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苏联红军陆军实行“大炮兵主义”的战术?

邝树培

原因其实很简单,只有凶猛的火力才能给予敌人以重大的杀伤,主导战场的走向。而当时战场上能提供这种重火力的只有三种武器,即坦克、轰炸机、火炮。



而在战役前期坦克、飞机的损失几乎是毁灭性的,由于德军的偷袭在一开始苏联空军便处于绝对的劣势中,丢掉了东线的制空权,一直到1943年才有所好转,期间苏联的轰炸机部队只能以单机低空偷袭的战术对德军进行袭击,难以取得显著战果。

而苏军的坦克部队除了前期的严重损失外,更重要的是苏军在坦克部队的指挥上与德军相差太多,这导致即使苏军在坦克数量和质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也能被劣势的德军装甲部队用合理的战术所击败,更何况在1941年德军占有坦克数量的优势,虽然不明显。在德军前线指挥官的报告中说到苏军的坦克战术非常落后,直到1941年的冬季才指出苏军的坦克战术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防御作为为主的前中期坦克的性价比并不如火炮。


这样苏军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火炮了,虽然苏军的炮兵实力同样了下降了许多,但是仍具有同德军抗衡的实力,尤其是苏军拥有喀秋莎火箭炮这一“神器”。通过大量的组建统帅部直属的炮兵师等大编制的炮兵单位,使苏军在重要方向上的炮兵实力得到显著增强,甚至超过当面的德军部队。

当然了苏军对于炮兵部队使用的得心应手,还得益于希特勒的“帮助”。根据二战苏军火炮的射程,德军曾提出将真正的主防线修筑在前线警戒线的10至20公里处,这里正好可以避免苏军炮兵单位的打击,从而迫使苏军转移炮兵阵地,和步兵和坦克的突击失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应对苏军“大炮兵主义”的战术,可是却遭到了希特勒拒绝,理由竟然是他不同意德军未做任何抵抗就放弃20公里宽的领土,简直是“胡说八道”。从这里也可见希特勒的军事指挥能力都多弱!


小小狼王

图示:苏军火箭炮发射阵地

  苏联红军为何对“大炮兵主义”如此狂热?慕什塔戈认为,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兵种建设上的优先发展。相对于装甲兵而言,炮兵是一个侧重于防御的兵种。二战初期,德国人的坦克部队一路狂飙突进,苏联红军没有足够数量的坦克与之抗衡,只能暂取守势,布置多道防线层层抗击。在各道防线的兵力配置上,主要以反坦克火炮拦阻德军坦克,以压制火炮轰击德军集结中的装甲目标及人员。尤其在几座重点城市的防御战役中,炮兵的作用更加无可替代,成为能够为守城部队提供支援的唯一兵种。针对苏德战场上的实际情况,苏联必然做出优先发展炮兵的选择。直至战略反攻阶段,苏联红军已经积累了规模宏大的炮兵部队,大批火炮装备及人员不能弃之不用,只能加入反攻部队的作战序列中,从而出现“大炮兵主义”日益盛行的局面。

图示:被誉为“斯大林之锤”的B-4型M1931式203毫米榴弹炮

  二是武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长期以来,苏联在身管火炮制造和火箭推进技术方面拥有一批享誉世界的专家队伍。二战初期,尽管苏联在半年时间内就损失了6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700万军队,但大批武器专家和军工厂却能被及时转移到中亚及西伯利亚地区,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武器弹药,全力支援前方战事,使性能优异的苏制火炮源源不断地投入实战。比如,被称作“斯大林之锤”的B-4型203毫米榴弹炮和被称作“斯大林的管风琴”的喀秋莎火箭炮,曾经令无数纳粹德军闻风丧胆。这些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先进火炮,奠定了苏军奉行“大炮兵主义”的物质基础。

图示:被誉为“斯大林的管风琴”的喀秋莎火箭炮

  三是步炮协同上的先进战法。苏军历来注重发挥炮兵在支援步兵作战方面的独特作用,强调通过二者相互之间的协同行动,达成突然猛烈的进攻效果。在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苏联由于过分倚重空军及装甲兵的作用,结果导致一线作战集群伤亡人数较多。战后,苏联及时总结了教训,修改了战斗条令中关于炮兵作战运用方面的相关内容,率先提出炮火准备、炮火延伸、伴随支援等先进战法。比如,苏军规定每次进攻战斗发起前,炮兵必须实施40~60分钟的炮火准备;步兵发起冲击后,炮兵以徐进弹幕支援步兵行动,并及时向敌纵深目标延伸射击。二战时期,苏军在步炮协同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卓有建树的先进战法,更加助长了“大炮兵主义”的日益盛行。

图示:苏联在1957年红场阅兵中展示的406毫米口径巨炮


慕什塔戈



再就是苏联本身就推崇“大炮兵主义” 在苏德战争时苏联炮兵不仅在火炮数量上始终超过德军,而且火炮技术水平也始终对德军保持优势,并且具有成熟的炮兵作战理论。



刚开始德军突然袭击苏联,苏联没有任何防备。导致苏军溃不成军。苏军的节节抵抗,也为苏工业由面临占领威胁的西部向东部迁移赢得了时间,在半年的时间内,苏联就将西部1900多个工业企业的设备搬迁到了几千千米以外的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这也位苏联抗战后期生产武器打下了基础。

虽然苏联丧失了西部的工业中心顿巴斯、哈尔科夫,加上列宁格勒被围,给重工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也是灾难性的。1942年,苏联的钢产量仅为800万吨,煤产量下降到7700万吨,较战前下降了60%,石油产量也减少了一半。此时苏联的钢产量只及德国的四分之一,煤产量只及其五分之一,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苏联的坦克、飞机和火炮产量都大大超过了德国。



但是由于苏联前期遭受重创。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钢铁、石油生产能力大大下降。这也受制了苏联去搞飞机这样的比较高科技的武器。然而火炮相对于其他武器简单杀伤力也很大。并且苏军也有成熟的炮兵理论。那苏联自然会向着火炮方面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