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好像吃不飽?才半小時又想吃?吃完也不睡?原來是這點沒做對

昨天回答了一篇關於小人人為什麼總是不停吃奶的問答,結果一下子很多媽媽們來討論,索性把這個問題再展開說一說。

很多新手媽媽會覺得奇怪,小人人為什麼總是吃不飽的樣子?明明吃睡著了,怎麼一放床就哭?吃完才半個小時又要吃?不停吃吃吃,也不睡覺?這些情況在新生兒身上發生頻率會更高。到底為什麼,我們來捋一捋。

寶寶好像吃不飽?才半小時又想吃?吃完也不睡?原來是這點沒做對


媽媽,人家木有吃飽!

其實,母乳餵養的新生兒,不停吃吃吃停不下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吃飽!

我知道這個說法會讓很多新手媽媽們生氣,感覺自己受到了質疑,感覺自己那麼辛苦卻遭受了指責。我懂,母乳媽媽最不能聽的一句話就是“孩子沒有吃飽吧?”我也一樣呢!

但是,咱們得解決問題不是?

為什麼母乳媽媽們辛苦了這麼久,小人人卻沒有吃飽呢?主要原因有三:

  • 寶寶進入了猛漲期

  • 媽媽的母乳量偏少

  • 寶寶自己偷懶沒有好好吃奶

寶寶好像吃不飽?才半小時又想吃?吃完也不睡?原來是這點沒做對

沒吃飽怎麼辦

針對問題,咱們再來說怎麼辦

1、首先,小人人們都會階段性地有幾天特別能吃,就是我們常說的“猛漲期”,新生兒會更加明顯一些,特別是出生後半個月至滿月期間。這些時候,不妨多喂幾次,提高頻率和餵養量,不用擔心,寶寶很聰明,不會吃撐壞的。奶粉餵養的寶寶會更容易衡量,每次多衝一點,吃到小人人自己停下來為止,多幾次就能看出飽腹需要的量。

2、其次,我們真的要說,媽媽們的母乳量可能會有點偏少呢!注意,偏少並不是沒有奶。雖然很多新手媽媽覺得自己會漲奶、擠出就有奶,看起來不錯的樣子,但事實上,可能並不是特別充裕,特別是進入每次餵養的中後期,就會有點跟不上,導致寶寶覺得奶量減少,吃得累,於是就放棄吃奶。而我們知道,泌乳是一個媽媽和寶寶互動的過程,如果寶寶每次都吃不了太多就停下,媽媽的大腦後臺會逐漸生成一個“寶寶不需要那麼多奶”的指令,這樣就會導致媽媽們的母乳在不經意間悄悄減少,於是,進入了“吃不夠-奶更少”的惡性循環。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媽媽們不要著急,適當的發發奶,月子階段,如果多到需要吸出來也是正常的,供需平衡大概會在滿月以後才逐步達到。也可以把母乳吸出來喂幾天看看,這樣比較容易衡量寶寶的進食量,也容易對比媽媽每次擠出來的奶是不是夠吃。

寶寶好像吃不飽?才半小時又想吃?吃完也不睡?原來是這點沒做對

3、最後,小人人偷懶在新生兒中非常常見,特別是體重偏低、胃口偏小的新生兒。“使出吃奶的勁”可不是誇張,吃奶真的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情!對於新生兒和低體重兒來說,吃母乳就更累了。因此,很多小人人吃到半飽就開始偷懶,會開始打盹、假吮吸。而沒有太多經驗的新手媽媽們就被他們所矇騙,以為已經吃飽了,可以睡覺了,誰知卻落地醒,睡不著,越哭越餓,半小時不到又要吃奶……

敲黑板劃重點,請新手媽媽們注意——“假吮吸”,有可能出現在嬰兒母乳餵養的全階段!不僅是新生兒階段,大月齡的寶寶也可能出現!特別是臨睡前,小人人們越吃越困,到後來看起來是一直在吮吸,其實並沒有真的吸奶,更沒有吞嚥!這種情況下,有時候媽媽們覺得辛辛苦苦餵了一個小時,怎麼也該飽了,誰知道,小人人其實只吃了20分鐘而已,後40分鐘人家在打盹呢!

解決這種問題,媽媽們需要及時觀察小人人吃奶的情況,不要邊餵奶邊玩手機、看電視;可以適當與小人人互動,撓撓腳心、搓搓耳垂,保持清醒狀態,當然,如果小人人就是太享受,不妨暫停哺乳,把寶寶放平,一般情況下,他們很快就會清醒,並且哭鬧起來,這時,就可以抱起來繼續喂啦!

4、輔助方法:如果媽媽們奶量確實不足,不妨引入奶粉混合餵養,同時加大自己催奶的力度,如果條件允許,就慢慢過渡到全母乳,如果一直不足,慢慢過渡到全奶粉餵養也都是很好的。

寶寶好像吃不飽?才半小時又想吃?吃完也不睡?原來是這點沒做對

新手媽媽們放輕鬆

說到底,還是小人人們沒吃飽,我知道,很多新手媽媽會覺得委屈、覺得難過,但是咱們別自己綁架自己。寶寶沒吃飽,當家人提出疑問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受到了指責。舉個栗子,某天我們拉肚子了,肯定會想今天吃壞什麼東西了?但是,一定沒有人會指責媽媽說:“就是因為你做了那道菜,故意弄髒東西害我拉肚子!”一樣的道理嘛。

其次,正常心態引入混合餵養。混合餵養沒有什麼錯,沒有人會因為混合餵養就指責媽媽無能,相反,混合餵養不但能幫媽媽們卸下奶不足的思想包袱,在外出逛街、夜奶等方面,反而具有更加方便的優勢呢!而且,有的媽媽們為了使孩子斷奶後可以順利過渡到奶粉,還有意每天加一頓奶粉呢!混合餵養的孩子生長髮育也會很好,甚至好過純母乳的小朋友(奶粉公認比較催肥~)。

寶寶好像吃不飽?才半小時又想吃?吃完也不睡?原來是這點沒做對

餵養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媽媽們享受和小人人在一起親密的時光,小人人享受吃奶的溫暖。咱們別為了思想包袱,讓大家都不快樂。

加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