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他汀药物会刺激肝脏,导致肝损伤吗?

大多数药物都会对肝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他汀药物也不例外。

他汀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起作用,它能抑制肝脏将血糖转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功能,调脂效果明显。在冠心病急性期,还可起到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长期服用他汀药物会刺激肝脏,导致肝损伤吗?

他汀药物对肝脏有哪些影响?

他汀类引起的肝脏异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效应,表现为无症状性的剂量依赖性的肝酶水平升高,这与胆固醇降低本身有关,其转氨酶升高发生率约为10%。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发他汀、氟伐他汀都有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案例,停药2~3个月内可恢复正常;二是少有的肝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性或混合性肝脏损害,很少有急性肝衰竭发生。

但上述肝脏损害只在少数情况下发生。

哪些情况下,他汀药物造成肝脏损害几率会增加?

以下这些因素是导致他汀药物造成肝损害的影响因素:

  • 服用疗程:很多人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的发生,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如果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超过半年)的人应该每3个月检测一次肝功能。

  •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应该避免联合用药,尤其要避免对乙酰氨基酚、四环素类、氯吡格雷、噻氯吡啶、胺碘酮、非诺贝特、曲格列酮、唑类抗真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联合使用。

  • 男性和老年人:他汀类药物对肝损害在男性和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因为男性和老年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率高,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更高。

  • 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在病情恢复以前不宜服用他汀类药物,这类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增加肝脏损害的发生率。

  • 服用他汀药物期间切忌饮酒,饮酒也会导致肝功能异常。

长期服用他汀药物会刺激肝脏,导致肝损伤吗?

服用他汀类药物应注意什么?出现肝损害该怎么办?

他汀药物是目前各类降脂药物中调脂效果最好的药物。尽管他汀药物可能会导致肝损伤,但只有少数人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不必过于担心,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剂量应该严格遵医嘱并记住以下处理原则:

  • 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前、服药后4周应该复查血脂、肝酶、肌酶及肾功能,3~6个月血脂仍未达标者,应调整他汀类药物剂量或种类,达标后每6~12个月复查。

  • 当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过正常上限 3 倍或肌酸激酶(CK)升高超过正常上限 5 倍时需停用他汀并立即到专科就诊。

  • 如果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出现肝脏不舒服,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不同的严重程度采取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