超過2個,只能懲戒手掌,在懲戒之前老師要先在自己手掌上試兩下,感受力度,以保證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她們班也根據實際情況規定了細則,例如連續三次不交作業,課堂上擾亂秩序連續3次被老師點名等情況發生後,老師就會請出戒尺。在請出戒尺後,事後吳丹老師還會找時間和接受懲戒的同學進行交流,做心理疏通。

家長:戒尺讓孩子學會了守規矩、知禮儀

葉小燕的孩子就讀於大竹縣第二小學6年級,葉小燕感慨到,自從戒尺進入課堂後,她女兒在家的表現有了明顯的進步,最大的改變,就是學會了守規矩,知禮儀。

據瞭解,該校自3月下旬開展這項活動以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迅速好轉,各年級各班的班風、學風以及整個學校的校風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學校方面表示,近期他們將再次召開家長會,與家長及時溝通“戒尺進入課堂”開展後的情況,更好的與家長建立聯繫,共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戒尺進課堂”,為啥有爭議,為啥這麼難?

戒尺重現課堂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議論,有人說,孩子犯了錯誤如果不懲戒就不能成才;也有人說,現在的社會不宜恢復戒尺那一套,有可能會加重師生之間的矛盾……

對於達州市大竹縣第二小學校“戒尺進入課堂”這件事,網上也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表示贊同,說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很有個性,又調皮搗蛋,讓戒尺進入課堂,對於維持課堂紀律,尤其是對那些遵守紀律的學生來說,是一件好事;也有人表示擔心,戒尺進課堂最難拿捏的是尺度,什麼時候使用戒尺?懲戒到什麼程度?這些都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其實,大家的擔心各有角度,目標也都是為了教學好、為了學生好。有關教師的懲戒權,也是近幾年老師們關心的事兒,甚至是老師們的頭疼事。

為什麼頭疼呢?“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一方面怕管嚴了,讓孩子們不耐煩,還可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工作上的‘麻煩’;另一方面,如果放之不管,感覺自己對不起自己的職業。”有老師這樣說道。

這似乎成為了教師工作中的一對天然的、不可避免的矛盾。

法律無明確界定,“戒尺”在學校成了“燙手山芋”

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教師的教育懲戒權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多數教師都認為對違規學生施以恰當的懲戒是必要而且有效的,但實際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教師又大都不敢行使懲戒權。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截至目前,在“適當的懲戒”和“體罰”的界定方面,還沒有出臺一個明確的細則。在此種情況下,教師認為“必要而且恰當的懲戒”,很可能就會被家長和學生視為“體罰”,從而導致師生矛盾甚至家校矛盾的產生。

學生權利被強化,紀律反而被弱化

在學校教育的問題上,很多媒體報道也有失偏頗。出現了一味強調學生的權利,而淡化紀律的現象。

如果老師一旦話說重了,超過學生的承受範圍,一些家長就會跑到學校去鬧,找老師的麻煩。久而久之,一些學生逐漸將學校的規矩拋之雲外,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在媒體的報道中,更多是譴責老師的報道。

教育理念改變,賞識教育大行其道

現在的教育一味地提倡賞識教育,小心地呵護學生脆弱的心理。教師在這種觀念的薰陶下,就會對懲戒教育避而遠之,誰如果使用這種教育手段,就是教育觀念落後。

社會環境改變,家校關係更復雜

現在,不管是家庭還是社會媒體,常常戴著有色眼鏡看學校,動輒對學校、對教師加以指責,學校、教師在此大環境下小心翼翼。

學生心理改變,如今學生更脆弱

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在繁重學習壓力的擠壓下,有的孩子呈現出了心理脆弱、情緒焦躁等不良現象。面對這樣的孩子,教師還怎麼敢再進行懲戒?

好老師應當是嚴慈同體,這是教育的一部分

不久前,一篇文章刷了中教君的朋友圈,是新學期一位媽媽寫給孩子的信,這位媽媽說

“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她對孩子說“關注你成長的老師,在傳輸給你課本知識和做人道理的同時,有權利管教你——這本是教育的一部分,媽媽應對此支持,教育應對此寬容”;她告訴孩子“對你要求嚴厲的老師,你不要心生敵意,反而要心懷感激。”她對孩子的希望是:“願你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這篇文章引起很多家長和老師的共鳴,不少家長給中教君留言,贊同這位媽媽的觀點,好的教育應該是獎罰分明、管教同步。那麼,作為老師,又應該如何利用好手中的“戒尺”呢?這裡面的學問可不少呢。

懲戒不等於體罰,需要合法程序

“懲戒不等於體罰。體罰指向人,懲戒指向人所犯的事。懲戒的目的不在‘懲’,而在於‘戒’”。全國知名語文教師王開東認為,懲戒只能謹慎而為,不能過多使用。懲戒本質上治標不治本,但卻是特殊情況下不得不採用的有效手段。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對學生進行批評、懲戒,以及處分,都必須有合法的程序。當前,我國中小學批評、懲戒、處分學生,有很多就由當事班主任、老師直接做出,這貌似十分直接、快速,可是,卻缺乏程序正義,把屬於學校公共事務的批評、懲戒和處分,演變為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恩怨,直接導致被批評、懲戒、處分的學生(及學生家長),把矛頭對準教師,製造師生間的衝突。

懲戒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

懲戒的根本目的在於讓孩子懂得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而並非僅僅為了“教訓”和報復,因此,懲戒只能罰過失,不能罰尊嚴。

懲戒要與激勵相結合

一方面,懲戒的標準應該是確定、適度的,要讓受教育者清楚什麼樣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懲罰,界限在哪裡,並由此學會理性規範自身行為;另一方面,還應該將懲戒與鼓勵結合起來使用,即在制止學生的錯誤行為時,在其他方面給予一定的鼓勵。

懲戒有必要事先經過社會家長的認同

在保障教育懲戒權的前提下,讓懲戒成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則離不開多方合力,包括社會、家長對懲戒教育的理解,制定合法明晰的懲戒規則與實施程序。教育懲戒權的落實需要社會媒體、大眾輿論,尤其是學生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有專家建議,國家在教育立法中應將懲戒的範圍更為具體化,如教師在何種情況下可以進行何種程度的懲戒,最好能列舉具體事例,讓教師一目瞭然。

各位老師家長,

對於“戒尺進課堂”這件事,您怎麼看?

您有哪些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