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男女”為什麼不可能擁有“佛性”?

一、這樣的“佛系男女”

這幾天,被“佛系”文章刷了朋友圈,好多90後轉發,說:他們就是這樣的“佛系男女”。

我這樣一個端著保溫杯的中年人,著實被嚇了一跳:他們要集體出家了?

點開鏈接,才明白了“佛系”原來是一種生活狀態。“佛系”的大概意思是:

有也行,沒有也行,

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佛系男女”為什麼不可能擁有“佛性”?

佛系乘客:給司機打電話說,你不要動,我來找你;

佛系健身:下班後去健身房走一走,就很開心;

佛繫戀愛:你看吧,我都行;

佛系員工:平平安安上班,安安靜靜下班。

二、“佛系”的轉型

看了一系列佛系文章,覺得挺有意思。

年輕人永遠是最愛探索人生定位和社會定位的。

他們其實是最希望被認同的,懼怕被同質化,因為個性才是這個年齡段的底色。

而內心澎湃的年輕人,在社會高速運轉的今天,內心的衝擊感是很大的。

面對工作業績、物價、房價的壓力,感覺神經繃得很緊。

慢下來,鬆弛一點,是一種理想狀態,也是一種他們嚮往的生活。

他們試著,讓自己放鬆、平和,以化解內心的衝擊感。

帶著這種“佛性”生活,他們有了片刻心靈安定。

於是,他們放下個性,立地成佛。

所以佛系詞讓人很有共鳴。

“佛系男子”這一概念,最早是2014年日本人發明的。這一人群儘管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無異,但其內心往往有以下特點:

“自己的興趣愛好永遠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去做。總是嫌談戀愛太麻煩,不想在上面費神費時間,也不想交什麼女朋友,就單純喜歡自己一個人,和女生在一起會感覺很累”。

“佛系男女”為什麼不可能擁有“佛性”?

現在很多女性也一樣,於是這個概念泛化成佛系男女,佛繫好友、佛系員工……

他們“不焦躁、不執著、不強求”的態度,讓人聯想起日本的“低慾望社會”:

物質極大豐富,吃飽穿暖不是問題,生活便捷,人們不再需要通過強社交來維繫交往。

個人在這樣的社會里,如果沒有太大的野心和抱負,過“隨緣”的生活是可行的。

佛系生活,顯示著社會變化中,年輕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轉型。

三、“佛系”逃避

生活方式本身沒有對與錯。

我們推崇積極向上生活的同時,也尊重個人想過一種“頹喪”生活的選擇。

只是我在仔細看過“佛系”文章之後,發現的問題是,佛系員工、佛系乘客、佛繫戀愛等等,他們都不希望花上太多時間“為小事發脾氣”,於是採取佛系態度來自我消解。

這樣的態度,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造成情緒的積壓,總會有脾氣爆發的一刻,結果不可能是“佛系”的。

佛系男女,他們不是無慾無求,只是不想直面問題,採用了別的方式化解了欲求,逃避了問題本身而已。

工作中被上司批評?沒關係!

玩遊戲可以排解,遊戲裡我是老大我說了算。

談戀愛太費神?問題不大!

不是還有各種交友軟件解決慾望問題嘛。

發什麼脾氣?

是遊戲不好玩還是手機不好玩?

他們好像看淡了一切,其實是在逃避現實社會。

“佛系男女”為什麼不可能擁有“佛性”?

四、心理防禦機制

逃避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是個人無意識地拒絕承認或者接受某些不愉快的現實,或者說對某種痛苦的現實無意識地加以否定。

這是佛系男女的慣性思維,他們不直面生活中的問題,彷彿不承認不接受就不會痛苦,來緩解打擊,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達到保護自我的目的。

這其實是違背真正佛系文化的,因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社會責任觀,和“大隱隱於世”的積極入世觀,已經被選擇性放棄。

佛系男女倡導的生活方式,是對真正佛系文化的斷章取義。

而有此類逃避心理,源於個人對未知事物困難度的過高假設,覺得自己做不好,所以不想做,於是自然而然的選擇了主動迴避。

有人不知道怎麼和別人相處,不知道怎樣愛別人。

因為他的個人成長環境,或者在感情中受了挫,不太容易自愈,因此他累覺不愛,乾脆把自己隔絕,不談感情,轉而“超脫,按自己的方式和節奏來”。

有人工作上不努力,愛出錯,卻不分析原因,不改進。

面對領導的問責,客戶的質疑,選擇做個鴕鳥,把頭埋進沙子裡。態度謙遜:“好的,我再改進”,其實只求迴避此刻衝突。

而問題不解決,只會更復雜、更難處理。

就像那些佛系文章裡的男女,明知事業、感情的走向,是不可能一直逃避,保持所謂“佛性”的。

佛經說“入世即是出世,人間外沒有真實之解脫”。

做一個真正的佛系男女,在紅塵中“修行”,是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太過超脫的人未必是真君子,真正豁然於生活的人不會離開柴米油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