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兑现老百姓“纸上权利”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基层法官讲述“司法为民”亲身经历

“真金白银”兑现老百姓“纸上权利”

5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厅拉开帷幕。出席发布会的是基层法官,他们分别深耕于民商事审判、知识产权、民事审判、判决执行等不同司法领域。

基层法官们从自己的工作领域出发,围绕“司法为民”这一主题,深入浅出地展示了我国司法建设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将司法为民沉入到方方面面,着力建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良好司法环境。

工匠精神

打造司法公平正义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法官提出的要求。怎样让公平正义可以被直观地感受到?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人民法庭庭长陈昶屹认为,要把司法的正义性和司法的人民性相结合,通过庭审的规范化和作风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来提升形象公正,实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三位一体”。“具体来说,审判一定要做到善听、慎思、广阅、明断、反复推敲五个方面,让当事人感觉到每一步流程中属于中国法官的工匠精神。我相信这样一定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据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高晓力介绍,智慧法院的建设,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审判权和执行权公开运行的问题,案件当事人能通过智慧法院更方便地获悉各个审判流程和执行流程的信息节点,从而消除自己内心的疑虑。

破解执行难

提高人民获得感

“解决执行难其实就是司法为民的过程。要求我们将老百姓的‘纸上权利’兑现为真金白银,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和安全感。”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陈少华认为,破解执行难问题,首先,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次,要着力解决执行保障机制不畅、执行队伍力量不足、部分执行干警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努力实现被执行人抗拒执行、规避执行,外界干预执行等现象得到基本遏制的总体目标。再次,要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强制性、信息化、规范化。最后

,要强化执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执行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陈昶屹介绍了海淀法院的三个工作亮点:一是与公安机关、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等机构建立了联动机制,查人找物更加精准高效。2017年至今,海淀法院已经依法拘留了拒执人员286人,执行标总额达20亿元。

三是用机制改革来规范执行的公权力。借助自行开发执行精细化管理系统,海淀法院做到对不动产、银行存款、车辆信息等财产线索一键跨库查询。在发放案款这种关键性环节,实现在系统内全程自动留痕。

司法为民

下沉到方方面面

“我们经常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换言之,如果知识产权保护得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一庭庭长姜颖指出,为解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问题,知识产权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知识产权司法对知识产权进行定价,以确定的损害赔偿数额体现知识产权在市场中的价值;有效运用诉讼措施和证据规则,解决当事人关于损害赔偿的举证难问题;要求权利人为了诉讼支付的合理费用全部判决由被告来承担,减轻权利人的诉讼成本。

被问及在深圳第一巡回法庭担任主审法官期间的经历时,高晓力介绍说:“近年来,我国民商事领域案件呈爆炸式的增长。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圳、沈阳两市首批设立两个巡回法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及部门行政案件和少量刑事申诉案件。在巡回法庭任职的两年中,2015年我个人承办案件90件,参加合议案件200多件;2016年我个人承办案件130件,参加合议案件300多件,两年里一共参审案件800件。这个数字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最高法院的法官可能都是一个非常吃惊的数字。针对这一问题,最高法院从立法、司法等多角度采取了诉讼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繁简分流,希望化解这些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