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一次行動拯救了10萬人 不是去打仗而是去當“發電機

航母一次行動拯救了10萬人 不是去打仗而是去當“發電機

航母作為“海上霸主”,除了作戰能力強大之外,排水量也非常巨大,航行速度也超過一半艦艇。為了能讓巨大的航母保持超快的速度,為其配備的動力系統絕對是要比其他艦艇的強大許多。

比如,1921年開工建造的“列剋星敦”級航母,滿載排水量43,400噸。美國人為這艘航母配備了4臺GE式蒸汽輪機和16座鍋爐,讓這艘航母可以180000馬力的輸出功率。要知道目前世界上最高時速可達到350公里的F-1賽車,引擎輸出功率也只是接近1000馬力。可見,“列剋星敦”級的輸出功率不僅在當時,就是在今天也是非常強勁的。這麼大輸出功率有啥好處呢?首先就是讓航母跑的快,“列剋星敦”級的航速達到了33.25節,甚至還駛出了34.82節的服役記錄,都得益於其強勁的動力系統。不過,這些系統,除了能讓航母“跑得快”之外,更可以讓航母在關鍵時候成為“扶危救困”的救星!

航母一次行動拯救了10萬人 不是去打仗而是去當“發電機

那還是在上個世紀的30年代。1930年1月,處於經濟大蕭條的美國人遭受了到了非常寒冷的冬天。而對於華盛頓州塔科馬市的居民來說,他們似乎更加倒黴。由於持續的乾旱,這一地區的河流幾乎斷流。最大影響就是,該地區的水力發電設施幾乎停止了運作。對於塔科馬市而言,沒有了水電那麼整個城市的電力也就面臨著中斷的危機。對於塔科馬市的居民而言,絕對可以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因為沒有電力,他們就無法取暖,無法取暖就會讓市民們無法抵禦寒冷的侵襲。

航母一次行動拯救了10萬人 不是去打仗而是去當“發電機

緊急情況下,當地政府只好向軍方求助。於是,美國海軍立即派遣了“列剋星敦”號和其姊妹艦“薩拉託加”號前往該地區。當然,這兩艘航母塔科馬市既不是為了準備作戰,也不是防止因為供暖的缺失而引發的騷亂。它們是來充當“充電寶”的。兩艘航母抵達後,立即將軍艦上的蒸汽機與當地的供電設施連接,成為了兩座停泊在海上的“臨時發電廠”。而且,一待就是一個月。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兩艘航母每天發電12小時,提供了425萬千瓦的電量。幫助10萬塔科馬市,不至於被因為寒冷而無法生活。

航母一次行動拯救了10萬人 不是去打仗而是去當“發電機

在幫助塔科馬市渡過危機之後,航母悄然而去。最終,人們更多的記憶是這兩艘航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衝鋒陷陣,早已忽視了它們為塔科馬市居民送溫暖的善舉。

航母一次行動拯救了10萬人 不是去打仗而是去當“發電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