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饮品迎消费旺季 民众舌尖安全需监管力量保驾护航

进入五月,气温骤升,一杯清凉可口的街头饮品就成为人们逛街时的标配,各大饮品店的生意进入黄金期。

但最近,两则有关街头饮品的新闻却让很多街头饮品爱好者一言难尽。

街头饮品迎消费旺季 民众舌尖安全需监管力量保驾护航

其一,有新闻曝光了某网红饮品店不堪入目的内幕。据披露的调查视频,饮品店店员一边念叨着“我自己都觉得好恶心”,一边徒手挤茶包;手挤茶包之外,水果不经清洗直接榨汁和用切掉腐坏部分的水果榨汁的操作,也是让人瞠目结舌。

其二,北京地区食药监部门日前出动大批人马,对包括超市、商场、餐厅、便利店、饮品店等提供现制现售饮品的1757户食品经营单位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从业人员健康证未办理或已过期、超范经营现制现售饮品、使用原料不规范、设备容器清洗消毒不合格、设备保养不合格等状况较为普遍,不合格经营者中,不乏知名品牌。

近些年,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健康和感官体验,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相对便利店货架上的瓶装饮品,越来越多的人在消费时倾向于选择街头饮品。

街头饮品迎消费旺季 民众舌尖安全需监管力量保驾护航

巨大商机的驱动下,街头饮品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是,准入门槛低、监管难度大、造假成本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这些风靡街头的饮品却频频被曝出各种乱象,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让消费者实在难以放心消费。

在专家看来,很多街头饮品的实质与人们对其的认知之间存在巨大偏差。比如鲜榨果汁,受到消费者青睐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宣称的绿色健康。

但是鲜榨果汁真的健康么?还真不见的。且不说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鲜榨果汁都是用各种添加剂勾兑出来的,就算是实实在在用水果榨的果汁,其在榨汁过程中也会损失大量营养素,远不如食用新鲜水果来的健康。

而饮品店的现制奶茶、咖啡等绝大多数都是用各种原料勾兑出来的也早已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有的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街头饮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甄别,并传授给消费者一些甄别技巧。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专家传授的甄别技巧很多消费者不见得能正确运用,因为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另一方面,不良商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使出的各种手段让人防不胜防,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应对,成效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说到底离不开监管部门的有效管控。相较之前一些“民不告官不究”的食品安全事件,此次监管部门主动出击,向街头饮品亮出利剑,从源头加强管控,依靠监管力量倒逼街头饮品店守住道德与法律底线,无疑是整治街头饮品乱象的有效手段。期待在监管部门的高压态势下,今夏的街头饮品,真的能让消费者清凉一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