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问真答|“丧偶式育儿”?可是谁能听一听爸爸们的心声!

本期专家:王慧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学校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会员

中国卫生心理协会会员

本期要回答的是

来自一位爸爸的问题:

我是一位爸爸,平时工作确实太忙了,因为二宝的出生,家里现在几乎所有的事都是围绕孩子进行的,我母亲和我太太之间也有矛盾,我也知道太太的辛苦,可是每次很累地情况下回到家,还得面对她的抱怨,我就很不想回应,现在交流很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难道孩子一出生就都只能讨论孩子的事了吗?作为男人,很少人真正过问过我们的辛苦吧。到底我该怎么做,才能不至于成为大家口中说的“丧偶式育儿”?

专家解答:

作为二宝的爸爸,每天辛苦工作,一身疲惫地回到家中,还要面对妻子的抱怨、婆媳的纠纷,甚至还有两个孩子的哭闹,林林总总,感觉焦头烂额,不想回应,相信现在很多年轻的爸爸都有这样焦虑的感受吧。那么做爸爸的,到底该怎么办呢?

育儿建议

首先,我们要处理好的是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的情绪并不是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看法,即认知。

如果爸爸们将妻子的抱怨和哭诉看成是对自己的依赖和撒娇,是希望自己能给到妻子更多的支持、体恤和体贴,是在忙碌一天后想跟自己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那么回避可能更激发起妻子的负面情绪,导致问题变得越发严重。而此时,妻子需要的可能仅仅是倾听和陪伴,那么作为丈夫的你,哪怕累得啥都不想说,那么你就静静地倾听,偶给给一两句简单的回应,哪怕只是“嗯”、“哈”之类的,相信妻子在情绪宣泄之后也会满足很多。

而坏情绪是会传递的,当爸爸们在进入家门前,对自己说声“欢迎回家”,然后放下所有的负面情绪,微笑着打开门去面对妻子和孩子,尽可能不让工作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相信家人回报你的也一定甜甜的笑容,温馨的画面。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

踢猫效应”,描绘的就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真问真答|“丧偶式育儿”?可是谁能听一听爸爸们的心声!

其次,爸爸们要思考的是,我要的到底是什么?

是工作、赚钱,还是陪伴孩子成长。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过,自己最骄傲的一件事是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也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一直给女儿最优质的陪伴。米歇尔在演讲中谈及做总统的丈夫不管多忙,仍每晚和女儿一起吃晚餐并耐心回答问题,和她们谈心、出谋划策。除此之外,奥巴马也会很积极参加女儿们的活动,积极地在场边给她们加油,还会亲自带她们去书店买书。要知道,奥巴马总统的日程安排是以五分钟为单位细分的,他自己也说自从当了总统,经常要熬夜,常常到凌晨2点才会睡觉,早上7点就要起床。但这么忙碌的他,仍然能够抽出时间来陪伴女儿读书、聊天,不错过她们成长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因为工作而缺席了孩子的成长,留下无法弥补的缺憾呢?

作家龙应台曾说过: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在最开始的十年是最关键的时刻,孩子对社会的感知,个性的形成和父母的感情培养都是最佳时机。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期,再弥补就晚了。

真问真答|“丧偶式育儿”?可是谁能听一听爸爸们的心声!

额外小贴士:尝试下每天10分钟的“温馨时刻”吧!

在宝宝们睡着的时候,留一个安静私密不被打扰的时间和空间,每天十分钟,作为夫妻俩的“温馨一刻”时间。在这十分钟里,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两个人手拉手,眼对眼,畅所欲言,没有对错,只谈一天的感受和情绪,相信此刻化学反应就会在两人之间产生,你们的感情会得到升华,第二天又能元气满满地迎接任何挑战与困难了。

对朋友,尚且可以因为对方的需要,而倾听陪伴他们,对于自己的另一半,为何就不能呢?所谓伴侣,不是首先应该是朋友般的陪伴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